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零章價值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宋應星迴到王靜遠家以後,蕭木原本打算的試探一番,驗證一下他的身份的步驟已經可以省略,現在要做的,就只是把這麼一個歷史留名的人物拉到自己一方,來給自己幹活才是正經——事實上這次的科舉‮試考‬原本的意義也是在於此,只不過在沒有通過科舉‮試考‬的人當中,也同樣有可以給蕭木帶來極大幫助的人才,而且還是那些能夠通過科舉的考生往往不具備的那種才能。

當然在出手招攬人才之前,蕭木和林檎自然要給王靜遠他們一些時間來關心詢問一下宋應星兄弟會試結果的事情,畢竟從早上到現在,王靜遠家所有的人都在焦急地等著這‮試考‬的結果。

宋應星兄弟宣佈了遺憾的結果之後,王靜遠一家頓時陷入了一陣失望,事實上王靜遠本人對於這個遺憾的消息已經有了那麼一點點的心裡準備,回想剛剛趙棄病的提問,如果宋應星兄弟兩個真的通過了會試的話,蕭木公子肯定不會那般猶豫,而是自然會提前把這個好消息拿來給大家分享。

而蕭木和林檎對於整個屋子當瀰漫著的失望之情則是稍稍有些不以為意,畢竟他們是後世來的人,又直接穿越成為了擁有理論上至高權力的皇上皇后,自然無法理解科舉在大明本土居民嚴重的分量,考中進士對大明的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蕭木和林檎的“淡定”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們這次前來就是給宋應星送上一個“大禮”的,作為可以主宰眼前落榜考生前途的存在,已經決定了要重用此人的蕭木,自然無法體會宋應星本人的失望之情,因為宋應星又不知道他喜歡的“奇技巧”竟然能夠連皇上都驚動了。

終於整個房間內的失望情緒醞釀得差不多了,蕭木便開始招賢納士起來“我聽說小宋先生對於天文地理,萬物運行之道頗有造詣,不知是否如此啊?”蕭木的問題問完之後,便發現似乎屋子裡除了原本就存在的失望情緒之外,似乎有平添了一絲尷尬的意味,很顯然,他的這句開場白並沒有收到想象中的效果,反而似乎還很不合時宜——只是到底哪裡不符合時宜,蕭木本人則是完全無法理解。

宋應星一時也是面尷尬之,臉有些發紅,似乎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還是他的兄長宋應升趕緊站出來說話,算是給大家解了圍——儘管大家都口口聲聲地稱呼眼前這位為“蕭公子”但心裡都清楚這是當今皇上,皇上問的問題,不管讓人覺得多麼難受,自然總是要回答的。

宋應升答道“蕭公子所言不錯,我這兄弟本是一個讀書種子,天賦在我之上,只是卻不肯用功上進,反而把空閒時間全都用在了那些‘奇技巧’之上,這才接連參加會試未能得中,我平也多次勸誡,但卻並沒能成功…”雖然兄長已經代為回答,但畢竟是身份尊貴的“蕭公子”的問題,宋應星也不能就這樣一直沉默不答,於是接著答道“兄長所言正是,我平讀書用功不夠,此番會試未能得中也是情理之中,宋某心服口服…”聽了這一對兄弟的回答,蕭木這才明白了剛剛空氣中瀰漫著的尷尬是怎麼一回事,自己原本用來作為一個開場白的問題,被這對落榜了的讀書人給誤會了。

蕭木明白,宋應星兄弟一定是把自己剛剛的話,當成了是為什麼沒有錄取宋應星的原因,同時他們應該也受到了一絲諷刺的意味,站在他們的角度上理解的話,蕭木這個問題無疑有點嘲笑宋應星不務正業,這次落榜也是咎由自取的意思。

於是意識到了誤會存在的蕭木趕緊進行補救,只是一時不知道該如何開口,生怕越描越黑,把誤會更加放大,最後觸動了宋應星的自尊,白白地損失了這麼一個歷史留名的人才。

“大明近年年景每況愈下,各省州縣均有減產絕收的消息傳來,你們的蕭公子為此事心焦不已。”還好同樣意識到了誤會的並不只有蕭木一個,同樣明白了問題所在的林檎見蕭木一時不知該如何解釋,於是便開口說道“此前禮部右侍郎徐光啟進獻了他早年著作《甘薯疏》,現正在努力培育耐寒高產的甘薯,用以救濟天下百姓,只是研究優良薯種非一之功,最起碼今年入冬之後,就要有大批百姓要飽受凍餒之苦。”林檎這兩句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話自然不可能加深宋應星兄弟的誤會,而且總算是把話題引向了正軌,於是蕭木也接著說道“朝廷開科取士,自然是要選拔治理國家的人才,好讓天下百姓豐衣足食。但治理國家的人才再多,若是年年災情不斷,朝中大臣們縱然有經天緯地之才,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在朕看來,尤其是在當下國力艱難的時刻,像事那種能清天文星象,季節氣候成因原理,研究出高效的,超過人力畜力百倍的勞作用具,研究出高產又耐旱的糧食品種的人才,比那些通過了科舉,到翰林院做學問的進士們更有價值。”

“而小宋先生,在朕看來,就是跟禮部徐光啟一樣,有著這樣才能,朝廷急需的,能讓天下百姓過上好子,讓朝中治國的臣子們有米下鍋的人才。”蕭木甚至已經忘記了為了隱藏身份應該用“我”而不是“朕”頓了一頓然後繼續說道“小宋先生,不知你是否願意來幫朕?”眼前的“蕭公子”和“蕭夫人”一連串的話語,讓宋應星到十分震驚,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一直以來被人所詬病的,喜歡研究的“奇技巧”竟然會被當今皇上這般看重,而且很顯然,皇上打算給自己一個施展自己興趣和抱負的機會,宋應星先是愣了許久,然後才本能地接受了這個機會,對蕭木跪拜說道“願盡綿薄之力。”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