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方知父母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小兒整整一週歲了,活潑、健康,拉著別人的一個小手指,就能走得很穩,站不牢,爬不快,有六顆牙,一笑就出下牙齒,會叫“媽媽”尤其是夢裡。每當看到小兒憨態可掬的樣子,我都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悅,這就是生命呀!同時我更思念遠方的父母,更真切地體會到:養兒方知父母恩。
父母生了我們姐妹六個,沒有男丁,這是父母的終身遺憾,因此在我的記憶裡母親便多次遭父親醉酒時的打罵,母親就時不時到躲到無人的地方哭自己命苦。其實,母親有過兒子——我的弟弟,僅僅活了一個多月就夭折了。二十多年過去,直到現在,每當母親提及她的兒子時,依然能說出他的雙眼皮大眼睛,臨死前吃的樣子,那小小的人兒永遠活在了母親的記憶裡。我生了小兒,才體會到母親的喪子之痛,我覺得換了我是承受不了的,我才明白母親的苦,才明白人間最偉大的是母愛,最無私的是母愛,才更加知道做個孝順女兒以
母親六十三年所受的苦難,我要讓母親在有生之年享到有女兒的福氣。唯願我的母親能長壽少疾。
父親生病有四年了,壯實個人說不行就不行。先是甲亢後又轉成冠心病,瘦得不成樣子,心跳每分鐘三十幾下,比正常人慢的多,偶爾會停跳,人便暈過去,特別危險,就這父親還不停止勞作。有時真的力不從心,父親就長嘆“莫非我真的老了?”父親一直是家裡的頂樑柱,我在外求學時很少牽掛他,平時也很少語言
,寫信時更很少問候到他。若不是突然病了,我還注意不到父親那灰白的頭髮,溝壑縱橫的臉,略瘸的腿,佝僂的
板。我在家休產假,有了許多時間與父親
。滿月剛回家那幾天,是父親早早起來給我做好掛麵雞蛋端到
邊(當時母親早去地了),是父親趁我不在時逗
我的小兒,孩子才一個多月,他怎知姥爺在默默關心呢。孩子能吃東西了,父親就快快地吃完飯去喂他的外孫。母親說我們姐妹六個小時侯都沒在父親碗裡吃過一口飯,包括母親。可能父親真的老了,知道疼人了吧,也可能是“隔輩親”父親不止一次地問:“怎麼小蟲蟲也不見長呀?”天天守著,怎能見長呢?等到單位放假四個月我不得不親自帶孩子時父親打電話催我回去住,我才意識到我是多麼懷念在分母身邊的
子,雖然我怕給二老添麻煩,可還是毫不猶豫回家了,一住一個多月。後來聽二姐說每收到我的信父親就問:“咋不提小蟲蟲?”收到相片他又說:“小蟲蟲長得真快。”每到吃飯父親定會念叨小蟲蟲,等我一回去,父親
嘆地說;“六個閨女全了。”只有我離家遠,父親是怕見不到他的女兒和外孫呀!每天早晨五點,小兒和分母同時醒來,父親就抱著光腚小兒在門口看來往的車,看鄰家的花。父親說:“蟲蟲,眼哩?擠擠眼。”小兒就會把眼微閉做鬼臉,父親高興地嘿嘿直笑。望著祖孫倆,我才
到父親真的老了,才知道什麼是生命的延續。
父親怕死,母親和二姐偷偷地做老衣,惟恐父親知道。去年冬天一個集,我跟二姐去買布——棉褲、袍子、矇頭。當我看到那藍藍的矇頭布,就想象出父親蠟黃的臉,淚不自
地
下,說啥我也不讓二姐買,或別當我的面買,好象因此父親就不離開一樣。
俗話說:父母在,不遠遊。而我,傾注父母太多心血的我卻離家六百多里,不能時時看到。因為工作的關係,我不能時時惦念父母,甚至只為生活、為孩子奔波,每遇到挫折或與丈夫吵嘴才會想到自己的父母。養了小兒,才知道為父母者時刻在惦念自己的孩子,才知道《常回家看看》是父母的盼望,才知道錢財不能代替親情,才知道路途隔不斷血緣。養了小兒,才知道要把思念的線扯得更長。
生養了小兒,我對父母的愛更深。想不出若沒了二老我該怎樣面對斯世。趁父母健在,我會常帶孩子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