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投軍雍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幾人結拜完畢,楊業拿出窩窩頭分發給眾位兄長,趙爍接過一個然後遞給了李響,並笑道:“你這小子飯量大,你多吃一個。”後者樂的牙咧咧,毫不客氣。

分發完畢趙爍坐到了楊業的身旁,問起了山下最近的形勢,楊業這才想起雍州城中調壯丁一事,忙著放下手中的窩窩頭,動的說道:“大哥,我下山看到了雍州城抓壯丁了。”

“生在亂世,抓幾個壯丁有什麼好奇的。”李響哽咽著吱聲道。

趙爍聽後也覺得這很正常,畢竟朱溫勢力強大,漢口一敗軍力大不如前,要想再穩固他昔的軍事強藩地位,抓壯丁補充兵力也在意料之中;不過看楊業兩眼發光,這小子似乎有什麼好的主意,於是問了起來。

楊業看了看眾人後方才說道:“幾位兄長,小弟認為我們可以去投軍。”此言一出,眾人一萬個不樂意,尤其是李響,嚷嚷道:“如今朱溫那賊之恨不能抓住我們,這樣一起豈不是主動上門送死麼?我不同意。”郭無為也說道:“聽聞朱溫已率軍到了洛陽,倘若我們一去必然中了那賊人的計;他正愁著我們前去解救聖上,好將我們一網打盡呢。”幾人一起說出了心中的反對,一時間楊業不敢多言。

趙爍一直思考,覺得楊業的這個計劃倒是值得一試,且不說朱溫那賊向來不懂體恤下屬,這雍州軍也不屬於嫡系,要投軍也是在雍州刺史麾下效力;除了朱溫那賊子,剩下認識自己的也就區區不到幾人,朱孝天已葬身濁河,高統那人十有八九也活不下去了;自己這一行六人與其在這裡當縮頭烏龜倒不如混入朱營尋求出路。如果運氣好,可伺機刺殺朱溫那巨賊,倘若時運不濟也頂多中途逃匿,這樣一來又沒甚損失,想到這裡趙爍打定了主意;跟幾人說道:“楊兄弟的想法也值得一行,反正我們在深山之中也無能為力,且不如冒名投軍來的好;不入虎焉得虎子啊!”大哥的一番話眾人又冷靜了下來,仔細思考片刻也覺得眼下只有這麼一條路還比較好,當下沒人再言反對;兄弟六人收拾行囊朝山下走去。

雍州城中到處張貼著徵丁的官文,比起來一三餐也深的廣大難民的喜好;隨著軍營的不斷擴充,新兵的人數益增多,不過大多都是難以忍受飢餓,奔著軍糧而來的。

城門口的防衛特別的嚴密,隔著三里看去兩邊的守衛不下兩百餘人,且每人口上都佩戴著亞麻鍛造的普通面具,應該是為了檢查身染瘟疫之人混入軍營而專門安排的檢查人員。

大難後的難民無依無靠,走在街頭也大多三三兩兩相擁扶持而行,因此趙爍幾人也沒有引起官差太多的注意;在加上幾人卻實也飽受了水患飢餓之苦,執行公務的朱軍校尉觀察了片刻也覺得這六人身材壯碩,好像發現了寶貝一般吩咐著軍士將趙爍幾人帶入軍營中;這也不怪校尉,實在是大患過後,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們跑的動的逗跑了,徵到的士兵紛紛皮包骨頭哪裡有半點像樣的戰鬥力!

到了軍營之中,出奇的混亂,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口冒著熱氣的大鍋;將臺上的雍州刺史孫傳高舉雙手示意新兵安靜;趙爍幾人夾雜在士兵當中隨著大部隊進入事先安排好的大帳之中,領到了軍服、領取了武器,便拿了飯碗躲在人群中一頓胡吃海喝。

吃飽喝足後,幾人互相依靠在一起看著陸陸續續前來報道的新兵,慵懶的靠在木樁旁打盹。

不知過了多久,趙爍將身邊的幾人叫醒,李響跟牛霸睡眼朦朧的看著大哥,糊的問道:“又要開發啦?”

“開你妹!趕緊起來,刺史大人要訓話了,聽說咱下一步有行動。”趙爍盯著將臺上的刺史,意猶未盡的說道。

幾人聽罷騰的站起身來,排到了隊列後面,聽著刺史慷慨昂、熱血沸騰的誓師大會!

