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生的四句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你怎麼想別人,別人也是那一年我15歲,剛上班,青懵懂,坐公
車經過體育局到解放路,雲集路口,在體育局門口,我看著初中一個蘇姓同學家的窗戶,忽然想到自己和他有的很多的相似,那麼,我想的內容是不是他的內容?
3年後,我18歲。在解放路百貨大樓上班的一個女生跟我說,你在想什麼,別人就在想什麼。這句話很偶然,但我覺得很在理。我人像記憶力超好,現在想著那句話,依稀還能記住她當年園而略方的臉,像劉曉慶。
後來我看弗洛伊德,看榮格,看象與移情,慢慢覺得這句話是一句真理。就像人與人之間是有場際效應的,你能
受到對方的心靈。
你喜歡一個人,那個人也在喜歡你,你厭惡一個人,那個人也是。所以,很多時候,跟隨自己的心靈,選擇合適的朋友,不要在與己無關的人那裡獲取你想要的東東。
或者,把這當成一個底牌,小心做自己,不被人暗害。
2、機會一直都有當過20年的最底層的工人。現在,常有關心我的朋友問,你這麼忙,不累嗎?真心話,累。但都是腦力,是心力瘁。如果說體力,過去有11年時間,每天都在從事的是巨量的體力活。當時的一個小時累,頂現在24個小時。親們,知識真是力量啊在這20年裡,我掙扎過3次。第一次是到別的工廠打工,去了半天,還不如原來的印刷廠,就回去了,沒人有知道。
第二次是看到印刷廠的一個朋友去當記者,就覺得自己也行,找報社領導自薦,帶領一堆文學作品。
真可以說勇氣可嘉吧,還去了兩次。惹別人暗笑一場。後來去報告這個報社的記者,坐在家裡看著對面的老總出題目,第二天去做。大概能有幾分吧,只有兩成的新聞知識。
第三次,是又一家報紙招聘。先去報了名,在家看了2天的專業書應考,結果第一關輕鬆過了。我還記得去報名的時候,有個報社的兄弟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2年後,我成了他的領導。
檢查身體之前,我們去了報社參觀。報社有個胖子兄弟,姓胡,人很好,現在襄樊吃香的喝辣的。當時很和藹的對我們說,一天要寫三條稿,令人非常羨慕。後來,我寫的還多。最高一天發了14條(除了宜昌某報造假記者外,貌似是個紀錄)。
那一年,我36歲。2年之內,把我18歲寫的15條理想實現了14條。曾經看起來那麼不可能的事情,成為了現實。給你一個建議,人生理想,不妨立得宏偉一些!
後來到三峽晚報,一腔熱血,按照老單位的路子工作,給自己找了許多麻煩。幸虧遇到一個導師和一個朋友,幫我教我開化不少。再後來調整崗位,幾經波折,到現在,有幸被領導安排給孩子們做服務,終於覺得人生找到一個終極目標:創建的酷學小記者團,將會是我一生都會傾心付出的平臺。
機會隨時都會有,只要你不放棄,做好準備。這是我的導師開化我的。我記在了心底。我只是慶幸,在黑暗看不到未來的時候,一直以為是盲目的堅持,但它就是非常有用。
3、等待也是智慧換了新工作,幾乎是白手起家,一系列的忙,裡裡外外。曾經有好幾個月都沒有休息。工作就是有喜有憂的。有時,看似很簡單的事情工作環節,就是難以逾越;有時,明明一目瞭然的事情,就是要輾轉徘徊才能有效。急。
不知道哪一天起,腦子忽然開了竅。有些工作難了,有些事情推不動了,可以等一等,讓阻礙事情的環節消失掉;或者休息一下,放一放,等到再去做的時候,換一個角度,問題也刃而解。
長江、黃河,沒有那一條河是走的直線。所有的河
都是在蜿蜒徘徊中蹦騰到大海的。可能,人生也是如此。沒有那一條大路通向羅馬的時候,不轉彎,不上坡,不掉頭。所以,今年上半年的工作還是很舒心。很認真的去做,很認真的等待,慢慢的讓工作變得更加有起
。
古話說速則不達,教育理念說靜待花開。這些都是需要智慧來等待的。
4、車到山前必有路人生漫漫,但一轉眼就成飛逝。
一路過來,不管是生活、學習、工作,不管是採訪、招募、發行,一直都有一個覺,要堅持。堅持到最後,你才能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本事。
很多事情,你不把自己著走到完全沒有路的地方,你不會發現,前面的路會在哪裡。甚至到了真沒有路的位置,路也在腳下,完全可以無畏的去實驗和開拓。
有的人怕付出,不想白白吃虧;有的人執拗,認死理不願闖;還有的人近視,看不到未來的圖景,不肯到實地探索。這種看起來聰明的做法,往往因為沒有走到山前的探察,沒有絕地反擊的思維,反而會一事無成。
真正的智慧,就是堅持,就是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用句套話作總結:辦法總比困難多。
這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