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忘情天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令祖逝時,恐怕對武林打殺血腥,早生煩膩,所以也沒告訴任何人。如我們不是恰巧進入‘見天’,‘忘情天書’就要失傳後世。當時我們對這秘籍並無多大信心,又怕柳五總管得悉,所以背誦默記,放回棺中,以免被發現…”蕭秋水何等
細,立即問道:“柳五怎會知道此事!?”江秀音瞟了他一眼,答道:“我們攻打蕭家,便是柳五指揮的,原意跟李幫主無關。柳五要滅浣花劍派,只要他親自出馬便就得了,何必要花那麼深謀遠慮、耗財費時的佈置和設計,想來他是最後追殺姜氏兄弟者,敢情已知姜任庭、姜瑞平的‘忘情天書’,暗中窺視已久,故此百般觀察令尊,各方試探,才得悉令尊不但沒有學會,而且全不知情,才敢全力出擊。到後來卻出現個程咬金——朱大天王——把令尊等殺了,秘密也就永埋棺中。”蕭秋水迴心一想,不
黯然長嘆。後來權力幫見蕭秋水等確不知有此秘籍,於是縱火焚燒“忘情天書”偕姜氏兄弟的遺體,也從此火葬於浣花溪畔。
“諸位告訴我這些,兄弟很是…”蕭秋水頹然道,他腦中掠起許多武林的恩恩怨怨,確有些心灰意懶起來,便想告辭。
“慢著,”江秀音叫了起來。
“我們告訴你這些,是有目的的。”溫豔陽接道。
“我們是要你學‘忘情天書’!”登雕樑沉著而謹遵鈞諭也似的道:——學“忘情天書”?
蕭秋水怔了一下,隨而笑得一點不快也沒有,道:“謝三位盛情…姜氏二位老前輩雖一心
將武功傳給蕭家的人,但在下並非有緣人,三位不必於心不安,特意相授…三位好意,在下心領便是…”抱拳拱手,就要離去。
“喂喂喂,”江秀音急嚷道:“你別走。”
“你還沒有清楚我們後來三次圍攻你的深意。”登雕樑寒著臉,加上了這有力的一句——這一句話使得蕭秋水果真停了下來。
“是呀,這倒要請教。”蕭秋水問。
四人旋又盤膝坐了下來,溫豔陽率先道:”
“我們對你後來三次襲擊,都無惡意,只想試試你的功力,每借權力幫出現之時,讓你不生疑慮,而傾力出手。事實上,‘忘情天書’上的武功,讓我們一一默誦下來了,然而卻並不適合我們所學…”
“哦?”蕭秋水大惑不懈。
“第一,‘忘情天書’的武功,十分怪異,著重的是境界、覺、情態、氣勢,這四方面我們都不如你。第二,‘忘情天書’的武功,只適合一人所學,姜大姜二兩人合習,反而致使心意不能相通,學習愈
專,愈加苦研,結果二人
情愈易決裂。我們三人同習,所得結果也如是,如不緊急懸崖勒馬,我們三人,也如姜氏兄弟下場,自身
情不由控制,後果不堪收拾。第三,我們三人,原本對音樂有莫大喜愛,寄情于山水,仍平生夙願,對於武學一事,本就看得極淡,而今學了‘忘情劍法’,反而心裡有一股隱伏之野心,不安於樂理,我們三人在爭吵後互相點醒,覺得此風不可長,但‘忘情天書’,奧妙無比,如此棄之,未免可惜,故想將這絕世武功,傳授於你,我等就天涯海角,隱於山水,閒寄餘生,豈不樂哉…”說罷嘴角泛起恬淡的笑意,喜不自勝地又接道:“蕭少俠可記得,咱們在新都桂湖一戰時,蕭少俠勸誡我們說:‘不是佩服你們的劍好,而是佩服你們的音樂好’又說:‘那還是很好很好,很好的音樂,為什麼你們要個別奏,而不合奏,看你們出劍配合之高妙,了無形跡,是絕對能合奏出更好的音樂來。’蕭少俠的話,我們三人驀然一醒,深心銘記,我們有次因習‘忘情天書’,而爭吵起來,拔劍
鬥,幸虧一起憶起蕭少俠的勸言,才郝然住手——這幾年來、為了‘忘情天書’,反而荒廢了音樂,真是慚愧。再如此下去,怎生使得?還是快快棄劍,但如此
