291辭舊迎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次辰牌時分,只見前方遠處塵頭大起,來了一隊人馬。先行一支人馬看看已近營壘,忽聽營中一聲號令,兩營弓箭手一齊放箭。前面的幾個士兵先已中箭倒地,後面士兵見了,忙不迭的往後退卻。這時,後隊有兩員將領策馬出到陣前大喊;“你們是那裡的人馬,為什麼放箭?快叫人出來答話。”兩邊營壘的將領聽了,四騎一齊出到陣前。張彪說;“這裡是大名府地面,咱們當然就是朝廷的人馬,何必多問。”來軍的將領哈哈大笑說;“朝廷?哪兒還有什麼朝廷了?皇帝都抓走了,國都亡了,你們這些算的是什麼朝廷人馬?”張彪道;“既然皇帝也沒了,朝廷也沒了,國也亡了,咱們這些不是朝廷人馬,那你們又是什麼人馬,跑來我大名府幹嘛來了?”來軍的另一個將領道;“一朝亡,一朝興,去了舊的又換新的,如今是大遼國王坐朝廷,咱們是大遼國燕王的部下,現在正要整編舊朝兵馬,
立新朝。你們知機者早早歸順,自有封賞…”郭無為大笑說;“契丹人不是答應讓你們的燕王當皇帝嗎?現在舊皇帝都抓起來了,可怎麼他還沒當上皇帝,他沒撈上什麼封賞?看來你們也沒撈上什麼封賞。統統都被契丹人蒙了,倒不如投奔咱大名好了,咱竇總兵會給你封賞…”來軍將領嚷道;“呸!好言相勸你不聽,你小子這叫狗坐花轎不識抬舉…”雙方正在爭吵之際,對方後續又來了大隊人馬,幾員偏將簇擁著鄧開山出到陣前。見關下?著兩個營壘,知道對方已有意對抗,便喊話說;“大名府的官兵聽著,俺是燕王帳下先鋒鄧開山,快叫你們竇總兵出來答話。”原來竇融早已率領趙普等官員來到城樓上。聽了鄧開山喊話,便高聲答道;“鄧將軍,竇某在此,將軍今
兵臨城下,有何指教。”鄧開山說;“竇總兵,如今石晉朝庭已亡,俺奉大遼國王麾下燕王之命,請總兵歸順燕王麾下,共保富貴。”竇融答道;“鄧將軍此言差矣,如今石晉雖亡,他
誰主中原仍未可料。契丹人素無信義,他許與趙延壽的燕王,也不過是句空話而已,如何能當得真?看那燕王自己也還都前途未卜,又如何保得我等富貴?”鄧開山道;“你待如何?”竇融說;“就請將軍回報你家燕王;本官眼下只顧保境安民,靜觀大局,他的好意也就愧領了。”鄧開山怒道;“俺好言相勸你偏不聽,待俺踏平你大名,玉石俱焚,那時悔之晚矣。”竇融道;“鄧將軍,本官也有好言相告;你要攻打大名,得先問問我城下那四位將軍,恐怕他們不會答應。再說,你家燕王兵微將寡,鄧將軍如今又只得這些須人馬,如若拿不下大名,又反
個損兵折將,到頭來回去也不好
待…”鄧開山大怒,不待竇融說完,便喝令;“小的們,替我把他們拿下,重重有賞。”話剛說完,身旁六員戰將便驅馬出陣,直奔大名營前。趙爍等四將早有準備,見敵將出陣,便上前接戰。一時間,刀槍並舉,
加,十騎人馬團團轉戰做一圈,鬥得難分難解。開始幾個回合,一時兀自未分優劣,戰至十幾個回合,只見大名四將之中,趙爍越戰越神勇,戳,打,掃,撥,把一
混鐵
舞得神出鬼沒,幾員敵將恃著人多勢眾,一齊對公子圍攻,企圖擒賊擒王,先打敗趙爍,好給大名一個下馬威。
誰料趙爍毫不在乎,把一渾鐵
舞得更歡,左戳右撥,前打後掃,三員圍攻的敵將反倒漸落下風。只見右側一員敵將,槍法散亂,
出破綻,趙爍覷個親切,大喝一聲,一
當頭打去。那將見來勢急驟,招架不及,只得俯身閃避。不料人雖閃過了,馬
卻捱了這一
。那馬急嘶一聲,高高躍起,衝出陣外,把那員敵將甩在地上。另一員敵將因見同伴失手,一時分神,腿上又著了張彪一槍…
鄧開山見風不利,忙喝手下衝出陣前搶救,一面又令鳴金收兵。
