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紀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雪停了,不知道它是否還會下。
50年一遇的大雪,不僅給武漢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我這樣的異鄉人,印象更深。漫天的大雪,對於一個城市過客而言,也許是漫。但對生活其間的老百姓,就成了困頓不堪的疲憊。
有天早上起,我正在賓館窗前看後院的雪景。一溜兒汽車上,全都被冰雪覆蓋,沿著小車邊沿,還有晶瑩剔透的冰稜。一個人從對面大樓走出來,儘管她已很注意,但在下坡時,還是趔趄、摔倒。此時,有一隻白
的狗正走到距她3米遠的地方,它好像也很有同情心,還走過去幾步,看見那個人沒事才走開。
每天都在武漢的街頭看到有人摔跤,幾乎隨處都是。最危險的一次,是坐在的士上,一對情侶依偎著走過馬路,不料女孩卻在的士前面摔倒,幸虧身邊男孩眼疾手快,將女孩拖到路邊,也幸虧的士速度慢,避讓及時。
以前到武漢,最多停留2天。走在街頭,覺得武漢的的士司機開車水平都是一,幾乎不用剎車。但這次,街頭週而復始的大雪,更讓司機們沒法用剎車。一旦有例外,無非是讓自己、乘客和對面的人吃驚,或頂牛撞車,或在冰面滑行變道。
的士,從我走出漢口車站,就成心痛之事。一段平時只要10分鐘、20元錢的路段,因為車、路滑,走了50分鐘,用了50元錢。而在後來的採訪中,的士又換成等待的方式,讓人發愁。
說起等車,真是一言難盡。早上八點、中午12點和下午4點多鐘,都是等車的高峰,後來我們都形成經驗,2個人一邊一個,兩邊堵車,從洛伽山國際酒店到湖北報的新聞賓館,我們從武漢大學裡面穿行,一直到東湖邊上的門出來,再到水果湖行至黃鸝路。每每一個武漢大學要走完了,才能攔到一輛車,你還非得攔不行,時間寶貴,
不起耽擱。
這次出差採訪,是我記者生涯中的第一次,以前都是在宜昌市區域,即使在下邊住宿,也不過是一兩天。這次從21到今天,已經整整10天。一顆心早從堅硬如鐵變成柔情繾綣。
每天很早就,然後和一個個採訪對象周旋。最欣
的就是,這些左右宜昌市命運的領導們都很好,從市委書記、市長、政協主席,到縣市區大員、工會主席、科協主席、民主黨派的主委,大家都很好。有次請市長審稿,還有幸目睹了市委書記、市長、政協主席和組織部長在打拖拉機,氣氛和諧。
來武漢穿很多衣服,也覺得這邊確實很冷,但最後,穿在身上的卻比不在家少。走在大街上,幾乎都敞著外衣,後來想,一是心裡著急,二是走路辛苦。不過也好像真是不冷?在水果湖,波光粼粼的湖面變成白莽莽地一片,馬路上的積雪,每天都有人在處理,但人行道上卻泥濘一片。
一天審稿後回家,憑著印象在武漢的街頭梭巡,大片大片雪花漫天壓下來,每走一步,都要踏在深達半尺的雪地裡,我詩興大發,寫了幾句話出來,後來還用在第二天的稿件中。那種覺真好。當時很想在雪地裡飛舞,像那些輕飄飄的
靈一樣,在半空中飛旋:大雪連天寒,荊楚白皚皚,我
輕狂舞,梨花不相隨。願得鯤鵬翼,扶搖上九天,振作三萬裡,壯歌共飛揚。
每天都要花很多時間在等車和走路上,從早上開始,很少有順暢的時候,只到太陽暫時出來的哪幾天。從宜昌人大代表團的住地——洛珈山國際酒店出來,趕到黃鸝路的湖北報新聞賓館很得要一段時間。往往我們在雪地上走好幾十分鐘才能攔住一輛路過的的士。然後趕緊吃飯、寫稿,再倉惶去打印,去市領導住處審稿,去東湖邊上的翠柳賓館蔡總哪裡審稿。
審稿有幾個難處。首先是市領導和蔡總是否都有時間,總之你是有得等的。第一次去翠柳找蔡總審稿,我足足等了2個半小時。那一次,湖北省委宣傳部的常委副部長正在召集開會,我大著膽子跟著湖北報記者走進去,結果,“開小差”的蔡總擋不住這個架勢,把我請了閉門羹。
湖北報的副總蔡華東,原先是楚天都市報的總編輯。那時我還在楚報,所以,這次見到他
覺非常親切。他人特別好,第一天去審搞,我們沒打印出來,徑直將電子版
給他。他還讓我們過了關。第二天去審稿,我在他的辦公室的書櫃裡轉悠,發現一本社長江作蘇的《總編輯評報》,當真是愛不釋手。等蔡總審完稿後,冒昧索要,我想蔡總會給的。但沒想到他給了我一套。臨走時偷閒,給蔡總髮了短信辭別,我很
謝他,希望還能再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