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無止境重任在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小狐看書,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最近,我有幸參加了集團公司在北京舉辦的新聞宣傳工作培訓班,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了經驗,增進了瞭解。通過幾名資深老師的授課,我對新聞寫作的一些要點和技巧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覺新形勢下作為一名新聞宣傳工作者的責任重大,受益匪淺,
觸頗深。
國資委宣傳局新聞處蘇桂峰處長講到怎樣應對不良輿情的方法,針對強,指導
強,
同身受,在工作中也遇到類似問題卻束手無策。
“想辦法重建公眾信任,修復企業形象。”這是突發事件新聞處置原則之一。8月15,中煤建設集團下發對禾草溝礦建項目違章組織施工處罰的通報,該項目部立即停產整頓。禾草溝項目是一建公司確定轉型對接的重點目標項目,從領導到普通員工都對該項目給予了高度關注。為了扭轉被動局面,重樹央企形象,我們陸續編寫了《禾草溝項目部以剛
措施築牢安全生產堤防》、《禾草溝項目部在安全文化建設上造勢“給力”》等一系列文章,其中《
起奮進脊樑彰顯一建風采——一建公司十處禾草溝項目建設側記》在《中國中煤》第42期發表,及時修復了企業形象,挽回了不必要的損失。通過這次學習,我進一步瞭解了不良輿情的特徵,掌握了必要的應對辦法,增強了工作的主動
和前瞻
,增強了不良輿情應對意識和能力,增強了應對不良輿情的信心。
新華社記者朱玉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消息寫作時常犯的病,“大而全,過於專業,一連串官員公司領導的名字…”聽到這裡有的通訊員偷偷笑了,因為這是通病。後來寫報道時我就特別注意這方面的問題。比如9月22
一公司在鄂爾多斯召開安全質量標準化現場會暨百
安全活動動員會,按慣例把會議通知裡參加人員複製粘貼即可,但這次我做了改動,寫成“中煤建設集團公司安監局有關領導,公司領導班子成員、總經理助理、副總師、機關各部門主要負責人;主要施工生產單位領導班子成員、所屬在建項目經理、辦公室主任;其他二級單位主要負責人、分管安全負責人參加了上述活動。”120多人參加的大會,容易羅列領導名字,但這樣的改動,不僅壓縮了篇幅,而且不會漏項。
新華社記者鄭曉奕老師給大家講解了新聞寫作技巧方面的知識,內容豐富,視覺新穎,有理論,有方法。我特意從網上搜索了她參與編寫的《為了生命的呼喚——王家嶺礦“3。28”透水事故救援全紀錄》,領略了文章的大氣和高站位,記憶似乎被拽到事故現場。當時我作為事故單位的一名宣傳員就在救援現場,目睹了救援的艱難,走訪了救援人員,也參與了維穩工作。那時我寫的《此地無痕》刊登在《中國中煤》報,連同被困職工家屬喜極而泣的照片。與鄭曉奕老師的文章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了,同時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找到了差距,有了學習的目標。
中煤集團企業文化部主任郭堅指明瞭今後新聞宣傳的定位、方向和思路,我頓增責任和使命
。媒體的社會責任是什麼?新聞人的責任是什麼?在新聞戰線我工作快三年了,作為一名基層的新聞工作者,既是宣傳員,又是戰鬥員,我時刻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活在文字裡,遠離功利,遠離喧囂,寂寞著,快樂著。但這遠遠不夠,新聞就是為企業的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服務,要宣傳,還要維護。要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方向,增強政治
銳
和政治鑑別力,大事面前不糊塗,關鍵時刻不動搖,贏得新聞宣傳工作的主動權。工作中還要不斷創新,提升能力,強化手段,奏響主旋律。
企業正處於轉型的關鍵時期,宣傳的主攻方向要改變,恰如《人民報》社記者鮑丹說“文章要刀劈斧砍,要有大報意識。”今年我們單位在《中國中煤》已刊登6篇稿件,也曾沾沾自喜,也曾無所適從,這次培訓讓我清醒了頭腦,理順了工作思路,我會以更加嚴謹的工作作風,把新聞報道做得更具親和力和
染力,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展示企業形象和時代風貌。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在學習中進步,在學習中成長,我謝這次培訓,讓我學到了新知識,拓寬了視野。作為一名新聞人,深深
到學無止境,我將以這次學習為新的起點,在今後的工作中學以致用,不斷提高業務素養。我
謝這次培訓,使我懂得了許多,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