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蘇聯的解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991年對李韋德來說,是個無比美妙的一年。

這一年的天,蘇聯全國形勢繼續惡化。在短短几個星期中,中央政府決定“試驗”的在兩個首都(莫斯科,和“北方首都”列寧格勒)改革管理體制,成立由人民選舉產生的市政府。

以前蘇維埃系統中各種職能混在一起,而現在這種管理體制可以清晰地區分行政和立法機關的職能範圍。莫斯科蘇維埃很快通過了新法律,沒有任何爭議。但是在列寧格勒,市蘇維埃議員卻屢次反對成列政府,因為那樣議員團的影響力將減弱。不過經過作為索布恰克助手顧問的普京,順利說服了許多議員之後,這一決定以壓倒多數的優勢獲表決通過。

1991年6月12,莫斯科和列寧格勒組織了市長選舉,與俄羅斯聯邦總統選舉同時舉行。在列寧格勒,儘管共產黨和很多“民主派”都反對阿納託利·索布恰克參加競選,但他還是得到了70%的選民支持。在就職儀式上,阿納託利·索布恰克宣佈,現在城市只有一個經過人民選舉出來的合法政權,蘇共機關今後沒有權利干涉和影響市政府的活動。

市政府成了新的政權機關和新機構,所有城市管理體系都進行了重新設置。從1991年6月28起,弗拉基米爾·普京領導的列寧格勒市政府外事委員會正式開始行使權力。稍後,普京還領導了行動問題委員會,討論並採取行動來解決許多刻不容緩地城市問題。這個委員會事實上承擔了市政府的職能,並且由於索布恰克經常出差,普京變成了市行政機關的關鍵人物。索布恰克甚至留下一些自己簽過字的空白紙,然後對普京說:“你自己看著辦吧。”索布恰克和普京的水漲船高,自然讓李韋德很是高興,然而這一年接下來的事情,更讓他是欣喜若狂。他資助的葉利欽終於邁向了更高的階梯。

蘇聯的“改革”到90年代初已經走到了盡頭。隨著中央政治和經濟實力的削弱,權力開始向加盟共和國自治共和國“失。”在葉利欽和戈爾巴喬夫爭奪政治領袖地位的角逐中,戈爾巴喬夫的劣勢越來越明顯,因為他只是由人民代表大會選出,而非公民直接投票選舉產生的。

為了削弱俄羅斯和葉利欽的勢力,戈爾巴喬夫方面提出了將俄羅斯聯邦內的自治單位提升到加盟共和國的地位。1990年4月26,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相應的法律,啟動了“自治化”機制。其結果是俄羅斯聯邦的版目像塊帶著許多大窟窿的酪,俄羅斯也因此失去了51%的領土及其全部戰略資源和近2000萬人口。

俄羅斯人民代表大會為了維護共和國的完整,於1990年6月12以壓倒多數(903票贊成,13票反對和9票棄權)通過了《關於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國家主權的聲明》。這份聲明中沒有任何一個字提到俄羅斯聯邦要脫離蘇聯,相反,俄羅斯聯邦明確宣佈準備繼續成為更新後聯盟的組成部分。

不過到了1991年的5月,俄羅斯人民代表大會又宣佈,俄羅斯聯邦政府改革為總統制,並進行第一次俄羅斯聯邦總統競選。在6月12舉行俄羅斯總統選舉中,葉利欽獲得了重大勝利,他以57。3%的得票率榮登俄羅斯聯邦首任總統寶座。

儘管這時的總統還不是真正國家的意義上的總統,但是這件事本身表明了維繫著蘇聯和俄羅斯的國家紐帶,已經變得越來越脆弱。乘此勝機,葉利欽對蘇共和俄共進行了堅決的打擊,簽署了“非黨化”總統令。止共產黨在俄羅斯聯邦的政府機關和企業中進行活動,他要清除權力道路上的最大障礙。

不過就在葉利欽準備大刀闊斧的幹一場,而戈爾巴喬夫無能為力的步步退讓之時,卻發生了一件大事,頓時讓整個局勢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為了解除戈爾巴喬夫蘇共總書記和蘇聯總統的職務,蘇共反對派和黨的機關籌備在1991年9月召開非常的蘇共代表大會和蘇聯人民代表大會。戈爾巴喬夫向包括葉利欽在內的加盟共和國領袖尋求支持($,盡在。。(。。文。學網),許諾徹底地擴大他們的權限,並加緊準備於1991年8月簽訂新的聯盟條約。為了搶在戈爾巴喬夫採取行動之前,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發動了著名的“8·19”事變。

1991年8月19,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突然宣佈成立緊急狀態委員會,對蘇聯部分地區實施為期6個月的緊急狀態。在此期間,國家全部權力給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行使。緊急狀態委員會發表的《告蘇聯人民書》中,指出戈爾巴喬夫領導的改革已經走入“死衚衕”

“蘇聯國家和人民的命運處在極其危險的嚴重時刻。”這就是“傳統派”為挽救蘇聯國家命運,維護國家統一、維護共產黨地位、維護社會主義制度,試圖收回下放給加盟共和國的權力,同時終止不成功的經濟改革,而採取的轟動一時地行動,即“8·19”事變。

