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纏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綺節曾經試著和李乙提過對楊李兩家這樁娃娃親的不滿。
奈何李乙看著脾氣寬和,實則是個古板子,堅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正道,既然已經立下婚約,就絕不能隨便失信於人。
哪怕楊家大郎楊天保是個不學無術的**紈絝,李乙也會押著李綺節出嫁。
除非李綺節豁出去找個情郎私奔,否則李乙絕不會允許她悔婚。
好在楊天保那小子還算規矩,長得也周正齊整。他是個童生,自開蒙之後一直跟著先生唸書,很少出遠門。楊家一心想讓他走科舉、博功名,對他的看管很嚴。
李綺節見過楊天保幾次,對這個未婚夫的印象還不錯,暫時沒有找人私奔的想頭。
幾年前,楊家忽然走了大運,族裡出了一位響噹噹的舉人老爺。舉人老爺雖然沒有再進一步考中進士,但因為很受知府賞識,順利在縣衙裡謀了個職缺,此後一路平步青雲,成了瑤江縣的縣令。
進士都不一定有官做呢,楊縣令卻能以舉人之身封官,縣裡人都說楊家祖墳的風水好。
楊家藉此搖身一變,成了官家,而李乙只是一個持酒坊生意的鄉紳。
楊天保的母親高大姐開始左右看李綺節不中意,礙於兩家情,面上雖沒
出什麼不妥的神
,但話裡話外,常常
出幾分輕視。
李乙是個外男,平時只和楊老爺來往,不會和楊府內眷高大姐打道,自然不知道婦人之間的暗
洶湧。
李綺節卻能明顯受到高大姐對她的嫌惡。
這個淡漠嚴肅的未來婆婆,委實不好相與。
高大姐沒有辜負她的嚴苛名聲,看著李綺節的眼神冷冰冰的,不帶一絲親和氣。
李綺節不由得想起上輩子逃課被教導主任抓住時的窘迫難堪,教導主任那看渣滓一樣的眼神,和高大姐一模一樣。
孟娘子見高大姐臉不好看,連忙打圓場,“楊大少
是自家人,三娘不必忌諱,快請大少
進去坐。”李綺節忍住和未來婆婆翻臉的衝動,“表嬸裡面坐,寶珠去篩茶。”寶珠去灶房煮了一鍋雞蛋茶,狠心撒了一大把綿白糖,又舀了半勺桂花滷子攪開,分裝在青花瓷碗裡端出來,請高大姐和孟娘子吃茶。
高大姐在堂屋坐定,臉緩和了幾分,“勞煩孟娘子了。”孟娘子端起瓷碗,默默數了數,見碗裡有六枚荷包蛋,臉上立刻笑成一朵牡丹花:“李相公出門前囑託我照應三娘,我們兩家常來常往,親如一家,大少
不必同我客氣。”按理來說,孟娘子是舉人娘子,高大姐只是舉人老爺的弟媳,孟娘子平時傲慢得很,不該對高大姐這麼和氣。
可舉人也是有分別的。
孟舉人是泥腿子出身,子剛直,才學有限。當年僥倖考中舉人,沒錢接著赴京試考,又口無遮攔得罪了潭州府的學政,差點連功名都革去了,無奈只能返回縣城,在葫蘆巷賃了所宅院,開館授徒,賺些花用餬口。
同窗勸孟舉人放下架子,去南面長沙府的藩王府謀個閒差,或是去北邊武昌府的大戶人家坐館。
孟舉人不願為五斗米折,把同窗罵了個狗血淋頭。
那同窗一氣之下和孟舉人割袍斷義,此後再沒人自討沒趣幫孟舉人介紹差事。
孟舉人左起來,六親不認。而楊舉人長袖善舞,四處結
達官貴人,前途無限,官運亨通,遠非孟舉人能比。
兩廂一比較,平時總拿下巴對著人的孟娘子見了高大姐,也得放下身段,殷勤討好。
高大姐和孟娘子應酬了幾句,吃過雞蛋茶,孟娘子才回自家院子去。
等孟娘子一走,高大姐立即變了臉,從袖中掏出一對鞋樣子,往四方桌上一拍:“瞧瞧,閨女的鞋樣子,怎麼好隨隨便便給別人看見?又不是鄉下蠻丫頭!”鞋樣子用米湯上過漿,硬邦邦的,摔在桌上,發出一聲巨響。
正是孟家五娘子拿走的那對鞋樣子。
李綺節嚇了一跳,鞋樣子而已,至於嗎?
而且她們李家祖宅在鄉下,搬來縣裡沒幾年,她原本就是個鄉下丫頭。
高大姐氣得面紫脹,
口劇烈起伏,眼神向下,釘在李綺節的一雙腳上,“一雙大腳,也好意思出去見人!”李綺節臉
一變:原來這才是高大姐生氣的真正原因——嫌她沒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