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洛克菲勒與石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韋德一回到美國,便成立了埃裡克礦產公司,而公司新成立之後的第一項目,便是處理手上的那一批安哥拉油田和氣田的開採權。

其實李韋德對於安哥拉之行的每一項任務,都有了完整的計劃和提前的考慮,經過深思慮之後才行動的,包括和安哥拉政府的軍火易中,用軍火換取石油開採權,也是因為這樣,不然的話作為軍火商,一般情況下只會直接要錢的。

在與安哥拉政府進行易之前,李韋德早就考慮好怎麼去處理,易中很可能帶來的石油開採權問題了。李韋德畢竟只是個軍火商而不是石油商,對於這些石油資源的實際開採,他肯定不會是自己來做的。

這一方面是李韋德對此沒有興趣,不想在這方面耗費時間和力;另一方面也是要想成立一家石油公司,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世界上各個國家的石油,幾乎被一些大石油集團所壟斷了,而且這些石油公司可都是和大國政治有緊密關聯的,自己想在其中一手可不容易,還不如與之合作掌握主動權。

既然要選擇開採石油的合作伙伴,該找哪些石油公司進行合作呢?在冷戰時期這種年代,首先要考慮的是選擇北約還是華沙。

蘇聯等華沙國家,被李韋德很快的排除在選擇對象之外。除了蘇聯之外的華沙國家不用說,那麼沒有那個技術和條件,來開採安哥拉的石油資源。那蘇聯呢,蘇聯倒是有那個技術了但條件不行。

眾所周知,蘇聯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並不匱乏,反而是除中東之外石油資源最豐富的國家。蘇聯的石油資源,是以黑海油田區、西西伯利亞油田區、東西伯利亞油田區三大區域為主地,可是到目前蘇聯絕大部分的石油開採都只是集中在黑海油田區,即使這樣黑海油田區的開採潛力也是遠遠沒有發揮出來。光是自己國家的石油資源,蘇聯就開採不過來了,難道還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和力,千里迢迢跑到千里之外的安哥拉,去開採石油麼?

安哥拉十年多以來的內戰中。蘇聯之所以在背後支持安哥拉政府軍,其目的是為了安哥拉的石油資源。但要注意,蘇聯不是為了自己開採安哥拉的石油資源,而是不想讓美國佔有安哥拉的石油資源。石油是一種戰略資源,在冷戰時期烈的幾十年內,不管是蘇聯也好美國也好,對於這種戰略資源都是,全世界佈局到處佔領的,並不一定是要立即擁有,但不會讓對方那麼輕易得到。

不過現在蘇聯對此倒是有些心餘力絀了。從1986年開始蘇聯停止對安哥拉政府的援助,並撤出派遣到安哥拉的觀察員,就是其顯著表現。這不僅是因為自從戈爾巴喬夫1985年上臺之後,蘇聯在全球範圍內採取戰略收縮的方針,把力放在國內放在經濟建設方面,也是因為蘇聯的經濟狀況實在是極度惡化。

自己國家內的經濟問題還沒解決,非常缺少資金的他們,是不可能花費很大的金錢代價去開採安哥拉石油資源的,因為蘇聯在自己國家開採石油,所花費的成本絕對比去千里之外的安哥拉去開採要低很多很多倍。

因為這麼多的原因,所以李韋德是不會選擇蘇聯的石油公司,作為自己的合作伙伴的。而蘇聯的石油公司都是國有企業,不會與私人更不會與李韋德這個美國人合作。加上李韋德畢竟是個美國公民,在現在這個還處於冷戰的時代,與蘇聯政府合作自然非常不好,會給他帶來非常多的麻煩(與普京那樣的私人合作倒還沒關係),以李韋德目前的實力還不能這樣做。所以李韋德很快地,便把蘇聯等華沙國家排除到選擇的範圍之外。

剩下的選擇,便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了,這其中第一考慮的自然是美國。一方面李韋德畢竟是個美國公民,與美國的石油公司進行合作,各方面自然容易了許多,而且風險也會低很多。另一方面,美國擁有世界上一的最大的幾個石油公司,其技術和條件也完全符合要求,而且關鍵的是,李韋德之前便有了談判的目標。

