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美食地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經常跟人討論一個問題:“鮮”是什麼味道?每個人都有一個答案,但各不相同,最終我得出一個結論:“鮮”就是沒有任何味道。
在成都的時候,別人告訴我新刨的竹筍很鮮,我就去挖了一來,又蒸又煮又炒,或燉牛
,或炒時蔬,吃出了麻、辣、酸、甜、鹹諸般滋味,就是沒品出“鮮”來。
有人說“鮮”就是味的味道,我為此幹吃了半袋子味
,吃得我噁心
嘔,到最後也沒發現“開水變雞湯”有什麼科學依據。
我的朋友罵我沒有味覺,吃什麼糟蹋什麼,看來不無道理。
這些年足跡遍佈全國,我頂著一張沒有味覺的嘴,倒確實糟蹋了不少好東西。
一、西北。羊的n種吃法出蘭州機場後,我問出租車司機:“蘭州有什麼好吃的?”他扯長了嗓音說:“當然是羊—羔—咧。”蘭州羊羔
最正宗的做法在十三公里,從市中心打車前往,二十幾塊錢。還沒下車,就看見一排排熗火冒煙的平房,笑聲隆隆,香氣四溢,紅臉蛋的西北大妞兒在車外招手攬客,舉手投足透著熱情。
我們選了一家門臉大的,兩個大妞兒象綁架一樣把我硬攙進去。裡面擺著二十幾張大臺,很乾淨,臺上鋪著雪白的檯布,擺著醬油、醋等調料,鮮紅的辣椒醬,白胖的大蒜頭。
六個人要了六斤羊,三斤酒,我點菜時的氣概可以類比武松,差點就吩咐小二:“打二角酒,切二斤
牛
,找個齊楚閣兒,讓翠花唱《十八摸》!”
覺頗有豪氣。
十幾分鍾後,大師傅在窗口內以《信天游》的調子唱:“羊(那個)起鍋咧!”眾大妞清脆地回應:“哎!”羊
煮成紅褐
,熱氣騰騰,香氣四溢,上面灑著一層碧綠的香菜末。
都是大塊的,小酒杯大小,四四方方,肥厚多汁,裝
的盤也是大茶盤,紅花白瓷,裡面的羊
堆出一個尖來。
他們喝白酒,我喝啤酒,朋友們都說吃羊就要喝白的,我不聽。挾起一大塊煮得象涼粉一樣的羊筋放進嘴裡,咪起眼來品味道。羊筋煮得火候正好,嚼起來很脆,嘎吱吱響,濃香,微鹹,帶一點淡淡的羶味。眾人讚不絕口,筷箸紛飛,喝一口酒,吃一塊羊
,嚼一瓣大蒜,座中有個胖子大汗淋漓(冬天啊),上衣都脫了。
六個人吃了六斤羊,三瓶白灑,一瓶啤酒。人人胃囊隆起,剔著牙打著飽嗝結帳,老闆憨憨一笑,報出的價錢便宜得讓人不敢相信:128元。
西安有一家泡饃館,兩層樓,黑木匾上金光閃閃的字號。我們去的時候是晚上九點多,肚子裡咕嚕嚕地叫。中午在山西運城吃了飯,然後就直接開車到西安,中間還上了一趟華山,九個多小時粒米未進,聞見香就開始
口水。
這家酒樓最拿手的有兩樣,一是羊排(是排骨),半尺多長,顏黑紅透亮,
煮得極
,舌頭一卷就可以刮下一截來,幾乎有點“入口即化”的
覺。鹹鮮味的,異常可口。眾人連連呼“
”墊了墊肚子,然後開始掰饃。按規定要掰成黃豆粒大小,掐得我指頭疼。中間夥計跟我吹牛,說他們是老字號,生意興隆,全仗一鍋湯。
到廚房裡去,看見一口巨大的黑鐵鍋,咕嘟嘟地冒著熱氣,沒有用化氣,用的木炭火,夥計說這樣才能“煮出蒸(真)味”鍋裡內容豐富,隨水
