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壽州城下唐割江北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多謝何無庸打賞!)如今壽州的局勢已然失控,城中埋伏的長堂之人都在暗中煽動百姓,此刻黑衣人的臉上出了一絲笑容。趙德昭知此消息之後,嘴角一絲笑容顯現。

四月五子夜,黑衣人再次光臨劉府,然後再度勸誡劉仁瞻不要忽視百姓的意見,否則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劉仁瞻只是笑笑,沒說甚麼話。

黑衣人頭也不回,就離開了,然後將壽州城中的情況全部都彙報給了趙德昭。

趙德昭立馬書信一封,派人聯繫萬松,而後散佈消息給天子知道。

郭榮此刻正在下蔡駐紮,而那恰好唐軍朱元投降周軍。

,四月六一早,下蔡的郭榮聽說壽州城的情況,急命周軍大部分兵力開始出動,往壽州城下進攻,準備佯攻壽州,讓壽州城受到周軍進攻的壓力。

壽州城一大早就開始戰,而此刻唐軍之中,已經謠言四起,儘管劉仁瞻已經封鎖了消息。但是如今劉仁瞻的兒子畢竟在周軍那裡,劉仁瞻百口莫辯,清者自清,他如今也管不著了。

四月七,唐軍中的周廷構與孫羽商量後,打算兵諫劉仁瞻,獻出壽州城池投降。

四月八晚,兩人在軍中集結兵力,朝著劉府進發,隨後不久在劉府見到了劉仁瞻,劉大驚,怒斥二人。

周孫二人於是乎命令周圍將士把劉仁瞻給綁了起來,隨即命士兵看住他,然後大軍朝著城門走去,準備打開城門。

城門被打開,唐國監軍使周廷構、營田副使孫羽等人以劉仁贍的名義出城投降,將信函送至周軍大營。

郭榮大喜,遂於半個時辰內,派遣五千兵力朝著壽州城進發,之後將詔令頒佈壽州城,誇讚劉仁瞻仁義,周孫二人識時務。

四月九一早,天子郭榮賜給劉仁贍詔書,派遣闔門使張保續進城宣讀詔書,同時讓劉仁瞻的兒子劉崇諫入城。劉仁贍的兒子劉崇讓出門接受詔書並謝罪,他見到自己的哥哥,兩人那並沒有說甚麼話。

四月十,正式的受降儀式在壽州城北進行,周廷構等人請出劉仁贍,出城參加儀式。不過此時劉仁瞻已經知道大勢已去,他也無奈地嘆了口氣,看來唐國終歸不會保全壽州城的。

趙德昭此次算是成功改變了劉仁瞻的命運,不久之後將此消息報至開封義父那裡。

開封涼城客棧之中,楊濛得知此消息,十分欣

天子郭榮親自去見劉仁瞻,並賞賜財物,任命劉仁贍為天平節度使,兼任中書令。將清淮軍改名為忠正軍,並任命右羽林統軍楊信擔任忠正節度使、同平章事。同時下令將壽州糧倉打開,賑濟災民。

劉仁瞻在看到郭榮一番愛民舉措之後,心裡頭更加愧疚了。良禽擇木而棲,同時他也好奇長堂的少主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四月十一,郭榮下令將壽州的治所轉移到了下蔡。

四月十三,淮南節度使向訓被任命為武寧節度使,兼任淮南道行營都監,向訓大軍駐紮在鎮淮軍。

壽州城破之後,郭榮覺得前方無重要戰事,即於五月一,返回北方,並於十四返回開封。

天子御駕歸京之後,郭榮於顯德五年四月(遼應歷八年),命鎮寧節度使張永德赴北邊御遼。

五月,成德節度使郭崇率兵攻佔束城(河北河間東北),共同牽制遼軍。遼南京留守蕭思溫率軍會統軍司兵,屯駐滹沱河北岸,待周師老兵疲而擊之。…五月二十九,唐國投降周國的士兵被歸入新組建的懷德軍中。

六月十一,趙匡胤被任命為義成節度使。…而那邊,自從四月份壽州城攻下之後,齊王李景達與陳覺從濠州逃回江寧府,靜江節度使陳德誠部全軍而退。

李璟聞唐軍敗陣,急詔大臣商議軍國大事。皇太弟李景遂屢上表辭位,李璟以景遂為晉王;齊王李景達因敗軍辭元帥,以景達為撫州大都督。立燕王李弘冀為太子,參治朝政。安定公李從嘉(李煜)畏懼李弘冀,不敢參預政事,以書籍自我娛樂。

朝堂之上,大臣們議論紛紛。其中,中書舍人喬匡舜被李璟以擾亂軍心為名放到了撫州。朱匡業回答:“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而劉存忠也如是說。

李璟一怒之下,貶朱匡業為撫州副使,放劉存忠至饒州。

唐國朝廷,大臣一片噤聲,心裡頭卻在怨聲載道。……

而唐軍那邊,聽聞壽州城如今已經在周軍手中,唐軍將領郭廷謂遂燒燬浮橋,擊潰定遠武寧節度使武行德部。後李璟命其為滁州團練使。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