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二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于歸的吉期定在十一月二十一,自初十以後,王府井大街東廠衚衕的榮府,送禮的就不絕於門了。
頭一天發嫁妝,用了一千多名的的挑夫。伴送嫁妝的全副儀仗之中,最煊赫的是四對“高腳牌”八匹“頂馬”高腳牌是俗稱,宮稱叫做“銜名牌”朱漆金字,第一對是:“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管理戶部事務”;第二對:“軍機大臣”、“世襲騎都尉兼雲騎尉”;第三對:“賞穿黃馬褂”、“賞戴雙眼花翎”:第四對:“賞穿帶嗉貂褂”、“賜紫城內及西苑門內乘坐二人肩輿”八匹“頂馬”一
棗騮,不足為奇,難得一見的是,八匹頂馬上騎的是八個紅頂花翎的武官。這是當榮祿總領武衛軍時,袁世凱獻媚的花樣,由他的武衛右軍中,派出兩名二品參將到軍中大營去當差,於是其他各軍,如法辦理,榮祿便有了八名紅頂子的材官。這是從年羹堯以來,所未有之事,而年羹堯當時還不敢在京城“擺譜”又遜榮祿一籌了!
當大街小巷轟傳著“去看榮中堂小姐的嫁妝”時,福妞正由她的嫡母帶著,在宮裡給慈禧太后請安。
福妞自然是盛妝,但也不怎麼按規矩,穿一件白狐出鋒的紅緞旗袍,襯著碧綠的玉鐲,俗氣得有趣。臉上本來有紅有白,只為害臊的緣故,不染胭脂之處,亦複如明霞。慈禧太后這天特別高興,一見面不等她行禮便即笑道:“好俊的新娘子!”
“老佛爺別說了!”榮壽公主陪著笑說:“本就羞得抬不起頭,再拿她取笑,更讓她受不了。”
“你看,福妞,”榮祿夫人接口說道:“大格格都衛護你!”福妞是受了教來的,當時便向榮壽公主請安道謝,而慈禧太后卻收斂了笑容,要說正經話了。
“福妞,打明天起,大格格可就是你的大姑子了!在婆婆家,可不比在孃家,由得你任。你那婆婆可憐巴巴的,而且有病,想來也不會說什麼。可是,你別忘了,你還有一個大姑子在這裡!旗人家的規矩,你是知道的,倘或你大姑子要說你,連我也不能攔她。”
“是!”福妞很機警“奴才不能不懂規矩。”
“懂規矩就好。在家做姑娘,跟在婆家做兒媳婦,是兩回事。再說,你是福晉的身分,好些禮數,也該學學。”
“是!有大格格教導,奴才不怕學不周全。”在慈禧太后面前,不容有私人的酬酢,所以榮壽公主雖有好些勵中含著規勸的話要說,此時也只能淡淡地客氣幾句。
“我還得給你一點東西,”慈禧太后看著福妞說:“可實在想不出你還缺什麼?索你自己挑吧!”福妞急忙跪下來說:“老佛爺賞得夠多的了。”
“明兒是你大喜的子,再進宮來,就是我侄兒媳婦了,照規矩得給見面禮兒。你今天自己挑好了,等過了明天進宮,我再給你,不就省事了嗎?”這一說,福妞就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才合適,只好直
跪著候命。
“大格格,你把我那個盒子拿來!”名為“盒子”其實是個箱子,得兩名宮女抬來。這隻四角包金面上壓出暗花的小皮箱,是專為盛貯首飾而特製的,裡面黃綾襯底,分做四格,第一格是珍珠;第二格是五寶石;第三格是各種美玉;第四格是雜件。
榮壽公主照慈禧太后的指示,命宮女端張長方紫檀矮几來,將四個格子都取出來,順次排好,一眼望去,目五
,只覺得樣樣都好,卻說不出那一樣最好。
“你自挑吧!”慈禧太后說:“挑六樣好了。”
“只怕奴才一樣都挑不出來。”福妞笑道:“怪不得說是‘如入寶山,空手而回’,敢情到那時候就不知道挑那樣好了!”
“我教你一個法子吧!”慈禧太后說:“你先在雜件那一格里挑。”福妞何嘗不會挑,只是那麼說著湊老太后的趣而已。此刻聽她教的這個法子,正中下懷。因為雜件之中,貴賤懸殊,珊瑚瑪瑙不算珍貴,但外國來的金剛鑽,自從西風東漸以來,聲價上,為多珍之冠。福妞早就在晶光四
、耀眼生花的一堆金剛鑽首飾中,看中了一隻戒指。
這粒金剛鑽大小約如銀杏,等她拿到手裡,只聽有人咳了一下,抬眼看時,站在慈禧太后身後的榮壽公主,她那“兩把兒頭”上的絲穗子,無風自動,頓時會意,不宜奪愛。
“奴才可還沒有那麼大福氣,使這麼大的金剛鑽。”說著,放下鑽戒,另取一隻鑽鐲把玩。
“那隻鐲子不錯!”慈禧太后說:“你戴上我看看!”
“是!”將鑽鐲套在右腕上,連左腕一起平伸在慈禧太后面前。
“好!”她得意地說:“正配你那隻翠鐲。大格格,你看,翠鐲戴一對就俗氣了,倒不如這麼搭配,反顯得別緻!你說是不是?”
“老佛爺的眼光,誰也比不上。果然好看!”榮壽公主說:“乾脆就別取下來了!”
“對了!”慈禧太后向福妞說:“你就戴著吧!”福妞喜不可言。因為這隻鑽鐲戴在腕上,明天做新娘子的時候,會奪盡貴婦名媛的光彩,何況打聽起來,說是慈禧太后御賜,這個風頭就出得更足了。
等著下拜謝過了恩,慈禧太后說道:“你還是挑六樣好了!”吉數為六,留著做見面禮,那隻鑽鐲算是額外賞賜,福妞更覺志得意滿。不過,她很機靈,並沒忘了忌諱。
慈禧太后生平恨事第一次進宮,不由大清門而入,因此忌諱妾媵所用的綠。但此刻福妞將成為醇王的嫡室,如果不選綠
,反會觸動慈禧太后的心事。因此,她首先選了一個玻璃翠戒指,表示對紅綠並無成見。
果然,這一下子做得很對,因為榮壽公主已有嘉許的眼。福妞心想,今天的一切都很順利,難得的機會,不可錯過,除了東珠不敢用以外,將慈禧太后頂兒尖兒的幾件首飾都挑走了。
其時已到宮門下鑰之時,榮祿夫婦帶著福妞叩辭出宮,由東華門一轉入王府井大街,便覺轎馬紛紛,熱鬧異於常時,及至一進東廠衚衕,更是冠蓋相接。落猶在,明燈已懸,由敞開了的大門望進去,燈火璀璨,鑼鼓喧闐,為男客預備的,四大徽班的名伶羅致殆盡的堂會,正當熱鬧的時候。
女客更有文靜的消遣,是“走票”的一班“子弟書”早年有班“旗下大爺”飽食天家俸祿,閒來無事,別創新聲,腔調略似大鼓,而講究詞雅聲和,有東城、西城兩派。
“西城調”更為縈紆低緩,一個長腔,千迴百折,似斷若續,久久不息,最宜於飽食終的人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