妙劍法,棄之可惜…所以待傳給少俠之後,我等方才可以置下心頭大石,棄劍鳴琴,而不須自艾自責…請少俠成全這點吧。”蕭秋水覺得甚為訝然,一時也不知如何是好,問道:“三位為何不另選良材?”江秀音撲哧一筆道“真正的良才璞玉,便在眼前,又何必去選?”登雕樑瞪住蕭秋水道:“我們不選擇你,又選擇誰?現在中原烽煙,家國垂危,我等隱身退去,已輾轉難安,如將這絕世武功,授於歹人,則如何能安?而你若決意推拒,此劍法若落
賊之手,你又有何臉目拜祭先祖?”這一番話下來,義正詞嚴,蕭秋水憾然。溫豔陽比較平和、微笑接道:“何況我們學得的‘忘情大書’,本就是姜氏二位前輩,一心要傳給蕭家子弟的,現下轉授給你,不過是物歸原主,你又不需拜我們為師.何苦堅拒?這幾年來,我們暗自跟蹤,觀察閣下已久,閣下任俠
情、堅守志
,以及英雄風骨,恰恰都是學習這‘忘情天書’的最佳人選,蕭兄弟如不想學,那與國家何益?與民族何補?如對天下世局有益有補,還拒之千里,則未免太矯情一些了!”蕭秋水頓陷入沉思之中,江秀音等人知自己的語言,已生效用。當下笑著接道:“少俠不忍看此絕妙武功,誤落歹人之手吧?也不願我等三人。為了武藝,互不相讓,而導致
心創編之《天下有雪》曲子,不能合奏吧?”蕭秋水乍聞詫問:“《天下有雪》?”江秀音笑道:“是我們三人合作的一首曲子。”登雕樑苦著臉道:“因為學習‘忘情天書’,是以我們三人一直未能完成《天下有雪》。”溫豔陽惋惜地嘆道:“否則,當可奏獻蕭公子清聽。”蕭秋水苦笑,揚了一揚手,道:“只可惜為了《天下有雪》,我就要變成‘寂寞高手’了…”江秀音與溫豔陽同時喜而呼道:“你答允學了!”蕭秋水沉重地點頭。登雕樑也欣
地道:“我等暗中留意蕭兄弟已久,蕭兄弟對情一字,深心堅守,對唐方姑娘,始終未能忘情,其中心裡轉側,正好適於學習‘忘情天書’。又蕭兄弟雖
格變易不少,人在江湖,劫難何多,但善良不泯,如昔年當陽一役,蕭兄弟對裘大俠橫死一事,一直深疚於心,對唐肥
徒,又網開一面,饒而不殺…如此心腸,學得忘情,乃蠻好不過!”最後數言,乃溫聲而道,語重心長,主要的是點省蕭秋水。
這時月明夜靜,蕭秋水恍惚之間,又回到了當熱衷學武、酷愛作詩、鮮衣怒馬、劍作龍
的初戀心情。心中似琴絃般微微輕蕩著,不知是喜悅,還是難過。想當年,他少年時,也曾夢想能僥倖獲得秘笈,遂而天下莫敵的呀…
“好,要勞三位費心了”蕭秋水毅然道,心中卻暗自有一個好玩的念頭;他學會了“忘情天書”把這等武功,再轉錄一遍,藏於某處,讓後輩有緣人得之。使千百年後,另一個少年的夢想得償…豈知他這一番異想,些微童稚般的作為,卻掀起
後江湖上一番兇濤險
,風雲詭變,那是小俠甘約兒的故事,此處略過不提。
要知道昔長坂坡一役中,燕狂徒身負重創之下,殺了裘無意。蕭秋水因覺燕狂徒對自己有不殺之恩,而且燕受數人合攻,勝之不武,所以稍為阻攔趙師容、朱順水的追殺,以致被燕狂徒後來搶得“天下英雄令”逸去。燕狂徒近幾年來雖也沒惹什麼事,反倒在江湖上銷聲匿跡,但蕭秋水心裡總是不安。
尤其是對“神行無影”裘無意之死,蕭秋水更覺遺憾。裘於壯歲時曾是睥睨風雲的將軍,後來因脾氣暴躁,而且放形骸,終於惹怒皇帝,重判放逐,裘無意卻另有際遇,當上了丐幫幫主。後又失蹤一段時
,重返後有些神智不清,瘋瘋癲癲,故聲名還不及少林天正與武當太禪。蕭秋水初時不知其因何支持擁戴自己,後來在麥城殺退金兵後,蕭秋水與陳見鬼遍尋襲老的屍身而不獲,心中甚為恐懼,怕燕狂徒狂
大發,似當
整治邵
淚一般的方法來整治襲老,那自身就真個是十惡不赦、假手行兇的罪人了。至於唐肥,朱順水逸後,蕭秋水本可輕易號令弟兄,取之
命,但因念其共過患難,鴻門一役之中,又曾出過大力,所以也就沒有出手。唐肥趁機逃去。
“三才劍客”提及這些,顯然都真的是留意觀察蕭秋水已久。蕭秋水學武之心,雖不如少年時候熾烈,但由於個天賦,都近詩劍,有更上一層樓的時機,又怎會堅拒?三才劍客相顧一笑,江秀音啟齒動聽,娓娓道來。
