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民間鑑寶大會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昨晚去醫院,太恐怖了,輸的人一堆一堆的,想輸?對不住您了,排隊等位子吧。)老楊正想著呢,一截兒方木頭擺老楊面前了。

“小夥子,您師傅都忙著呢哈,你給看看這個吧。”一個老伯說。

老楊這個鬱悶啊,抬頭看了看,老伯和老伴兒是一起來的,老伯手裡拎著個長的方木頭,頭上直冒熱氣,看那意思是排隊等了不少時間,擠來擠去了一身汗。

老楊沒說話,拿著木頭瞅了兩眼,聞了聞味道。

“小夥子啊,這個可在我們家有年頭兒了,以前就在院子裡放著,風吹雨淋的,這麼多年就沒壞過,你看看連形兒都沒變過。也沒有個蟲吃鼠咬的,簡直就是一寶啊,別是老紫檀的吧,你給好好看看能值多少錢啊這是。”老伯看老楊不說話在旁邊直叨咕。

“老伯,這東西不錯啊,您拿回家好好留著吧。”老楊說。老楊長記了,不那麼實誠了,上次那個壓出來的田黃差點沒讓那個老伯直接暈他辦公室,話到嘴邊留半句吧。

這塊兒木料老楊看了,雖然木質細膩,沉重,而且發棕褐,但它不是紫檀,沒有紫檀的犛牛紋表現,髮也不一樣,而且聞了聞有股清涼和辛辣相伴的味道,這是典型的樟木。這東西用來做個櫃子啊,房梁啊停好的,不怕蟲咬不怕變形,但這東西不值多少錢,長江以南很多地區都產樟木。

“咋的了?你給說說啊,大老遠來一趟,要不給你師傅看看。”老伯有點鬱悶,看這意思,眼前的年輕人不太看好咱手裡的寶啊,還是年輕啊,不行一會兒得讓他旁邊兩位老師傅看看。

“老伯,您這個不錯,是樟木的,就是老年間兒做箱子的那種,您把它放外面時間太長了,味道淡了,您仔細聞聞,看看是不是樟木的味道。”老楊說。老楊能怎麼辦呢,看這意思要不給說明白了,老伯是不肯走了。

老伯聞言拿起樟木料仔細的聞著,又讓老伴兒聞聞,倆人相視一下,看那意思是聞出來了,確實是樟木的味道,以前家家有樟木箱子,對於這個味道還是悉的。

“麻煩你了啊,小同志,我還是得讓兩位老師傅給看看。”老伯說。

老楊嘆一聲啊,沒轍啊,老百姓都惦著自己手裡的東西是寶,可有幾件東西真的是寶啊。

老伯終於等到了老楊旁邊的老二位閒下來了,好不容易把東西遞過去,二位所謂的老專家連動都沒動,說了一句“您這什麼啊,就一塊兒木料,下一個。”老伯和他老伴兒落寂的走了,臉上有不甘也有失望。

象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很多人剛一亮東西就被專家打發走了,沒有解釋,沒有原因,很多所謂的專家只是一句,東西不行,假的。

凡是找到老楊的鑑寶者,只要亮出東西,老楊都會給個說法,東西是什麼材質?為什麼不對?哪兒不對,都要給人講個道兒道兒,絕不會一句話不對就把人東西否了,那誰不都能當專家了嘛。

當然也有老楊看不懂的東西,雜項本來就包羅萬象,你不可能說什麼都懂,什麼都通,那不成神仙了嘛,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老楊基本都會說自己看不太明白,請鑑寶者給旁邊專家看。

老楊碰到一個鑑寶者,拿著一個象煙盒一樣的東西,蠻漂亮的,黑黃不均的顏,有的地方透明,有的地方不透明,老楊看這東西材質應該是玳瑁的。玳瑁就是一種大海龜的殼,這種海龜好像只產自hn,現在是國家級保護動物了。以前大戶人家帶的眼鏡,框兒得是玳瑁的,晶片得是水晶的。

