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七夜發飆紫凝遭殃票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聞言,眾人又是倒了一口冷氣,這才想起來,當初風老丞相的髮可是大魏國的長公主,端公主呢!想不到這大魏國的皇上竟然還念及這些舊情,雖然七夜現在已經改姓東方,風老丞相也早已經退朝歸隱,但是這璃夜郡主到底還是風家的子孫,這一點事實是誰也無法抹去的。畢竟,七夜那大英雄父親風斬,便是姓風。

如今一經提醒,眾人倒是想起了七夜的這麼一層身份。

七夜自然也是到有些意外的,淡淡的微笑道,“代本宮謝過大魏皇。本宮曾聽聞大魏皇喜愛收藏書畫,剛好本宮這裡有幸收藏了一副吳仙子山水墨畫,勞煩尊使代本宮帶回給大魏皇,並替本宮向尊敬的大魏皇轉達本宮的謝意。”說著,便朝一旁的江公公招手,江公公便立刻著人將書畫送上。

對於七夜的大方得體收斂自如的樣子,一直默不作聲的坐在一旁看著的太皇太后到非常的滿意,這般自在大氣的範兒,她當初可是遠遠學不來的。

看來,陛下的選擇還真的沒有錯的。

“謝過皇妃娘娘!”那大魏國使臣很是高興的帶著回禮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接下來,眾外國使臣又陸陸續續的將自己所帶來的禮物奉上,陛下也一一笑納,然後又一一送上回禮,大殿內時不時的傳來一陣驚呼聲,都是被雙方的禮物給驚住了。

這次簡直就是這珠寶珍貴稀罕之物的展示會啊,就連七夜看著,也都有些驚訝了。

一位使臣奉上禮物之後,大殿內的歌舞才得以繼續,還有一些別國的使臣還在等著,不過也不能就這麼一下子擠上去送禮。

“你準備得充足的,不過送出去的東西比他們送過來的東西還要珍貴,你倒是財大氣。”七夜揶揄的笑了一聲,抬手給陛下倒上一杯酒。

“朕總得拿一些東西出來震震場面,別看這些中小國的對我們泱泱大夏沒有什麼威脅,事實上要想讓他們甘心臣服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我們還需要想想別的辦法。”陛下輕輕的收了收那隻大手,修長的指尖將七夜那素手握得緊緊,一股暖意瀰漫而來,七夜當下心底也越發的柔軟起來,美麗的明眸裡沁出一道暖暖的柔光,“嗯,你這簡直就是恩威並施,不過對大魏國這樣的國家倒是頗為的適用。”

“看來,你是很贊同朕的做法,不覺得那些送出去的禮物可惜了?”陛下嘴角微微上揚,靜靜的注視著她,輕聲笑道。

“我陛下英明神武,小女子甚是佩服。”見他高興,七夜也不拂了他的意,這才有些好笑的瞥了他一眼,清秀的臉上難得泛起了一個溫馨的微笑。

“哈哈,能得到你的稱讚,朕很高興。”陛下愉悅的輕笑出聲來。

龍椅上的這一幕,自然落入了許多人的眼中,眾位大臣看到龍椅上龍顏大悅的陛下,都有些驚呆了!

陛下向來深沉內斂,幾乎沒見過他這般神舒暢的微笑,更多的時候都是見到陛下那麼一副神淡淡的樣子,而如今陛下卻是笑得如此開心,那笑容如此的絢爛人,風華絕代,倒是讓眾人都沉醉在其中。

坐在一旁的太皇太后也長長的了一口氣,倒是有些高興的暗自點點頭,沒想到陛下跟七夜在一起倒是能如此開心,都這麼些年了,倒還不曾見過他能這般輕鬆的微笑呢。

看來,陛下到底還是對七夜有些情意了,不僅極盡一切的寵著,而且還如此情大漏,幸虧她當初沒有做得太過分,不然陛下還不知道怎麼恨上她了。

想到這裡,太皇太后突然覺到自己渾身都輕鬆了起來。

“赤帝陛下,我金盛皇朝也有重禮奉給陛下與皇妃娘娘!”就在這時候,一直坐在位置上已經隱忍了很久的紫凝公主終於開口了,清冽的聲音如同那悅耳的宮鈴聲一般。

聲音落下的時候,一旁的秦玄風跟華沁蕊似乎都有些反應不過來,皆是轉過頭詫異的看向紫凝公主,然而紫凝公主已經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蓮步款款的朝大殿中央走了過來,手裡也端著一個禮盒,朝上方的赤帝陛下深深的鞠躬行禮,然後便將禮物奉上。

陛下這才收回了目光,望著下方的紫凝公主,淡然點頭道,“公主同眾位金盛使臣辛苦了,代朕謝過景帝,替朕給景帝傳送謝禮。”

“謝過赤帝陛下!昨乃赤帝陛下同璃夜郡主大婚,為表心意,本公主願意為陛下與璃夜郡主送上一曲,祝陛下與璃夜郡主百年好合,永結同心。”紫凝公主深情款款的望著座上的赤帝陛下,輕聲道。

聞言,陛下頓時一怔,忽然轉過頭望向七夜,只見七夜眼中浮現著些許的驚訝,然而片刻之後,便是輕輕點頭,這下,陛下才沉聲道,“准奏!”聲音落下,江公公便招呼身旁的小太監上前給紫凝公主準備琴檯凳子。

“謝過赤帝陛下!”紫凝公主施禮謝道,然後才轉身往凳子上坐了去,她的侍女已經將她的西域魔琴放到了琴臺上。

而見到這一幕,眾臣是一陣讚歎又有些恐慌,之所以讚歎自然是因為紫凝公主的風姿貌美,之所以恐慌,則是因為當初在百花盛宴上紫凝公主所駕馭的西域魔琴讓他們難以招架,心裡當初已經留下一些後遺症了。

不過,這次紫凝公主倒沒有將這魔琴當成一種武器來使用,而是很單純的彈奏一首曲子而已。

都知道紫凝公主知音律,琴技天下幾乎無人能及。

這麼一聽,果然是不同凡響!

哀婉輾轉的琴聲如泣如訴的響起,優美而悽婉的琴聲中,展現在眾人面前的是一副夢幻江南水鄉一般哀愁悽美的畫面,細雨朦朧的雲煙之中,一襲淡紫的紗衣女子撐著油紙傘打醉在煙雨之中的石橋上緩緩走過,她的身後飄起了一片悽的細細雨絲,伴著那陰雲的憂愁,說不盡的落寞與期待,恕不完的哀愁與嘆息,湮沒在江南水鄉的朦朧之中,有那女子無限的期盼與等待。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