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所以朒眼可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但最後和劉德華一起時變漂亮的反差,又讓她顯得相當引人,如果將誇張的表演再控制一下,會更加的出彩。

總之,這是一部相當出的愛情喜劇,可以說不僅僅是今年最好的,未來十年也不一定會有將其超過的愛情喜劇。”《星島報》,劉志華。因為《電影雙週刊》是週刊,還沒到發行的時間,劉志華只好將影評刊登在自己位於《星島報》的專欄上面。

當然,等下一期《電影雙週刊》發行的時候,肯定要個專題。像劉志華這樣影評人還有很多,只要是仔細看了的,基本上都像他這樣讚不絕口,無論構圖還是剪輯還是人設和故事主線,都讓這群“土豹子”非常驚訝,特麼的電影還可以這樣拍?!

“非常彩的故事,非常彩的結尾,回味無窮。”這是《明報》的報道。

“導演彷彿在和你捉藏,每當你以為猜到了結尾,馬上又會峰迴路轉。”這是《成報》的報道。

“想象力影業一擲千金打造的《初戀50次》,的確是今年最好的愛情喜劇。”這是《東方報》的報道,馬拍得異常直白。甚至連林燕妮也不甘寂寞地跳出來,在專欄裡面寫道:“女人其實並不需要多少漫,也不需要什麼轟轟烈烈的愛情。

她們要的很簡單,能有一個容忍自己缺點,願意做出妥協陪伴一生一世的男人。”然後黃沾也來湊熱鬧:“一個男人願不願意為自己喜歡的女人做出妥協,願不願意容忍喜歡的女人的缺點,是需要時間來證明的,就像《初戀50次》的男主角阿杰一樣。”這隔空秀恩愛,秀得讓人牙齒髮酸,要換在30年後,只怕會有一大堆人拿著汽油打火機堵門了。

當然了,也不是沒人批評,比如《天天報》的某個專欄影評人就表示,短期記憶喪失症本就是在胡扯,而且男主角的背景完全不符合邏輯,隨隨便便就能買條船,卻還呆在海洋公園做獸醫。

而《新報》的專欄上面也有影評人抨擊,大澳那麼偏遠的地方,就算女主角家有錢,也不可能同時養幾輛車,而且一年時間天氣變化那麼大,女主角難道都沒覺察到?

但是這些批評之聲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一是基本都刊登在發行量處在二三的報紙上面,二是基本不痛不癢,或者比較吹求疵。即便馬家兄弟語焉不詳,但《東方報》對張皓軒的態度180度大轉彎,瞎子都看得到。

再結合上面傳下來的信息,比如張皓軒跟某個權勢人物關係匪淺,甚至可能是對方私生子云雲,這些報紙的老闆雖然不清楚具體情況,但是看張皓軒那張混血面孔就知道,那個權勢人物只怕來頭不小,又怎麼敢去捋虎鬚。

就算有人真的不開眼,部分知道內情的報紙股東們也會打招呼,於是就有了現在的種種。查良鏞也不例外,他這樣的文人,哪有不投機的,《明報》當初能轉型,不就是藉著難民的東風,外加跟陳老總的論戰嗎?

到目前為止,香港本地的財團,暫時將那位小愛德華·李的格做了個總結,簡單的說就是,只要你尊敬他,給他面子,佔些便宜也不打緊,人家也只是愛玩。

可你要不給他面子,打攪到他玩遊戲了,讓他玩不愉快了,就算是天王老子,那也是要掀在地上給你看的。

再加上那從未被闢謠過的同父異母的傳聞,只要沒有影響到他們的利益,自然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能提供方便的時候還會提供方便。說到底還是香港這池子的水還是太少了,大資本本瞧不上,另一個時空十五年後的那場風暴,若不是北邊背書,早就被吃得一乾二淨了,而且過境的還只是風暴的一個小尾巴。

至於影評人,他們的意見一點都不重要,將渠道一卡,什麼事情都沒了。藉口多了去,排版需要啦,文章風格不合適啦等等。事實上,影評人也不會那麼蠢,他們和電影是共生關係,相互吹捧,各取所需。

這點好萊塢是做得最好的,電影公司送點禮物,包下度假費用等等,影評人也就會為電影公司的電影唱讚歌,這和行賄受賄是兩碼事嘛。當然,一切的基還是電影質量,如果電影實在太爛,影評人也不會冒著砸招牌的名頭,硬要把白的說成是黑的。

這就像奧斯卡一樣,決勝負的時候,的確是看公關水平,但沒質量打底的話,連決勝負的位置都夠不著。要說的話,在電影剛剛出來的那個時候,影評人或許真能縱一部電影的受歡程度。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新媒體不斷出現,廣播、電視機,將來還有互聯網,他們也就漸漸淪落為資本養的狗了。

目前香港的電影圈和影評人雖然不像好萊塢那麼融洽和圓轉自如,但是在人情比重更大的社會里面,他們也不會傻瓜,更何況《初戀50次》的質量也的確是槓槓的。

總而言之,質量足夠上乘,加大部分影評人的吹捧,還有男主角張皓軒這段時間的熱度,以及電影公司的大肆宣傳,給這部電影打下了破紀錄的基礎。事實上,首票房的數字一出來,直接讓邵氏院線那邊的人小心肝連抖幾下。

邵氏也就16家電影院,一家影院座位大約近千,龍頭戲院超過一千,一天票房超過250萬,這是有多少人看啊。而一週後的票房出爐後,更是讓一大幫人跌破了眼鏡,這特麼離首部票房過千萬的電影過去才幾年啊!