聽了半天幾人才聽出了門道,下一步的軍事行動便是組織軍隊揮師洛陽;趙爍心中一想難怪大幅度的徵兵,卻是想要進發洛陽城助朱溫一臂之力。

雍州刺史孫傳子時造飯,整編軍隊,就這樣雜七雜八的各人員組成的一支號稱十萬的勤王軍緩緩行進。

趙爍一行被列在一隊,幾人一路上相互照顧倒也過得舒暢充實,由於在軍中聽到了朱溫南下跟李存勖對陣的消息,此時的他心中愁緒亂飛、慨萬千。

大軍行程緩慢,統將時不時的稍加鞭策,終於到了陳倉城下,搖搖望去此處已距洛陽留下三百多里;搭建好了營寨,趙爍抱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走入了帳中;此時的李響跟牛霸、王越、郭無為四人已經昏昏入睡,唯有最為年輕的楊業抱著膝蓋凝視遠方,趙爍隨著他的視線看去,卻是一片虛無唯有軍中的炊煙隨風搖曳而上。

“想什麼呢?”趙爍低聲說著話,尋了一堆稻草過去挨著楊業坐了下來。

楊業輕嘆一聲,低頭不語。

趙爍一看這可能是離家出走時間過久思念家鄉的緣故,繼而問道:“莫非是思父憶母了?”楊業微微一笑,道:“大哥心思斷然無錯,我在想我這一走已經三年多沒有回去了。”

“哦,這麼說來已經三年沒有見過親人了,不知兄弟祖上何處?”

“大哥問起,小弟自然不必相瞞,小的祖上河南鱗州人,父親楊信原是鱗州刺史,只因戰亂連綿,父親有志招納天下英豪為國忠,因而廣基糧草,卻被唐皇帝以父親斂財土豪不思上進為由貶到幷州;誰料途中遭人迫害,為了楊家得以傳承,父親保護我闖出陷阱;如今雖有家,卻已無一親了。”趙爍聽後也憤不滿,這麼說來這楊兄弟的祖上也是大唐忠烈之門,說起幷州一地,如今正逢晉王管轄,說起祖上青煙也不至於毀於一旦;兩人互相安了一番趙爍便勵道:“人死不能復生,兄弟不必加倍自責;楊家基業定能在兄弟手上發揚光大,忠烈楊門也定當會名垂千古!”楊業聽罷悲痛凝累哭泣出聲,忍不住抱著趙爍搐起來。

“好了,男兒有淚不輕彈,快收起來吧,可別叫李響那廝看見,否則又要羞辱你一番了。”楊業聽後,瞧瞧回頭看了看幾人臥榻,發現都在酣睡時,放心的坐回原地。

趙爍也睡不著,給楊業講起了自己的故事,說是故事其實也是昔護國公的事蹟罷了,跟如今想必只不過是一副皮囊,但是楊業聽的京津有味,趙爍便添油加醋了一番。

暢談許久,兩人陷入一片沉默;許久後,楊業問道:“大哥,倘若大唐就此崩塌,昭宗皇帝遭到不測,你該何去何從?”這個問題像針刺到了趙爍搖曳的神經上,滿然四顧不知所措,於是反問道:“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楊業看了看趙爍後將頭轉向帳外,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或是怕惹惱了大哥。

“但說無妨。”

“大哥,如今朱溫到了洛陽,宮已是指可待,恐怕不用多久大唐將危,天下大亂,不知又是幾人稱霸幾人稱王;就算你去了,僅僅憑一己之力也是石沉大海毫無作用。”豈止如此,那樣下去還得賠上自己的身家命,卻讓那朱溫狗賊得逞;趙爍又問:“那我該如何自處?”楊業說道:“大哥應該韜光養晦,隨各路英雄爭霸天下,倘若成功李唐天下便會進入又一個輝煌。”趙爍聽後苦笑,便不再回話,一統天下豈是三五年之功;再者本就分分合合才算歷史規律,不過就算那朱溫逞天下之利,自己也斷然不會讓他得逞,不論後世如何,到時候再做打算吧。

看著大哥閉目養神,楊業知趣的閃道一邊,休息去了。

這正是:江山搖曳龍庭倒,掀起四海武林風!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