老楊有點拿不準這個玳瑁的東西到底是不是煙盒兒,而且斷不好其新老,於是讓鑑寶者拿給旁邊專家看,旁邊所謂專家到好,看了這東西就說“這什麼啊,一個破盒子?”(這是真事,八大木曾經拿著一個祖上傳下來的玳瑁煙盒兒去給所謂專家看,專家給八大木就這麼一句話)老楊對這件事很是皺眉頭,專家專家,你不能這態度啊,是,人多了點兒,很多人也不懂,問題你既然來了,就至少要給人家講清楚啊。

老楊沒事的時候發現旁邊的瓷器組專家更有意思,很少用放大鏡和手電,上手一個一個不對,見一個否一個。有個人拿著一個典型的康熙青花民窯麒麟送子的小罐讓專家看,老楊隔著幾個人看那個罐子,不論器型、髮、人物畫法,特別是釉面的蕎麥地兒,都是典型的康熙,老楊自覺至少有60%把握,畢竟沒上手。

那個專家拿過去看了看,告訴那個鑑寶者,這是仿的,假的,不是康熙的,現代工藝品。這讓老楊大為驚訝!老楊把耳朵支的老長,想聽聽到底為嘛不對呢?自己的眼力不會退步這麼多吧?!

在鑑寶者的一再追問下,專家終於說了一句話,老楊差點沒爬下。專家說“你看看底,看看那個旋痕不對,康熙時候不這麼旋!”我的媽呀,老楊真的差點一跟頭載那兒,講瓷器,不講胎,不講釉,不講髮,不講畫工,只說旋痕不對,開眼了啊!開眼了!它瓷器還能怎麼旋呢?!真tmd牛。(這也是個真事。唉。)老楊邊看邊搖頭,老楊能說什麼呢,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看法吧,唉,姑且讓它去吧。

這也就是把可能對的東西給否了,老楊還看到明顯是錯的東西,而且拿東西的人一過話就知道是販子,跟專家一對眼兒,專家就給判定是對的,大開門的東西,登記,出證書。

老楊搖頭嘆啊,這都什麼跟什麼啊!古玩行亂啊,亂的不是一輕半點啊,必須得有個標準啊!要這樣下去,整個行業就毀了,市場也亂了。

當然不是所有專家都這樣,也有不少專家,比如象大哥郭總那樣比較敬業的,該怎麼著就怎麼著,耐心的給鑑寶者講解清楚。

一天的功夫很快就過去了,中午的時候小白她們給老楊等人送來了中午飯,休息的時候,老楊就他所看到的問題請教了大哥。

“佳斌啊,看到了也就算了,心裡明白就得了,這行兒就這樣,你想想很多所謂的專家是好不容易才熬到這份兒上,所謂言多語失,所以他們不會輕易表態,寧可錯殺,也不會輕易肯定,萬一出點什麼病,那聲望就全沒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大哥郭總嘆了口氣說。

“這個我理解,好多專家並不是咱行里人,就靠著聲譽吃飯了。可是那麼明顯的開門新的東西,為什麼他們就愣說是開門老呢?”老楊疑惑的問。

“噓,別這麼大聲兒。我想你也看出來了,這裡面水深啊,有不少送貨來鑑寶的其實就是販子,跟有些所謂專家是勾搭好的,這裡面都有利益關係,東西出了證書,好賣,賣了好分錢啊。知道就完了,別往外說啊。”大哥郭總看看左右壓低聲音對老楊說。

老楊是一聲長嘆啊,這就是所謂的民間鑑寶啊,埋沒了多少好東西,又把多少開門新的東西推上了檯面!

晚上的時候老楊去了劉老家,把事跟師傅說了。

劉老只說了一句話“世上有公平的事兒嘛?沒有。做好自己就行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