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結局章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雖然她的臉很難看,眼神很兇惡,但至少沒當眾罵人。

可能她明白,和汪秀才吵架,不僅不能找回面子,還會越吵越丟人現眼。

汪秀才不知道自己害李昭節在人前大失顏面,向一眾啞口無言的親戚們點頭示意,進屋聽候岳父岳母傳喚。

寶珠嘖嘖道:“四小姐天不怕,地不怕,終於碰到一個能制住她的人了!”而且這個人,還是李昭節自己挑的。

李昭節出嫁後不久,汪秀才把陪嫁的曹氏送回李家。

理由很正當,汪家貧苦,李昭節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不能和沒出閣前一樣講究。

汪家知道李昭節嬌生慣養,不用她和婆母、妯娌、小姑們一樣下地勞作,也沒讓她幹家務,只求她能專心照顧汪秀才的生活起居。

然而李昭節自己都要婆子、丫頭們伺候,怎麼能把汪秀才照顧好?

婆婆、妯娌每天累得要死要活的,她一個做後輩的,不僅不關心一句,還頗為不屑。每□□來伸手,飯來張口,嫌汪家的飯菜不合胃口,讓曹氏另外給她一個人開小灶。白天睡到上三竿才起,夜裡困了就歇瞌睡。壓不搭理公婆妯娌和鄰里街坊,嫌他們鄙不堪。妹妹們羨慕她的衣裳漂亮緻,進房找她玩耍,她讓丫頭把箱籠衣櫃鎖得嚴嚴實實的,不許妹妹們碰,誰動一下她房裡的擺設,她立刻變臉,把妹妹們當成賊提防。

汪家人厚道,倒沒敢說什麼,汪家老夫婦還彼此安:“兒媳婦是個嬌小姐,人家能看上咱們,是咱們家的福氣。”可汪秀才眼裡不得沙子!

汪秀才把聖人之言當成金科玉律,李昭節是他的子,子必須孝順長輩,友愛姑嫂,賢惠端莊,溫柔順從。

李昭節一個都不符合。

汪秀才擼起袖子,決定親自調/教李昭節。

第一步,他把曹氏送回李家,斷掉李昭節的臂膀。

第二步,他勒令李昭節每天必須和他同時起,夜裡他不睡,李昭節也不準休息。

第三步,他要求李昭節每天向公婆問安,關心公婆的一三餐。看到妯娌和小姑們要笑著問好,態度要親切,笑容要發自真心。

光是這幾個簡單的要求,就把李昭節折磨得夠嗆。

聽丫頭們說,只要李昭節哪一點做得不好,汪秀才不分場合,開口就數落,直到李昭節乖乖聽話為止。

李昭節哭過,鬧過,氣過,還故伎重施,絕食過。

汪秀才不為所動。敢哭,接著罵,敢鬧,罵得更狠,敢絕食?罵得愈發起勁,直將李昭節罵得狗血淋頭、痛哭涕,哭著喊著以後再不敢因為一時之氣損傷身體了,他才肯停嘴。

李家的下人們私底下議論,看李昭節不順眼的,說她是活該,惡人自有惡人磨。跟李昭節關係親近的,嘆這叫一物降一物。

和汪秀才、李昭節三天一小鬧,五天一大吵的乒乒乓乓比起來,李九冬的婚姻顯得平靜多了。她和陳女婿目前還處在彆扭尷尬的階段當中,兩個之前沒見過面的少男少女,忽然要湊在一起當夫,哪有那麼容易。

不過李九冬並不著急,她從小就是這樣,做什麼事都慢條斯理、不慌不忙。李大伯和周氏知道她心裡有數,不怕她拿不下陳女婿。

這幾天冷眼旁觀妹妹們的夫常,李綺節忽然覺得疑惑,為什麼自己當初嫁人的時候,好像水到渠成一樣,和孫天佑沒有一點隔閡?

她想了想,決定把原因歸於自己臉皮比較厚,而孫天佑臉皮更厚上。

爆竹聲聲,鑼鼓喧天。

新郎官一行踏著鼓樂聲到張家親時,張大少格外興奮,叮囑丫頭們,沒看到紅包,不許開門。

張大少被公公張老太爺拘束狠了,好容易有個捉別人的機會,豈肯輕易放過。

李子恆好說歹說,紅包跟種豆子一樣撒出去,才打動一個年紀最小的丫頭,丫頭往旁邊一站,讓出一條細縫。

人高馬大的妹夫們瞅準時機,摩拳擦掌,一擁而上,合力把門撞開。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