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慘烈的超能力考試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播報】關注起點讀書,獲得515紅包第一手消息,過年之後沒搶過紅包的同學們,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題目最後標註的“文學新秀三段”就是解開這道題的最低要求。反過來說,如果能夠做出這道題,能力也應該達到了文學新秀三段的水平。
第一次意念掃描失敗,霍宗棠不但沒有半分沮喪,反倒增添了不少信心。剛才那一次只是試探,他還沒使出真功夫呢!
第二次,他放出了意念。這一次,意念力不再像剛才那樣一掃而過,而是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像盲人摸字那樣,一個一個地應、揣摩。
到這時,他一個多月來瘋狂寫魂文的經驗,就起大作用了。寫魂文,強調的是準、苛刻地複製原文的韻味、神髓。要達到這一點,第一步就是要不厭其煩地,反覆地
悟、揣摩原著。一次,十次,百次…
在這千百次的反覆訓練中,霍宗棠的意念力早就得到了極大的鍛鍊。毫不誇張地說,現在他的意念力,已經強大到了一個比較驚人的地步。
比如說,他曾經用意念悟過徐志摹的《再別康橋》,文中有一個“橋”字,只得蠅頭般大小,但霍宗棠用意念去掃描,卻能
銳地發現,右邊“喬”字的一撇中,竟然有三處抖動,其中還有比毫
還小數倍的幾處空白!這極為細微的瑕疵,常人除非用上十倍的放大鏡,否則絕對無法發現,但霍宗棠只需意念一掃,就能分辨。這就是意念強大和
知
銳的結果。
霍宗棠將意念力傾注在第一行魂力波動處,反覆盤旋,滲透,那意思,有點像在霧裡辨認路牌上的文字,又有點像透過渾濁的水去看一塊石碑的碑文。
那微微波動的魂力,就像遊移的霧氣,又像飄逸動的水,霍宗棠的任務,就是要極為
確地控制意念力,讓那魂力波動穩定下來。
更何況,這是一場聽力超能試考。霍宗棠不是要用心去“看”而是要“聽到”魂力波動中的聲音。
然而這又像用手去捕捉一股清風,談何容易。意念力一個控制不住,那剛剛穩定了一點的波動,就又忽然遊移開去,只在他心中留下一個極模糊的音符。
就像隔著幾層玻璃去聽一個字的發音,本就聽不清楚。
但霍宗棠並不氣餒。一次不行,再來兩次,兩次不行,就再來三次唄。
心境平和,深度寧靜;極度的耐心,細心,乃至於到最後,他的神進入了一個萬籟俱寂,空明澄清,纖毫畢現的境界!
原先一直殘存在他意識中的各種雜音,這時忽然全都消失了——這是絕對的寧靜,絕對的平靜,一切都像鏡月般皎潔,空明。意念之中,一頭髮絲般大小的事物,竟然也變得像巨象一樣大!
霍宗棠下意識地將意念放到第一處波動上——他的神忽然一震,心裡響起了一個聲音:“於是又記起《西洲曲》裡的句子: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
蓮子,蓮子清如水。”這是一把溫綿,和緩的中年男聲,帶著平穩有致的韻律,十分好聽。
霍宗棠心中咯噔一聲,心中豁然開朗!
原來這就是第一個答案!是被神力封印在試卷中的第一段“聽力”內容!
這段文字,霍宗棠再悉不過了,是朱自清的《荷塘月
》裡的一段話!當初寫《荷塘月
》的魂文時,霍宗棠已將整篇文章寫得滾瓜爛
了。但他沒有輕易動筆,又慎重地再聽一次之後,才拿起了筆,一字不差地將答案寫在捲上。
“空白題”上的第一處神波動,解答完畢!
下面,還有兩處。
有了解答第一處的經驗,後面的題目就好做了。霍宗棠略費了時間,終於又“聽到”了兩段文字的聲音。
其中的第二處來自於《再別康橋》:“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同樣爛無比。再聽一次確定無誤後,霍宗棠大筆一揮,將答案寫下。
第三處也很快聽明白了。來自於梁實秋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求之當世能有幾人?”這都是霍宗棠寫過百十次的魂文,也是前段時間大家一起學習的內容,早銘記於心。霍宗棠將答案一字一字寫下來,終於長長出了一口氣。
這道題,出得可真夠難的!一波三折,陷阱中還有陷阱,考的不光有文化、知識、超能力,還有耐心、細心、機,十分能夠檢驗學子的綜合素養。
不過,總算是做出來了!
霍宗棠看了一下時鐘,兩小時的試考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小時。他不有些懊悔,才第一題,竟然就花了四分之一的時間,下面還有這麼多題,要是做不完怎麼辦?還是太意氣用事了,不應該跟一道題死槓的。
他馬上收拾心情,開始做後面的題目。
他不知道,新生入學排名第一的蔡進,在十五分鐘後才做出這道題。而且,三段聽力,才做出兩段。
另一個考場上,於素英的臉有些發白。剛才磨題的時候,她用蠻力破去了題目的超能護膜,強烈的
神波動猛然爆破,差點全部轟在她心神上。如果不是收心得快,估計會
神受創。
但即便這樣,她的心神也被得大亂,總共花了五十分鐘,才勉強聽出了兩段聽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專心猛攻這道聽力難題的學子,或多或少地都吃了些暗虧。據說有十幾個修為低下的學子,甚至被護膜爆破時產生的神衝力打得半暈,直接退出了試考。
考場內,考生們忙著思索,做題。考場外,隨時待命的老師、校醫和家長,也都十分忙碌。時不時的,能看到有學子被擔架抬出考場,送進了校醫室治療。
許多在考場外等候子女的家長,都不面面相覷,心中愈發的擔憂。這究竟是試考還是打架啊,怎麼這麼多扛不住的學子?而且看一些學子的表現,似乎還傷的不輕。這還是文學試考嗎?不就是看看卷子,動筆答答題嗎,怎會
得這麼慘烈?
事實上,文學試考雖然沒有武道試考那麼烈,但教育界早有一句“考場如戰場”的傳言,對漢星各級試考的緊張、
烈程度做了最好的解釋。如今眾多家長親眼目睹這一幕,終於理解了那句傳言的真實
。
ps。追更的童鞋們,免費的讚賞票和起點幣還有沒有啊~515紅包榜倒計時了,我來拉個票,求加碼和讚賞票,最後衝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