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是時候播種淚水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還有五分鐘,未來希望和光明就要敲響天的鐘…

(十)不,沒有用,什麼都沒有用。

《人類環境宣言》、《斯德哥爾摩協定》、《21世紀議程》、《保護生物多樣公約》、《京都議定書》、《防止海上油汙國際公約》、《防止船舶造成汙染國際公約》、《防止傾倒廢物及其他物質汙染海洋的國際公約》、《防止陸源汙染海洋公約》、《公海漁業及生物資源保全公約》、《國際捕鯨規則公約》、《保護臭氧層國際公約》、《蒙特利爾議定書》…

沒有什麼比這些公約和協定更能說明人類的愚蠢和瘋狂了。從1971年的《人類環境宣言》開始,人類制定了車載斗量的環境保護協議,但是,請看下面的數據:“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全球平均每年減少的天然森林面積達1610萬公頃。”

“1998到1999年,亞馬遜河森林消失面積達17529平方公里。至1999年,亞馬遜河森林的消失面積已達569268平方公里。”

“1993至2003年,印尼和馬來西亞猩猩數量減少了30-50%。”

“地中海沿岸國家每年向地中海排放工業廢水30億立方米,固體垃圾一億噸,到2000年,這數字又翻了一番。”

“2003年,南極臭氧空比2002年擴大了200萬平方公里。”

結論可以出來了:因為這世界太美好,所以上帝造出了人。

只要有人還活著,這世界就永遠不會美好。

記住這句話,它正在成為事實:未來千年,人類必將滅絕。

二、海底的子像紙牌搭的房子崩塌了我在海底醒來———詹?耶?沃爾德《子崩塌了》(十一)這果子敗壞了,因為蟲蛀了它的心。

這世界敗壞了,因為你們都懷著為惡的心。

據亞當?斯密的說法,貪婪是一種善,因為推動這世界運轉的不是愛,而是金錢。

還是亞當?斯密:世界上最高貴的莫過於有錢,最恥辱的莫過於貧窮。

據亞里士多德的說法,有錢本身就是一種美德,不管這錢是怎麼來的。

在約翰?羅爾斯的《正義論》裡,正義就是慾望的最大滿足。

據馬丁?路德的倫理觀,一個人發財是因為上帝對他的眷顧,所以賺錢事實上是一件神聖的事。

於是我們知道:貪婪是有福的。

(十二)小說初稿中有一段臺詞:是誰建造了羅馬?——貪婪!

是誰鋪平了道路?——貪婪!

是誰發明了汽車?——貪婪!

是誰創造了歷史?——貪婪!

是的,偉大的貪婪,幸福之基,快活之,一切神聖情的源泉。

從物質上說,現在的普通白領也比過去的皇帝幸福得多。過去的皇帝沒有空調,沒有冰箱,沒有電視機,一場天花就能把命送了。乾隆皇帝下江南,每次都要走上幾個月,舟車勞頓,一路顛簸,還經常洗不上澡,而現在的白領,只要兩個小時就夠了。

兩個小時,多麼快活。汽車、洋房,多麼快活。名貴皮、百萬盛宴,多麼快活。

而“快活”也就是快死,活得越快,死得就越快。

這世界太快了,僅僅一百年,人類上了天,下了地,砍倒了大片森林,糟蹋了大片海水,毒死了幾乎所有的朋友。僅僅一百年,水不能喝了,糧食不能吃了,連天都望不見了。

本溪和鞍山的兄弟,你們有多久沒見過星星了?烏魯木齊的兄弟,你知道哪裡才是“美麗的牧場”?包頭的兄弟,你知道哪裡才是“有鹿的地方”?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