不過別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道理,李韋德還是懂的。

李韋德的選擇中,除了美國的幾家石油公司之外,還包括英國、法國的兩家石油公司。美國、英國、法國,一直是世界石油公司巨頭集中的三個國家,這三個國家的石油公司們開採的石油,佔有了世界石油開採量的一大半。

美國的埃克森、美孚、雪佛龍、德士古、海灣,英國的英國bp石油公司和英荷皇家殼牌石油公司,並稱“石油7姐妹”成為世界上最大的7家跨國石油公司。再加上法國的道達爾、埃爾夫這2家石油公司,一共9個石油公司,構成了此時世界跨國石油公司巨頭的第一梯隊。

(後來埃克森同美孚合併,雪佛龍兼併了德士古,道達爾兼併了埃爾夫,海灣將其資產售予雪佛龍和英國bp石油公司。形成了後來的,埃克森·美孚,雪佛龍、英國石油、殼牌、法國道達爾,這世界最大的5個石油公司。)李韋德選擇的合作對象,便是在這9家公司當中進行選擇,不過具體是怎樣的選擇,自然要通過實際的談判才能來決定。

除了這些國家的石油公司之外,李韋德也不是沒有考慮中國。但和蘇聯差不多,此時的中國也處於經濟政治改革開放的試驗階段,其主要的力放在國內放在經濟方面,不一定會花費大工夫耗費在地球另一端的安哥拉。

另外中國的石油公司也是國有企業,什麼公司企業一旦是國有的,便有了很多麻煩事情,需要考慮很多方面的問題。而且與國有企業合作其過程非常麻煩,李韋德可沒有那個力和時間去費在這方面,所以他便把中國也排除了。李韋德畢竟是一個商人,首先考慮的還是商人的利益口(當然也不是說中國沒機會了,今後還有西伯利亞呢)。

把合作的目標,選擇在了那九家公司之後,李韋德回到美國成立了埃裡克礦產公司之後,便要開始與這些石油公司進行正式的接觸洽談了。

李韋德最先進行洽談接觸的,是美國的埃克森、美孚、雪佛龍這三家公司。其實李韋德早就決定好與這三家公司進行合作了,這也是他的計劃當中,所唯一確定要與之合作的三家公司。這自然是有著很多的原因,但其最大的原因便是,這三家公司背後的掌權控制者,是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

談到洛克菲勒家族,恐怕全世界的人都會知道。老約翰·洛克菲勒當年創立的美國標準(美孚)石油公司,幾乎就成為了當時全世界石油的代名詞,曾經控制了美國石油開採和煉油業的90%以上。世界石油開採和煉油業的50%以上。老約翰·洛克菲勒也是世界上第一個10億美元資產的億萬富翁,其當年的身價摺合成今天的美元約有2000億美元以上。

在1911年5月15,美國最高法院判決,依據1890年的《謝爾曼反托拉斯法》,美國標準(美孚)石油公司是一個壟斷機構,應予拆散。據這一判決,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帝國被拆分為約37家地區石油公司。

然而儘管有最高法院的判決,儘管媒體此前早已將洛克菲勒定為“惡的”、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壟斷資本家,投資者依然熱衷地追捧這些“嬰兒美孚”的股票《$。》,使得拆分後的眾多公司地股票市值合起來,遠遠超過原來標準(美孚)公司的市值。洛克菲勒家族的財產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比從前更多了。老洛克菲勒的遺產依然支配著世界石油產業,他本人也堪稱今天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西方石油工業的人格化象徵。

經過這麼多年的多次分拆和合並,目前埃克森、美孚、雪佛龍這三家石油公司。美國也是世界最大的三家石油公司,便是洛克菲勒家族旗下石油帝國的代表,是洛克菲勒財團的最主要的公司企業之一。

既然埃克森、美孚、雪佛龍這三家石油公司,其背後的實際掌權控制者是洛克菲勒家族,李韋德要和這三家公司洽談合作開發安哥拉油田和氣田的事情,還不如先與洛克菲勒家族先洽談好。也只有與洛克菲勒家族先洽談好達成一致,才意味著李韋德與這三家公司建立合作的可能。

