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穩定才是大道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荀彧荀攸叔侄,恍然大悟。
曹的真實用意,隨著他這一句詢問,也就顯
無疑:曹
的內心裡,並不想處置曹朋。
也難怪,曹朋殺了韋端,等於解決了曹一樁心腹大患。
此前他還在為關中士族力韋端為涼州牧而
到頭疼,現在韋端死了,那麼關中士族的提議,也就自然而然煙消雲散。曹朋這是立功了!曹
又怎可能處置?
雖說,隨著曹朋不斷的壯大,西北捷報頻傳。
曹對曹朋多多少少,有了些許提防。但總體而言,曹
內心裡還是非常欣賞曹朋,所以一直沒有什麼舉措。如果因為這提防,而認為曹
就是猜忌,可就大錯特錯。曹
對本家弟子的信任,無可比擬。他之所以提防曹朋,是因為下一代的緣故。曹朋和曹沖走的太近,讓曹
有些擔心,曹衝受曹朋影響太人…
可實際上,曹對曹朋的信任,從未有過消減。
他之所以向郭嘉發問,原因非常簡單。
郭嘉和曹朋一家的關係密切,是許都城中人所共知的事情。郭嘉之子郭奕,拜曹楠,也就是曹朋的姐姐為假母,也就是乾孃,可見兩家的關係是何等密切。
問郭嘉的意見,那擺明了就是不想處置曹朋。
荀彧眉頭微微一蹙,想要開口,但話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
郭嘉沉片刻道:“韋端,乃朝廷冊封涼州刺史,俸祿萬石。曹朋,雖戰功赫赫,但終究是韋端之下。以下犯上,本就觸犯了朝綱法紀,更不要說為一己私仇,而殺朝廷大員,罪無可恕。若不與懲罰,只怕會亂了朝綱,壞了朝廷法度。”荀彧眼中閃過一抹讚賞之
。
曹似乎也不奇怪,只是點點頭“接著說!”
“曹朋,必須懲罰,絕無推脫道理。
以我之見,可免去他河西太守,北中郎將之職,著人前往涼州將其緝拿回來。按照律法,他殺韋端乃死罪…·不過他此前奪武威,平馬騰之亂,穩定涼州局勢,也算的是功勞卓絕。功過相抵,死罪可免,活罪不饒,應判其鬼薪三歲。”鬼薪三歲?
曹眸光一閃,有些猶豫。
毫無疑問,他覺得鬼薪三歲,似乎有些過了。
所謂鬼薪,就是秦漢時期的一種徒刑。最初因為宗廟採薪而得名。鬼薪之意就是從事官府雜役,手工業生產勞動,已經各種重體力勞動。鬼薪三歲,也就是懲罰三年,從事重體力工作。這在漢代刑罰之中,屬於中等程度的刑罰。依照律法,這種類似於後世勞動改造的懲罰,分為五等。分別是罰作一歲;司寇二歲;鬼薪三歲,完城旦四歲和髦鉗城旦五歲五種。當然了,除此之外還有各種死刑處罰,不一一列舉。
曹朋擅殺朝廷大員,而且是萬石大員,按律當斬!
可漢代又有贖罪的說法,更何況曹朋在涼州建立了偌大功勳。郭嘉也說了,功過相抵。
那究竟是如何相抵?
完全是看主政者個人的心思來決走…
本來,曹朋建立的功勳就很大,功過相抵的話,不罰不賞也能說得過去。只是他這次捅的簍子太大,如果只是簡單的功過相抵,很可能會怒整個關中士族。
所以,罷官去職,也在情理之中。
依照曹想法,功過相抵,罷官去職足夠了。
可沒想到郭嘉竟然又加了一個鬼薪三歲,等於是勞動改造三年。
這可就有點超出了曹的底線,讓他心裡隱隱生出一絲不快之意。我讓你發表意見,是讓你想辦法減免曹朋的懲罰。你倒好,功過相抵不說,罷官去職之後,還要鬼薪三歲?曹
看郭嘉的目光,頓時有些不善,心裡隱隱有一絲怒氣…·…
郭嘉怎能猜不出曹的心思?
可他卻沒有改變主意,大聲道:“主公,若友學殺的是旁人,功過相抵足矣。
但問題是,他殺的是一個配享萬石的朝廷大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