大名城樓上的竇總兵見己方雖已得勝,但仍是對方勢大,也便見好就收,忙鳴金收兵,雙方各歸營壘。鄧開山見勸降不成,初戰又傷了兩員戰將,連城外這一關也過不了,更不敢動攻城的念頭了,只好按兵不動,派快馬回報燕王,搬兵救援。那趙延壽此時正駐兵鄴都,原來本打算趁此機會收伏周邊州縣,擴大自己勢力範圍,好作為向遼人做討價還價的本錢,誰知他這個契丹人封的燕王名號吃不開,各處州縣都不賣賬。正在一籌莫展之際,如今得報鄧開山在大名府又出師不利,損兵折將,怒不可遏,準備親自率一萬人馬,前往大名。可是,此時的汴京也亂著,趙延壽見汴京也正在亂著,不敢進京。大名府失利,也不敢繼續攻打。只好命鄧開山收兵回去,集中兵力回守鄴都。
大名府竇總兵見鄧開山撤兵,未免放心不下,唯恐有詐,派探子一路跟蹤徵察,得知敵軍果然撤返駐地,這才放下心頭一塊大石,在兵營中大排筵席犒賞三軍,又為四將慶功。席間,竇融一再向三位公子稱謝,眾人口稱讚趙爍武藝超群,頻頻向公子敬酒,賓主盡歡而罷。
次,趙爍領了兩位兄弟,一同回府,後堂請出顧瑩靈,大家見過。免不得又是大擺酒宴,開懷暢飲。可是,古人說得好;“得罪君子無計較,得罪小人惹是非。”趙爍這裡
杯換盞,開懷痛飲,殊不知他在不意之間得罪了一個小人,惹下了一場是非,引來了報復,已經
近眉睫了。
趙爍得罪了那一個小人,又引來了什麼報復?
原來就是數月之前,趙爍在金鳳樓上打的那個胡為。他不但沒沾上顧瑩靈姑娘的邊,還捱了公子一頓打,又被逐出大名府,因而懷恨在心,尋機報復。聽了他表兄的指點,一同去到遼東,在一處巴蠟廟裡,找到了那個番僧。原來那番僧本是波斯國僧人,名叫巴隆,生得虯髯碧睛,形容怪異,懂得幾套法術,在波斯國時,就是因為胡作非為,屢教不改而被逐出師門,臨行時偷了師父一件法寶,四出遊蕩,無處容身,後來lang到天竺,看到駝龍國有一群遊lang僧人住在那裡,常年受到國主供養,也就住了下來,一住就是十多年。三年前,貪狼,破軍兩位星官命人告訴駝龍國主,叫那群妖僧妖道,前來中原搗亂。管保他們錦衣
食,榮華富貴。
駝龍國主把這些話對這群妖僧們一說,都高興得不的了,各人按星官們說的地方去,果然都安下身來。這巴隆投到東丹國主門下,國主見他有幾手本事,也就把他收留了下來,給了他一個“國師”的封號…
且說那胡為隨著他表兄來到東丹,見了那番僧“國師”巴隆,把來意說出,巴隆聽了大喜。因他來到東丹年餘,總碰不上立功的機會。如今聽說大名府有一位傾國傾城的絕佳麗,而東丹國主又正派人四出尋訪美人,便忙帶領胡為去向國主稟報。國主聽了,心下自是歡喜。但聽說那趙爍武藝超群,那金顧瑩靈有颳風的妖術,有何辦法制伏得了?若是人少前去,難以成功,若是為了一個女子要勞師動眾,大興兵馬前去,既怕驚動遼王,又恐屬下反對。而且這東丹與大名,相距千餘里之遙。途中經過多處晉國州府,必然有一番爭鬥…
巴隆忙說道;“國主無需擔心。若說那趙爍的武藝怎麼了得,那金顧瑩靈的妖術怎麼厲害,貧僧倒不放在眼裡。貧僧有師傳秘寶一件,名叫攝魂罩,最是厲害不過的。大凡上陣對敵時祭起,罩到敵人身上,即能攝人魂魄,使人立即昏,不省人事,就算他有通天本領也難以施展。所以無需兵馬,只要十來個隨從人員即可。至於那路途遙遠,穿州過府,倒也好辦。這兩位朋友原來是來自中原的客商,沿途道路都是再
悉不過的,我們的人都裝扮成客商模樣,美人
到手時,就把她安置車內,就說是家眷,就算是關卡盤查,也無妨礙,定可保萬無一失。”國主聽罷大喜,說;“國師果然好主意。那你自去選定人員,?快動身前往,奪得美人歸來,孤王自然重重有賞。”巴隆領了國主旨意,自去選了二十個
壯兵丁,扮作隨從模樣。自己則裝扮作客商,偕同胡為與他表兄,趕著幾乘大車,迤邐往大名而去。
不一,來到大名府,找了一處偏僻所在的客店安歇下來,每
裡只派探子出外徵察趙爍,金顧瑩靈二人動靜,以便伺機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