事發之時,戈爾巴喬夫正在克里米亞半島的那翠度假村。而葉利欽也剛剛從哈薩克回到莫斯科,對這場政變兩人都沒有絲毫的心理準備。

葉利欽聞訊後,一時不知所措。但他很快便明白過來,這次事變,在很大意義上是針對他而來的,他的政治生涯已經到了最關鍵最險峻的時刻,他要面對挑戰。他先是和前去他別墅的哈斯布托夫等準備了致俄羅斯公民的呼籲書。隨後驅車前往議會大廈,開始組織反擊。

葉利欽深知在議會大廈堅持得越久,取勝的可能越大。他還意識到必須到民眾中去,得到群眾的支持0於是,他走出議會大廈,冒著危險爬上了一輛包圍議會大廈的坦克。直身子,掏出事先已準備好的呼籲書,大聲宣讀起來,隨後他還發表了演講。此時,葉利欽看到了人們期待的目光,聽到了群眾支持的呼聲,他到自己正走向勝利。

當他完成這一壯舉跳下坦克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時,覺得力充沛,格外輕鬆。緊接著,他舉行了記者招待會,呼籲舉行總罷工;派代表前往克里米亞半島。與被困在那翠的戈爾巴喬夫棄嫌聯手;用電話與西方大國領導人聯繫,尋求他們的支持;組織支持者去勸說包圍白宮的軍人倒戈…如此等等。

從而在人民、軍隊和大多數蘇共黨員的聯合反對下,使“8·19”事變中緊急狀態委員會的政變,僅僅維持3天便以失敗而告終,葉利欽也因此成為平息“8·19”事變的英雄。

葉利欽在“8·19”事變中的勝利成為蘇聯丙史的一個轉折點,它不僅使葉利欽為首的“民主派”徹底戰勝了以亞納耶夫為首的“傳統派”而且也本上削弱了以戈爾巴喬夫為首的“主派”搞垮了整個蘇維埃聯盟。為將前蘇聯的一切實權,轉移到俄羅斯聯邦手中滌訕了基礎。

“8·19”事變後,葉利欽利用自己作為前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國總統的地位,發佈了一系列命令將前蘇聯的權力、財產和機構劃歸俄羅期聯邦所有,使俄羅斯聯邦的權力迅速膨脹。1991年11月16。葉利欽發佈了10項總統令,接管了聯盟中央一系列財政金融部門,剝奪了中央的重要財源,控制了能源的生產和出口,限令約80個聯盟中央的部委解散,並停止向它們提供資金。

一週後,他又宣佈由俄羅斯中央銀行接管蘇聯的國家銀行對外經濟事務銀行。同下令停止蘇共的活動,撤消在俄羅斯境內的克格、內務部以及軍事機構中的政治機構0他還下令暫停《真理報》、《蘇維埃俄羅斯報》等共產黨報刊的出版,將蘇聯中央電視臺收歸俄羅斯所有,並解除了全蘇國家廣播電視公司、塔斯社和蘇聯新聞社領導人的職務。爾後查封了蘇共中央辦公大樓,扯下了掛在大樓頂上的蘇共黨旗。拆除了十月革命50週年紀念碑。

而另一方面,由於“8·19”事變,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於1991年8月25宣佈辭去蘇共中央總書記職務,並呼籲蘇共中央“做出艱難的然而又是誠實的決定…自行解散。”從1991年8月22至11月6所有加盟共和國的蘇維埃和作為全聯盟組織的蘇共都停止了活動。

統一的國家隨著蘇共組織的垮臺而轟然瓦解也是很自然的。1991年8月決定脫離蘇聯(雖然沒有遵守法定程序)的有阿拜疆、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摩爾達維亞、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烏克蘭、愛沙尼亞,9月,亞美尼亞、塔吉克斯坦也決定獨立。再早些時候,1990年和1991年天立陶宛、拉脫維亞、格魯吉亞已決定脫離蘇聯。這樣,到1991年12月除了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外的所有加盟共和國都已經事實上脫離了蘇聯。

1991年12月1烏克蘭的全民公決為這一解體進程畫上了句號。在這次全民公決中絕大多數烏克蘭公民支持烏克蘭宣佈獨立。

1991年12月初,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和白俄羅斯、烏克蘭兩位總統聚集在一起,商討建立獨聯體的事宜。他們要求專家按照聯合體的模式準備文件,然後送到只有他們三人所在的房間。協議簽署後,他們分別給老布什和戈爾巴喬夫打電話,告知了蘇聯的死亡和獨聯體的誕生。

1991年12月8,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首腦,在白俄羅斯的首府明斯克簽約簽署協議,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正式確認了蘇聯的已成現實的終結。

蘇聯其他加盟國紛紛響應,離開蘇聯,蘇聯在此時已經名存實亡。

1991年12月25-26,蘇聯最高蘇維埃確認了聯盟解體的事實,戈爾巴喬夫將國家權力移給俄羅斯總統,並表決通過停止聯盟國家權力機關職權的事宜。

1991年12月25,戈爾巴喬夫發表電視演說,宣佈辭去蘇聯總統和武裝力量最高統帥職務,並將核武器控制權給葉利欽。當晚19時38分,蘇聯的鐮刀錘子紅旗從克里姆林宮上空降下,升起了作為俄羅斯國旗的帝俄時代的白、紅、藍三旗。第二天,蘇聯最高蘇維埃舉行最後一次會議,正式宣佈蘇聯停止存在,蘇聯正式解體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