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西川經略第三十六章下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四卷西川經略第三十六章下水“草民等恭置使大人。”這凌晨,我應林白木的邀請前來參加戰船的下水儀式。才走進船廠,便被大門兩側黑壓壓的跪滿一地的人嚇了一跳。這是我第二次走進這個船廠,但上次來時並沒有人知道我的身份,是以才沒有引起多大的風波,此次顯然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

“各位鄉親免禮。”見此我忙出聲將眾人喚起,雖然我到這時空的時間已不算短了,但還是無法習慣這種下跪的禮節,別人跪自己不,自己跪別人就更不,心裡那個彆扭啊。

“下官。”

“草民,參見置使大人。”眾人才剛起身,又見林白木挽著一位滿臉病容的老者走到我的面前,對著我便要下跪。

“免禮,免禮。”見此我忙快步上前制止道:“這位想必便是林員外吧!”

“正…正是下官。”剛才下跪的動作顯然讓林員外有些氣緊,以至於說話都有些變音了,只見林員外吃力地了一口氣說道:“犬子不知禮節,上次大人大駕光臨也未通傳下官,以至下官未來參見,請大人恕罪。”

“無妨,無妨。”我忙回答道:“林員外臥病在,這俗禮便不守也罷,林員外還是回房好生歇息吧。”

“多謝大人好意。”林員外忙對著我躬身說道:“大人光臨寒舍,下官又如何能不在旁待奉?何況下官只是身體小…咳咳…”林員外未說完的話很快便被一陣劇烈地咳嗽所取代了。看著面前咳得臉一片紅一片白的林員外,我心中也不由一陣難受,連忙對著林白木使了一個眼

“父親。”林白木會意,轉身對林員外說道:“置使大人說出的話便是官令,父親若是不遵從,豈不是抗令。”

“這個…”

“林公子說得對。”我在旁附和道:“林員外只管好生歇息,此間的事便由令郎打點好了。”

“如此老朽便恭敬不如從命了。”見此林員外只得對我鞠了一躬說道:“犬子若有招待不周之處。大人只管責罰。”

“好說,好說。”

“家父已令我全力支持大人了。”看著由兩名丫環攙扶著走遠的林員外。林白木若無其事地說了一句話。

“什麼?”我被林白木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搞得有些糊塗了。

“幼林的制船廠,家父地船隊,甚至林家的數十年地家業,大人可隨取即用。”林白木坦然說道,那神好像只是送給我一個大蘋果。

“令尊為何要如此做?”聞言我不由奇道:“還有林公子你,為何也會答應?”

“為了大人的成都之戰,同時也為了家母。”林白木回頭望了我一眼。我這時才注意到他那佈滿血絲的眼晴裡充滿了哀傷。

“家母慘死於蒙古軍營之中。”林白木苦笑一聲道:“那時家父便被捆綁在一旁,眼看著家母被韃子**而死,而韃子之所以留下家父的命,只是為了能夠得到贖金,人間慘事,莫過於此了。幼林也不怕大人恥笑,在此之前,家父也同屬畢國富之。其時家父正帶著家母於金國境內經商,卻不想竟遭此慘變。家父本以為再也報不了仇了,可成都之戰卻讓家父看到了希望,也讓幼林看到了希望。”又是一筆血債,聞言我搖了搖頭,長長地了一口涼氣。以此平息心中的熊熊怒火。

“順水順風…”不遠處,隨著數千餘名木客一陣緊過一陣的歡呼聲,由林白木親自監造的車船終於順利下水了。

“小人將此船稱作海鰍船。”林白木指著剛滑入水中地車船說道。

“這名字倒也貼切。”我點了點頭,那艘由千餘名木客分為三批,夜不停地趕工,終於在十四天的時間內製作完成的車船,此時正停泊在水中悠閒地隨波盪漾著。它的總體結構與樣式和原車船相差不大,依然是尖底尖頭,只是排水量卻還不及原車船三分之一。五對一人高的車輪和間在其中的炮口,讓林白木又不得不加長了船身。這使它看起來頗像一隻浮於水面的泥鰍。

“此船長十七丈。寬二丈八尺,高三丈。可容火炮十門。”林白木向我介紹道:“左舷、右舷各有炮四門,分別位於車輪之間。船尾兩門,由於其首尖,是以船首無炮。此船隻需一百餘名水軍,便可控自如了。”

“只需一百餘人?”聞言我奇道:“為何會相差如此之大?據鄭言所知,原車船至少需五百水軍方可作戰,若再加上弓箭手,一艘車船便需搭載千餘人了。”

“這便是火炮的好處了。”林白木笑道:“置使大人也許從未參加過水戰吧!車船需五百水軍作,蓋因車船上地四輛拋石車便需三百餘人了。再加上原車船上眾多的車輪,比若‘揚州載’便是二十四車,‘大德山’甚至是三十二車,是以一艘車船需五百餘人作也就不足為奇了。而如今這艘‘海鰍船’只有十車,且一門火炮只需六人作,不似拋石車般需近百人,是以才會相差如此之大。”

“原來如此。”聞言我點了點,到了此時我終於發現一點這時代的火炮優於拋石車之處了。即便是我新研製的拋石車只需八人,與火炮的六人相差不多,但由於其是用重物進行拋的,所以也遠重於火炮。而這些重量若是在守城或是陸地上也許並不算什麼,但若是在船上,便得斤斤計較了。

“然則其速度如何?”我皺著眉頭看著那均勻地分佈在海鰍船兩側地車輪,疑惑地問道:“公子將二十四個車輪一下便減至十個,此船能駛得快嗎?”

“此點大人無需當心。”林白木笑道:“由於此船所需的人手少,且船體也縮小過半,是以雖是減小了十餘個車輪,速度較之原來的車船也有過之無不及。大人倘若不信,只需一試便知。”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