“‘忘情天書’所錄的劍法,其實也是心法、身法、招法、技法…只差沒有內功,這也是我們一直要等到你內力高深後,才授於你的主要原因,否則學了就像我們一樣,三人分散了凝聚的力量且不言它,連出劍的內力都不足,效果大打折扣,反而不美…”溫豔陽接著說話,這三人說話猶如音樂合奏一般,甚是好聽。
“東有這一類劍術,或雲刀法,叫做‘忍術’,或又叫做‘陰
’。乃映月芒反
敵人之目、借樹隱身、借山遁逃之類方法,但與‘忘情天書’一比,只為皮
,蔚為未
矣…最主要的是,東
扶桑的這一套,只是‘術’,而沒有‘學’,只在花巧,而失去了內容。‘忘情天書’首重‘有情’,‘有情’後始能‘忘情’,‘忘情’後方能‘高情’,高情之後,即能把己身之意志生命,融入為大自然生物靜物任何一石一木之中,借宇宙天地的力量,擊毀對方,而不是以自身在大自然中滄海一粟的微薄力量…敵人武功再高,又怎
受得了天地無情的巨力?我們數次勝你,你武功愈高,我們發揮愈強,便是生自這個道理。”蕭秋水有所悟道:“…那麼,你們將劍道融入音樂之間,也是…也是這‘忘情天書’中劍法的一部分了?”溫豔陽頷首道:“劍法本無。惟天地無處不是劍法。”蕭秋水一時只覺猶如頭頂有一道瀑布,白花花地衝擊下來,大悟道:“我明白了…”登雕樑沉聲道:“這‘忘情心法’共分十五,即‘天、地、君、親、師、金、木、水、火、土、
、月、風、雲、我’,所謂劍招,皆在這十五項變易之中,變變生易,易易回常,常即是我。譬如要在逸遠遼闊的大地上擊敗敵人,可仗‘天意’或‘地勢’二訣勝之。
借溪之水
濺而施殺手。乃屬‘水逝’之訣。借月芒相映使對方如罩寒霜,奪其心魄,則是‘月映’訣,借風吹飛花間擾亂敵手視線而斬殺之,則是‘風
’訣,人融入山影之中,借山勢嶙峋破敵人殺勢,則是‘土掩’。共十五勢,分十五法,總共一十五訣,則上天入地,任何一石一物、片杉片瓦,亦可充分發揮。可隨音樂創新招,可隨畫意生無極。總之層出不窮,永遠是創新之生命…”——難道學了“忘情天書”便是無敵了麼?
蕭秋水心中有這般疑團,登雕樑比較沉厚,一下子便看出了這點。
“不是。”
“而學了‘忘情天書’之後,要能‘忘情’,一旦不能忘情,便不能拋捨己身,成為一無所有的劍客了。使‘忘情劍法’時,天地之間,只有一個人、一把劍,千山萬水,眾生百相,都是他的劍而已。”
“如果有情、情襲他念,便無法進身融入其他人心中。如‘君王”一訣便是仗帝皇之積威,嚇服敵人,乃王者之劍,如人有情在,則無法完全放棄自己,成為九五尊的人上人。”
“而且‘忘情天書’,乃由天地萬物生意,不是無敵,反是有敵,若有一,有一人,施展的是他本身就是高山大海,或萬民之尊,或生者父母,或
月聖明,你的劍法,面對這完全融人于山河的人,便無法可施了,這點要切記…
他們都沒有留意到,蕭秋水眼瞳中稍呈驚懼之。因為他在聆聽那一番話間,猛然想起李沉舟,那空負大志的眼神,那在峨嵋山與青衣江中匯入天地的一葉扁舟…
究竟誰才是無敵?燕狂徒?李沉舟?還是朱大天王、趙師容、柳五?抑或是一冊發意心生的“忘情天書”?
…
,還是神州無敵!
蕭秋水一面尋思著,一面傾聽著,心中到了一個出奇靜謐的境界,但又似些微有著不安。他學了“忘情天書”還能不能身系家國安危?悟了忘情的劍法,能不能再心念唐方?
“忘情天書”共分十五訣,依次是天意、地勢、君王、親思、師教、金斷、木頑、水逝、火延、土掩、明、月映、風
、雲翳、我無共十五法門。
“三才劍客”誦讀“忘情天書”細則法門時,蕭秋水逐而漸之,融入了那浩瀚如海的心法之中…
光陰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