而這個就是李韋德為什麼要最先與這三家公司進行洽談接觸。為什麼他的計劃當中唯一確定要與之合作的是三家公司,甚至為什麼李韋德和安哥拉政府軍的軍火易中,之所以要換來石油開採權的原因所在了。

其實早在幾個月前,李韋德去馬里蘭州的貝瑟斯塔市,參加格羅斯和羅傑斯家族成員及其親友參加的內部聚會時,便結識了當時也被邀請來參加聚會的,洛克菲勒家族年青一代的代表人物,很可能是洛克菲勒家族未來第六代掌門人的尼古拉斯·洛克菲勒。

李韋德能夠結識尼古拉斯·洛克菲勒,也是鮑威爾、羅傑斯兩人的介紹。羅傑斯和洛克菲勒家族有所關聯,自然是在生意和投資方面。而鮑威爾和洛克菲勒家族有關聯,則是因為政治方面。

洛克菲勒家族可是在美國共和黨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幾個家族之一,洛克菲勒家族很多成員本身也在美國政壇呼風喚雨。比如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成員中,納爾遜·洛克菲勒就曾連續四屆擔任紐約州州長,並且還曾經擔任福特總統政府的美國副總統,溫斯洛普·洛克菲勒則是阿肯州的第一位共和黨州長。

而在那次聚會中,李韋德結識了尼古拉斯·洛克菲勒之後,當時兩人便就一些雙方都興趣的話題聊了起來。

在當時,談到非洲的石油資源並談起安哥拉的時候,尼古拉斯洛克菲勒便不無抱怨的說到,儘管安哥拉的石油儲量,是非洲大陸除北非沙哈拉沙漠地區之下的第二大,但由於美國政府支持的是安哥拉反政府武裝安盟,安盟手裡所控制的是鑽石不是石油,而石油卻是控制在蘇聯所支持的安哥拉政府軍手裡,所以也只能讓他們這樣的美國石油公司,包括其它西方國家的石油公司,雖然對於安哥拉的石油資源很眼饞,但也只能是乾瞪眼。

當時李韋德便開玩笑的回應說,如果自己拿下安哥拉的石油開採權會怎樣時,尼古拉斯·洛克菲勒便立即代表洛克菲勒家族笑到,如果李韋德拿下安哥拉的石油開採權,洛克菲勒家族一定會與之進行密切的合作,共同開發共同獲得這樣無比巨大的利益。

雖然在當時,他們兩人這樣的談話,更多的是在開著玩笑。估計尼古拉斯·洛克菲勒當時也只是當李韋德開玩笑,沒有當一回事,事後也沒有放在心上。但李韋德在那次的聚會之後,卻隱隱的把這件事情放在了心上。

等到後來李韋德得知安哥拉的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從1986年開始,美國、南非、蘇聯、古巴這四個國家,幾乎於同時開始對安哥拉內戰雙方的援助支持,而失去援助的安哥拉內戰雙方,都開始轉向掠奪自然資源,維持軍事力量以延續其戰爭時,李韋德立即認識到這是一次重大的機遇。

安哥拉的局勢變化,不僅給李韋德這樣的軍火商創造了機遇,如果李韋德能夠因此從中獲得安哥拉石油的開採權的話,那更是將獲得巨大的利益。李韋德頭腦中還記得在那次聚會上,與尼古拉斯·洛克菲勒的一番談話,和洛克菲勒家族等石油公司,對安哥拉那豐富石油資源的眼饞卻得不到的現狀。

所以李韋德的計劃中,便有了用軍火等物品換取安哥拉石油開採權的想法,這也是後來他的安哥拉之行,和安哥拉政府軍的軍火易中,為什麼沒有要現金,而是直接毫不猶豫的要取安哥拉石油開採權的原因所在,其前因後果便是如此。

如今,李韋德從安哥拉政府軍那得到了安哥拉的石油開採權,手中掌握了安哥拉幾乎所有的油田和氣田的開採權利,下面便是該他去找洛克菲勒家族好好談談的時候了。不知當尼古拉斯·洛克菲勒知道,李韋德竟然真的拿下安哥拉石油開採權的時候,會有著怎樣的反應呢?李韋德很是期待著。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