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百姓父母奇才大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午後,只見靈州通往清城縣的官道上,遠遠駛來一輛馬車,車上年長者約莫五十歲上下,相貌清雋,趕車的隨從,三十多歲,身材壯實,兩個人衣著雖然普通,不過看上去料子到好,很像靈州城裡一些做生意的普通商人。
此時清城縣的官道正處於整修的施工期,很多工匠都在忙碌著,他們採取的是修一段,堵一段的做法,修好一段,開放一段。那老者眼見前方有攔路標記,便和隨從步下官道,來到兩邊的雜路上,問前面正埋頭幹活的工匠說“老人家,我想去清城縣,如今前方正在修路,我改怎麼走?”那工匠汗滿面的抬頭看了她們一眼笑笑“你們也是來清城縣做生意的吧?看樣子是從外地來的。”老者笑笑溫和道“正是,聞聽清城縣的海產很好,這不,就想過來看看。”工匠站起身,看了下天
“你順著此山上去,山上有條小路,翻過山,前面的官道就可以走了。”老者道了謝,上了車,隨從嘟囔著“好好的修什麼路,這下子又是翻山又是越嶺,多少人想來都來不了,多耽誤事,再說一個小縣城,平時又能有多少人來?值得修麼。”老者看著工地上熱火朝天的場面,搖搖頭嘆道“明珠,你懂什麼,她們修好通往靈州郡的路,將來此地的行程就能縮減一半,時間短了,路好走了,來做生意的人自然多,做生意的人多,老百姓的
子自然就好過。”明珠見主人發話了,不由憨笑起來“主人說的是,小的只是混說說,這山路陡,小的怕顛了主人,故而發點牢騷。”老者笑著放下簾子。
行了約莫兩個多時辰,方進入官道,只聽明珠在外面驚道“主人,您看這路,果然修的很寬闊,比咱們京都裡的一些道路都平整,不過這些亮亮的標記又是什麼意思?”老者掀開布簾,只見眼前的官道容納幾輛馬車並行都沒有問題,有趣的是,在官道兩側靠邊的地方,都卯有凸出來的石子,被打磨成亮閃閃的白,十幾步就有一個。
“走吧,我們到了縣城裡去問問。”老者顯然也到有趣,放下簾子,催促明珠。
明珠不再抱怨饒了遠道,對於這新修的路,對於長期趕車的人來說,確實覺得好,馬兒走的快還穩當。
清城縣的夜晚,風裡也帶了些許海水的腥氣,涼涼的吹在人的臉上,很是舒服,老者投了店,此時,正帶著明珠坐在一樓吃飯,小二笑道“二位想吃點什麼?我們這裡特產海味很多。”老者並不忙著點菜,笑著問她“這位大姐,有個事想請教下,不知道該不該問。”小二笑道“您老別這麼客氣,有什麼小的能效勞的,您儘管說。”老者笑道“我們來的時候,看到你們這裡正在修官道,看到路上有些亮閃閃的石子,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那小二笑道“兩位客官有所不知,最近凡是來我們清城縣的外地人都會問我們這個問題,也不怨你們奇怪,其實,剛開始我們也覺得有趣,我們縣大人說那叫行人路標,專給步行的人走的路。”老者喃喃道“行人路標?怪不得,都是凸出來的石子標記,好個細心人啊。”
“這麼說,這是你們縣大人想出來的?”小二一邊給她們擦桌子一邊說“可不是麼?我們縣大人可真是個大好人,心裡想的可細可多了,都是我們老百姓,您老要是得空,明兒再去我們的防海堤壩上去瞧瞧,很多地方我們都沒想到的,她都替我們想到了。”老者點點頭,說道“謝謝這位大姐了。”兩個人點了四個菜,兩份飯,慢慢吃著。
明珠奇怪道“那官道不就是給人走的麼?怎麼還分行人通道?這不是費地方麼?”老者卻一臉讚賞“這正是此人想的細膩的地方啊,馬車急馳的時候最容易撞傷路人,如今馬車和行人分開走,這一幾率就大大降低了。”吃了飯,老者沒有回屋休息,帶了明珠就前往小二說的防海堤壩,果然,也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沒有燈,工地上點了巨大的火把,只見一個單薄瘦俏的俊美女子穿了一領官服,站在堤壩前方,一個匠人模樣的人,正和她說著什麼,那女子面容比在京都時略為黑了點,但是卻絲毫不影響她全身上下那股清雅認真的氣質。
老者站在黑影裡,默默地看了一會兒,只見海堤全部是大石修築,沒隔十幾米處還有讓人通往海灘的階梯,階梯上有鐵鑄的扶手,靠山的地方,山壁上都是綠的一格一格不知道什麼材質編制的攔山網,想必是為了怕山石滾下,砸傷百姓所防,老者不由點點頭,面上再次浮現讚歎的神
。
明珠看著那女子,奇怪道“主人,我怎麼覺得那個人那麼面啊,我好像在哪裡見過,讓我想想,是誰來。”她苦思了下,不由大驚“主人,那不是林小郡王以前的
主麼?怎麼變得這麼黑了。”老者說道“明珠咱們先回去吧。”老者正是從京都裡前來為恆王拉攏人才的郭紫安,如果說路阿六的話當時她只信了五分,那麼今
她真是信了十分,江雅菲的這些所為,初一見,就已經摺服了她的心,這麼好的官,當真是米羅國之福氣。
她為今之想,只是想清楚那叫阿木的人的來歷,想
清楚,他到底和皇族有什麼關係,所以,今
先不和江雅菲見面。
江雅菲哪裡知道這些事,她壓還被矇在鼓裡,並不知道自己在案上所寫就的草稿如今正擺在京都某位貴人的書桌上,更不清楚那貴人對自己有了幾多喜愛,更不用說,她連想都沒有想過,自己
後的官途會發生怎麼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她的滿顆心,正是想以清城縣為試驗點,試驗一下自己思索的那些富民商事,如今最重要的,正是正在修建的攔海堤壩和官道,匠人們早就將
確地數據報給了她,這兩件事做好,非要到明年此時方可,最快也要一年。
江雅菲不克扣工餉,所為又都是為了百姓,清城縣的民眾士氣很高,所以在整修了兩個多月後,江雅菲就可以將此事放心的託付給主管的匠人和監工,不用呆在工地了,不呆在工地,江雅菲自然就呆在秋十孃的養殖場裡,批文是下了,可是到底如何養殖,兩個人也還處於摸索狀態。
江荷葉沒有跟著江老夫人回安城,整跟在江雅菲身後,她個子長的很快,兩個月已經快到江雅菲的肩膀了。
這是米羅國未來的小江大人,她後的前程也是不可估量的,雖然名氣沒有江雅菲的大,但是
後會和江雅菲還有自己的表妹一起並稱為米羅國的“三江”大人,不得不說,她跟著江雅菲的
子裡,從自己這位小姨媽身上學到的東西,真是受用終身。當然這也都是後話了。
作者有話要說:親們,下一章就要轉入第四捲了,第四卷應該會更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