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英雄外交官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此時的中國急需各種武器裝備,而各帝國主義因為懼怕本,紛紛停止向中國出口武器裝備,也就是說中國此時拿錢都買不到武器準備。

(美國參戰前,中國就是獨自在苦苦支撐,這是無容置疑的,中國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慘重的代價,而中國犧牲卻沒有在戰後獲得應有的承認。)何鳳山很快就收到了老蔣的電話,老蔣指示何鳳山立即動身去法國巴黎,一定要想辦法買到大量的武器裝備,步槍、機槍、高炮、37反坦克炮、坦克、大炮等等,只要是武器裝備,中國都要,而且是來者不拒。

此時的中國真是實在太需要武器裝備了啊!好多士兵使用的還是清朝生產的老套筒,膛線早就磨平了,每名士兵只有五發子彈,外加一把大刀。

五發子彈能做什麼啊!簡直不敢想象,而此時的軍是陸海空齊全,而且彈藥充沛,武器裝備先進,中國是真的在用血之軀捍衛國土和民族尊嚴了。

何鳳山在隆美爾致辭的時候,就發現講臺上的德國將軍,幾次把目光停留在自己的臉上,這讓何鳳山差點找鏡子去看看自己臉上是不是花的。

當隆美爾致辭完畢之後,何鳳山就連忙把手舉起來提問,他想知道這些武器的新舊情況,畢竟這些武器裝備都是德國繳獲法軍的。

隆美爾看到何鳳山這個穿越前的同胞,心中的親近不由得有而發,他直接指著何鳳山說道:“這位先生,請你提問”何鳳山立即起身,先是對隆美爾點頭致謝,然後就立即自報家門:“偉大的將軍,我叫何鳳山,中國駐維也納總領事。”隆美爾一聽對方叫何鳳山,還是中國駐維也納總領事,隆美爾心頭一喜,這不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中國的辛德勒”嗎?

(中國難得出一個被國際社會認可的英雄,請求兄弟們務必看一看下面的內容。)何鳳山上任時,歐洲上空已戰雲密佈,納粹肆橫行,掀起反猶惡。1938年3月,德國併了奧地利。

不久,希特勒命各國駐奧使館,一律改為總領事館。5月,南京國民政府委任原使館代辦何鳳山為總領事。

納粹分子大肆煽動反猶狂(隆美爾不是納粹黨哦),猶太店鋪被搗毀,大批猶太人送入集中營。

面對滅頂之災,歐洲猶太人決計出走,希望藉此躲避納粹魔爪,但是取得一張出國簽證難若登天。

當時肯接納猶太人的國家少之又少,而且簽證條件極為苛刻。一位奧地利猶太倖存者回憶當年的絕望心情:“簽證!我們每時每刻都生活在有關簽證的消息中,我們醒來,就被簽證問題纏繞。

我們時時刻刻在談論這個問題…我們能去哪裡?白天,我們努力獲得必要的證件、意見、印戳。晚上,在上,我們做夢,夢裡是長長的隊伍,官員!簽證!簽證!”奧地利是歐洲第三大猶太人聚居地,總數約18。5萬人。納粹將這裡的猶太人趕盡殺絕,規定集中營的猶太人只要能離開奧地利就可以釋放,趕不走的則在集中營裡成批屠殺。

因此,對奧地利的猶太人來說,離開就是生存,不能離開就意味著死亡。於是,猶太人紛紛想方設法離開奧地利。

要離開首先要有目的地國家的簽證,求生的慾望使成千上萬的猶太人每天奔走於各國領事館之間,但大都沒有結果。

1938年7月13,在法國埃維昂召開了討論猶太難民問題國際會議,與會32個國家都強調種種困難,相繼對猶太人簽證亮起了紅燈,拒絕伸出援手。

於是,素有世界

******

之稱的上海,成為各國猶太人首選目的地。奧地利中國總領事館就成了猶太人獲取“生死簽證”的最後希望。

國際形勢風雲突變,被推到歷史風口尖、富有同情心的中國外官何鳳山不忍看著猶太人在維也納等死,他向走投無路的奧地利猶太人伸出了援手,勇敢地打開了向猶太人發放簽證之門。

17歲的猶太少年高德斯陶伯,曾先後奔走把除中國以外的駐維也納的近50個國家駐維也納總領館都跑遍了而一無所獲,絕望中的他,最後來到中國總領館。

出乎他意料的是,20份簽證在很短的時間裡拿到了。捧著這一大疊生死攸關的生命簽證,想到全家逃離虎口美夢成真,他動得說不出話來。

高德斯陶伯於1938年7月20一次就從中國總領事館拿到了20份前往中國上海的簽證。這消息在猶太人中迅速傳開。

中國總領事館門前每天從早到晚排著長龍,許多求助無門的猶太人在這裡拿到了去上海的“生命簽證”從而逃離歐洲去了中國,或轉道上海去了美國、巴勒斯坦、澳大利亞等地。

頂住壓力的何鳳山成批地給猶太人發放簽證,引起了納粹當局的不滿。納粹以中國總領事館的房子是猶太人的財產為藉口,沒收了房子。

何鳳山就自己掏包,迅速把領事館搬到了另一處很小的房子裡,堅持發放簽證。

當時國內政界對向猶太人發放簽證意見也不一。

******

對德國有好,使用德國軍事顧問,購買德國武器,還把兒子蔣緯國送到德國學軍事。

這自然對何鳳山形成了很大壓力,他很快就受到了來自頂頭上司——駐德大使陳杰的直接威脅。

陳杰秉承國內的旨意,想維持同德國的關係,害怕得罪對方,因此堅決反對何鳳山給猶太人發放簽證,但何鳳山沒有理睬。

後有人向外部打小報告,說何鳳山在向猶太人出賣簽證。陳杰於是採取突然襲擊方式,派人到維也納調查。

因查不到證據,才不了了之,但是,何鳳山於1940年6月被調離維也納。

(如果不是隆美爾拍賣武器裝備這件事情,何鳳山此時已經被調職了。)據此計算,何鳳山簽發的護照至少有數千份。平均每月派發500多份,有時甚至達到900份。當時一艘輪船往返7趟,載著3600名歐洲猶太難民,來到東方避難天堂上海。

那時,持有中國領事館簽證的猶太人,不僅能合法離開維也納,危急時刻還能將中國簽證作為護身符,拯救自己的生命。

上海成為當時世界上唯一向猶太難民敞開大門的國際大都市,頂峰時達3萬多人,超過了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南非、新西蘭五國接納猶太難民的總和。…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