現在一週就能達到這種記錄了?而且眼瞅著就要過兩千萬,也太誇張了吧?然而,即使有心理準備,第二週又是1000萬票房入賬,總票房輕輕鬆鬆過2000萬,再次讓香港的電影人失去了語言。

第一週票房過千萬,第二週票房還過千萬,這還要不要人活了?雖說第二週的放映時間要長一點,但這已經很誇張了好不好,這可是破紀錄啊!

要知道,年初的時候,嘉禾的《摩登保鏢》破了成龍的千萬票房記錄,也才1600萬,這一年還沒過去,2000萬的記錄就要被破了?!但這依然還沒完,儘管接下來的兩週,票房開始恢復到正常情況下,但數字還是往3000萬的方向上前進著,哪怕無數人在心裡大叫著“停停停”於是,電影在延期一週下線的時候,票房停在了3012萬這個數字上面。香港電影圈再次失語,在1981年的12月,這小破島的電影市場上呈現出極其慘烈的情況,《初戀50次》這臺碩大的超級壓路機一路碾壓過去,將無數同期上映的電影碾得面目全非。

***“恭喜你,張導,預計登頂2000萬大導演。”

“是啊是啊,張導,你真是太厲害了!”

“對對對,張導本就是香港之光嘛。”餐廳的包廂裡面,《初戀50次》的劇組成員們,正在興高采烈地說著話。

此刻正是電影剛剛碾壓了一週的時間,雖然總票房才1000萬,相比接近1000萬的投資,才剛剛開始賺錢,但所有人都清楚,只要不突然暴死,最後過2000萬那是必然的,所以“張皓軒”也就直接舉行了慶功宴。

“大家盡情放鬆,等會兒還可以去旁邊的舞廳玩玩,”李旭端著酒杯一邊敬酒一邊說道“因為呢,紅包可能要晚一點,畢竟電影還沒下線,總票房還沒出來。所以作為補償,今天的所有費用,都由公司包了。”這再次引起了在場人士的歡呼,現在誰都知道他“張皓軒”前途無量,香港現在能有幾個2000萬導演?

更何況人家能唱、能演、能導,別的不說,這次《初戀50次》的曲和片尾曲一出來,頓時讓無數樂為之歡呼,之前的“二林爭夫”本沒有影響到他的人氣。

而消息靈通的甚至還知道一些七八手的小道消息,比如人家背後有人什麼的,於是乎,一個個都藉著今天的機會表忠心,想要跟著他混。

李旭暫時也是來者不拒,他的全女團隊還有幾年才能建好,這之前總得有人來做這些雜事,即便他能一人成軍。不過有個傢伙得例外。

“對了,劉坤,你出來一下。”在跟這個包廂裡的人們鬧了片刻後,李旭這麼招呼了聲,先一步走了出去。

過了幾分鐘,劉坤帶著小心的表情來到了包廂外面,李旭在他關上門的瞬間,還能看到裡面其他人似乎帶著羨慕的神,不由在心裡輕笑了聲。

“好了,多餘的話,我就不說了。”在對方開口前,李旭豎起手來“按理說,我應該謝你,如果不是你從中一手,我在鳳嬌和青霞姐之間,還不知道要進退維谷到什麼時候。”

“張導,我…”劉坤當即就變臉。然而李旭擺了擺依然豎起的手:“否認的話就不要再提了,坤哥,我說了我不計較這些,但是呢,我也不能留你了,我希望你明白這點。”劉坤臉一陣紅一陣白的,半晌都沒說出話來,李旭也沒再開口,拍拍他的肩膀後,往走廊盡頭的洗手間走去。

按理說,這事兒當時就可以處理的,之所以留到現在,無非是給“張皓軒”塑造一個有情有義又有理有據的形象,畢竟這個身份在未來很可能要掌控香港娛樂圈的。當然,還有一方面是,當李旭以“小愛德華·李”再次來港,並跟鄒文懷、何冠昌他們接觸的時候,這可是一件敲打他們的利器。

面對在好萊塢賺到錢的,勉強可以說成功進入好萊塢的邵氏,而本土的票房也逐漸遭到挑戰,新藝城步步緊,剛剛取得的票房記錄被新人導演超過這種情況。而這些又總跟“小愛德華·李”有那麼些關係,嘉禾不可能沒有動作,所以眼可見,他下次來港的時候,嘉禾會想盡辦法跟他搭上關係。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