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見伍廷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美華物產公司,司徒南掌握了華南和南洋的華人資本的大量信息。
讓他覺得有趣的是,不少有錢人骨子裡還是個土財主。有些膽子比較野的人,打聽到黃仲涵主持的澳洲開發公司有大片的土地出售時,馬上在西澳洲買下大片土地,然後派親族去澳洲經營農場。
司徒南似乎忘了,其實他本人也帶有濃郁的地主彩。如果把全世界的地主排名的話,除了英女王、東北的土匪張,司徒南本人也至少能名列前茅。
如果再計算那些土地的價值的話,那麼司徒南要比女王還要富有,因為無論是西澳洲的土地還是中東的沙漠,司徒南名下的這些土地下面卻都埋藏著令人驚歎的寶藏!
言歸正傳,司徒南有心仿照本的三井財團,通過美華物產帶領一批華人資本走向強大。
事實上,通過威廉財團對本經濟的調查,司徒南發現美華物產正在蹣跚學步的時候,
本的三井物產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在三井物產的帶領下,本三井財團的相關企業一方面在中國東北、上海等地大量投資礦山、鐵路等產業,控制了對華的一部分貿易,把中國的資源大量地掠奪回本土。
在本本土,三井物產正在組織一批相關企業投資鋼鐵、造船、化工等重工業,實現
本的工業化。
除了三井、三菱、住友等其他本財團也在做著差不過的事。總之,
本工業崛起已成定局,面對如虎似狼的
本財閥,如果美華不能早做準備的話,將來還是要吃苦頭的。
所以,司徒南覺得其實美華在很多方面有必要學習三井、三菱等本財閥的做法的。
由於種種限制,美華物產近期內面對的對象主要是粵閩兩省的資本家,至於江浙一帶的資本就力不從心了。
江浙一帶的資本家更喜歡到上海投資,對在他們眼中蠻夷之地的南洋沒多大的熱情。
他們在上海的投資回報也不錯,畢竟上海的發展速度要比廣東快不少。至少在金融業,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財團發展就比華南財團好。
司徒南不時地接到從上海傳來的信息,上海的銀行業如雨後筍般遍地開花,幾乎每月都有新銀行開張。
如果再計算上海的錢莊的數量的話,林林總總的金融機構的數字加起來,說不準比起華爾街不不遑多讓呢。
當然,這是句笑話,百年後倒也真實。
隨著在廣州逗留的子進入倒計時,司徒南也越多地關注起上海的事情。至於美華物產,司徒南設定好發展藍圖後也就放手了。
歷史有時候沒有留下片紙只言,但後來研究美華歷史的人,驚訝地發現: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的南洋華人革命中,南方的不少資本家一方面在華南大量投資工商業,同時他們的大量資本也在默契地集體南下。
一時間成為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儘管當時的名聲不響,但後來的影響力遠遠超過江浙、華北等地的財團。
反觀同時期的江浙財團,也處在逐步走向興盛,可惜最後卻為後來的四大家族做了嫁衣。而華北財團,卻正在愉快地享受北洋政府統治下的最後美妙時光。
嗯,歷史在這裡悄悄地分出幾條岔口,是巧合還是早有預謀?
後來的研究專家不得而知,只記住了美華物產四個字。??
美華物產的副總裁是司徒美登,這一身份給他披上了一層商人的外衣。
雖然他不擅於經營具體事務,但作為美華物產的商業代表,他的遊也越來越廣,發揮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逐漸把身上的總瓢把子
彩洗去。
嗯,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內,致公黨人都披著商人的身份從事革命活動。
除了華人資本家,一些可以為致公黨所用的人才也落入了司徒美登的眼裡。
這一天,司徒美登走進了廣州軍政府外總長伍廷芳的家,司徒南也跟著去。
廣州軍政府是孫文和西南軍閥搗鼓出來,和北洋政府討價還價的工具,實際上不被外國承認,地位有些尷尬。
孫文受排擠離開廣州後,伍廷芳留了下來,不過沒掌什麼權。司徒南來到伍家的時候,門庭有些冷清。
伍廷芳對司徒美登的到訪有些意外“司徒老弟,今天什麼風把你吹來了?聽說你最近忙著做生意?”伍廷芳笑道。他的年紀比司徒美登要大一輪,稱呼司徒美登為小老弟一點也不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