和蒸汽上下翻滾。夥計介紹說裡面有老母雞、從沒有過
生活的童子雞,有各類海鮮、各類山珍,有五牲下水、五禽肝膽,據說這鍋湯的配料有上百種,而配方只有老闆一個人掌握。
牛吹完了,饃也掰得差不多了,開始上湯,湯是白
,裡面有粉絲、煮得
黃的白菜心,面上浮著碧綠的蔥花。我還往碗裡舀了一大勺辣椒醬,胃口大開,美美地吃了一大碗。
不知是餓了還是真的好吃,反正那次的羊泡饃
覺很美,以後又吃過幾次,再也吃不出那種味道了。
銀川的烤羊頭不可不提。
出差到銀川,也是晚上八點多了,讓出租車司機開到吃小吃的地方,叫什麼廣場,記不清楚了。只記得那裡燈火通明,搭著無數涼棚。街上來來往往,很多都是戴白帽的伊斯蘭教徒,那時候還不知道本拉登呢,看著他們也不害怕。
烤羊頭要急火,火苗從烤爐裡竄起多高。羊頭煮得半,一刀剁成兩半,放在烤爐上還瞪著眼睛呢。老闆刷上一層羊油,就吱喇喇響一聲。整個工序很複雜,我在旁邊數著,共計刷油九次,刷醬油兩次、醋兩次、孜然兩次,辣椒油三次,灑茴香粉一次、胡椒粉一次、芝麻一次,加蔥花一次,香菜末一次,加洋蔥末一次。半個小時以後,羊頭烤
端上桌來,紫黑
,香氣撲鼻。
入口的覺更好,羊眼脆而多汁,羊腦軟
香滑如豆腐,羊皮撕下來拋進嘴裡,有一點糊味,越嚼越香,羊臉
吃起來就象是北極貝。佐以大蒜,冰涼的啤酒,越吃越想吃,我平時不喝酒的,那天都喝了一瓶多。
還有蘭州的拉麵、西安的酸湯水餃、粉蒸葫蘆頭、烏魯木齊的大盤雞、新出鍋的羊饢,都讓人情不自
地
口水。太原有一種叫做“貼尖”的麵食,拌上蕃茄雞蛋滷,非常可口。山陝地區有一種黑黑的莜麵,
成筒,在蒸籠裡蒸
,泡在鮮美的湯裡,那種
覺讓我念念不忘。大學時去五臺山玩,在同學家裡吃過一種麵食叫“抿(面)疙瘩”形狀與北京的炒疙瘩類似,偶爾吃一吃,也是別有風味。
二、西南。麻辣心情我平生做菜的次數屈指可數。主要是因為懶,另外,也有一些技術上的原因,我不會炒菜,不會洗菜摘菜,洗碗也洗不乾淨。上大學時眾人燒酒爐做菜,誰都不願意讓我入夥,這也罷了,最可惡的是有一個東北佬,饞我的同時還說我是個廢物,讓我傷心
絕。
畢業後,常常會有美女問我:“你會做菜嗎?”我想這大概是在調查我作為一個丈夫的基本素質。
我一本正經地回答:“會,而且有一道菜特別拿手。”
“是什麼?”
“糖拌西紅柿。”這個笑話的效果總是特別好。
有人說做菜是種享受,但在我看來就純是受罪,一屋子油煙,到處都是油膩膩的,冬天水冰涼,夏天一身汗。所以我堅決抵制做菜,在我的管轄範圍內,也不允許別人做菜,長年累月在街上吃,包括年夜飯。如是十餘年。
在西南住了幾年,那裡好吃的東西簡直數不清。
首先要提的就是樂山的小火鍋,又叫做串串香,外地人呼之曰麻辣燙。寫到這裡,我已經開始口水了。
我們聞名前往,去到樂山一條古古香的巷子裡,夜裡一點鐘,長街上燈火通明,每一處都有沸騰冒氣的火鍋。背後就是著名的樂山大佛,嘉陵江、岷江和青衣江三江匯合,從大佛的腳下浩浩東
,不捨
夜。清涼的江風吹到身上,
覺神清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