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三昧真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老鬼見地上那本就不是什麼女鬼,而是一具形象極其
真的紙人,不免大驚道:“我靠,剛剛不還是一個活生生的女鬼嗎?怎麼這會兒就成了紙人了?”我們幾個人也覺得好生奇怪,這是哪門子妖異的事情啊?就不約而同地,都將目光都投向身後不緊不慢向我們走來的老者。
老者見我們如此,並沒有急著回答,而是笑呵呵地向我們這邊靠近過來。等要到了跟前,才對我們說:“來,借過一下,讓我來看看,這到底是何方神聖?”當老者看到地上躺著一具紙人時,就滿意地笑了笑,說:“看來我的判斷還是很準確的!”這時候,急子的老鬼哪裡還能忍受,就直接開門見山地對老者說:“前輩,您用的是什麼仙法,說出來也讓我們看看眼界唄!”
“哈哈哈哈…有意思的年輕人!”老鬼大笑道“我用的不是什麼仙法,而是一般你們中國比較常見的道法。”
“道法?”我和老鬼同時驚問道。
老者點了點頭,說:“嗯,確實是道法。”老鬼和我聽老者這麼說,就連忙追問道:“什麼道法,您快說說吧!讓我們也開開眼界。”老者這時“呵呵”笑了笑,說:“你們要想知道是什麼道法,首先得知道這紙人是怎麼回事兒!紙人是以前很多巫師喜歡用的手法,因其方法簡單、效果真,所以很多人喜歡用這種‘借屍還魂’的方法。”
“借屍還魂?”老鬼問。
“嗯。”老者說“借屍還魂:原意是說已經死亡的東西,又藉助某種形式得以復活。信人認為人死後靈魂可附著於別人的屍體而復活。後用以比喻已經消滅或沒落的事物,又假託別的名義或以另一種形式重新出現。
相傳鐵柺李原名李玄。曾遇太上老君得道。
一次,其魂魄離開軀體,飄飄然遊玩於三山五嶽之間。
臨行前,他囑咐徒弟看護好遺體,但李玄魂魄四處遊山玩水,連忘返。徒弟們等待久了。見師傅的遺體老是僵在那裡,總也活不過來,便誤以為他已經死去,就將其火化了。
待李玄神遊歸來時,已不見了自己的軀體,魂魄無所歸依。恰好當時附近路旁有一餓死的乞丐,屍體還算新鮮,李玄於慌忙之中,便將自己的靈魂附在了這具乞丐屍體之上。
借屍還魂後的李玄。與原來的李玄已面目全非,蓬頭垢面,坦腹,並跛一足。為支撐身體行走,李玄對著原乞丐用的一
竹杆噴了一口仙水,竹竿立即變為鐵杖,借屍還魂後的李玄也因此被稱為鐵柺李,而原來的名字卻反被人忘卻了。
鐵柺李借屍還魂的故事。還見於元代嶽伯川所寫雜劇《呂賓度鐵柺李嶽》,後《東遊記》也有記載。只是情節不盡相同罷了。
借屍還魂這一帶有信
彩的民間傳說,後來被人們喻指某些已經死亡的東西又藉助某種形式得以復活的現象。
有時也可以用來喻指某些新的事物或新的力量藉助某種舊的事物或舊的形式求得發展的現象。
在上述兩種情況下,所謂‘屍‘、‘魂‘、‘借‘、‘還‘的寓意便不盡相同了。”聽老者這麼一說,我們才知道這其中的玄機。
老者又說:“我剛剛那道火啊,叫‘三昧真火’!”
“三昧真火?紅孩兒?”老鬼的第一反應就是,想到了《西遊記》裡。紅孩兒大戰孫悟空的橋段。然後吃驚地問老者:“原來,在現實生活中,還真有這種火啊?”
“不是!不過…也多少有點兒關係。”老這連忙笑著說:“不過,火倒是一種火,都是三昧真火!
所謂‘三昧真火’。中國古典文學中和道教文化中經常出現的詞語。一般認為‘心者君火’亦稱‘神火’也。腎者‘臣火’,亦稱‘火’也,其名曰中昧;膀胱即臍下氣海者,‘民火’也,其名曰‘下昧’。’此為三昧真火。
《西遊記》第四十一回中紅孩兒亦是打鼻血而噴出‘真三昧火’,《西遊記》第五十五回蠍子
的三昧火從鼻中噴出,煙從口內噴出。
《封神演義》第十七回中姜子牙火燒琵琶時介紹‘此火非同凡火,從眼、鼻、口中噴將出來,乃是
、氣、神煉成三昧。養就離
,與凡火共成一處,此妖
怎麼經得起!’說的就是這三昧真火。
另一層意義上的三昧真火,就是指木中火+石中火+空中火。或者說,上為君火,中為臣火,下為民火。
要滅三昧真火只能用真水,乾坤玉可滅;或者用四海海水淹沒亦可。傳說中,觀音的玉瓶子裡,裝的就是這種水。
三昧,亦譯“三摩地”漢語意譯“正受”、“定”通指離散亂、昏沉的一切寂定心境。
人體內有三種火:一曰目光之火;二曰意念之火;三曰氣動之火。古人稱為‘三昧真火‘。這三種火合在一起,意念加重,注視不離,叫做‘武火’;意念輕鬆,似有似無,叫做‘文火’。
道教裡面,真火來源於道教的內丹修煉:上乘“以天地為鼎爐,月為水火,陰陽為化機,鉛、汞、銀、砂、土為五行。
情為龍虎,念為真種子。以心煉念為火候,息念為養火,含光為固濟,降伏內魔為野戰。身、心、意為‘三要’;天、心為玄關,情來歸
為丹成”稱此為上乘延生之道,可證仙果。
最上一乘“以太虛為鼎,太極為爐,清淨為丹基,無為為丹田,命為鉛汞,定、慧為水火。窒慾懲忿為水火
,
情合一為金木並,洗心滌慮為沐浴,存誠定意為固濟。戒、定、慧為三要,中為玄關,明心為應驗,見
為凝結,三元混一為聖胎。
命打成一片為丹成,身外有身為脫胎,打破虛空為了當”稱此為‘上品天仙之道’,修習成就,可‘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而我用的就是這三昧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