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八章對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於是蕭木頓時又聽到了來宗道等人一致的“皇上英明”的回答,不過蕭木對手下臣子們的奉承並沒有到十分高興,因為這聲“皇上英明”實在是貴得很,他這內庫就算是金山銀山,也承受不了幾次這種“皇上英明”的場合。

解決了這次寧遠兵變的遺留問題,蕭木終於在內閣值房待不下去了,僅僅是今天一天,自己就得知了田妃懷孕、寧遠兵變這兩件大事,蕭木實在不敢確定,自己繼續在內閣值房坐上一陣,是不是又會有什麼地方地震了,什麼地方水災了,什麼地方又有誰謀反了之類的事情發生,總之,蕭木可以確定的是,一直留在內閣值房裡面,自己早晚要被全國上下那麼多糟心的壞消息給瘋。

但是離開了內閣值房,逃避掉了去了解全國到處的糟糕態勢,蕭木又想起了他原本來這裡的本意,就是為了避免去想那些永遠也想不通的倫理問題,總而言之,不管在不在內閣值房,都有煩心的事情,對蕭木似乎都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而且,蕭木遺憾地發現,現在自己不光要為田妃的事情發愁,還被剛剛知曉的寧遠兵變的事而到心情沉重。

蕭木漫無目的地到處走著,等到他恢復了意識的時候,他才發現,原來自己又習慣地走到了林檎的寢宮這裡——“總歸早晚要相見的,一直躲著不見也不是一個辦法,既然都已經到這裡了,就進去看看吧”蕭木自己對自己說道。

其實這並不是因為蕭木有多麼勇敢,怎樣鼓起了勇氣額結果,而是因為他已經幾乎都走到了林檎寢宮的門口,甚至林檎的貼身宮女釧兒都已經看到了他,並且進到林檎的裡屋去通報去了,所以說,蕭木就算想離開,其實也是不可能的了——這才是他產生剛剛那樣“積極豁達”想法的最關鍵原因。

然後又是遵循以往的慣例,在林檎寢宮當中伺候著的宮女、太監們全都被打發了出去,包括林檎的貼身宮女釧兒。

不過讓蕭木略意外的則是,林檎見到了他之後,對於田妃懷孕的事情隻字未提,反而直接問了一句“說說看吧,你的江山社稷,又哪裡出了問題?”林檎的話就像是未卜先知一樣,蕭木可以確定,就算林檎真的在後宮之中形成了一道她自己的消息網,也不可能這麼快就知道內閣剛剛處理好的寧遠兵變的事情,所以說,很顯然,林檎的這句問話無疑是她自己的推測,而且推測得還很準。

“你怎麼知道出事了?”蕭木下意識地問了一句,當然這句話的重點不在於這個問題本身,而是蕭木表達自己驚訝的一種無意的行為。

“這還用猜嗎?”林檎則是理所當然地答道“如果不是你這個皇帝的江山社稷出了問題,你怎麼可能會到我這裡來呢?”事實上蕭木覺得林檎的這個說法並不準確,自己到她這裡來完全是因為漫無目的地習慣行走的結果,並不是因為寧遠兵變的事而專門來找她商量的。但轉過頭來一想,林檎說得也的確可以算對,畢竟如果沒有出現寧遠兵變的這件事的話,那麼自己就肯定繼續在內閣值房坐著,也就不會到她這裡來了。

於是蕭木便默認了林檎的這個說法“還真除了一件事,而且這事雖然已經解決了,但還是讓我到十分壓抑。”

“既然壓抑,那就說出來聽聽,到底是哪裡讓你想不通了呢?”林檎問道。

“是這樣的…”於是蕭木便把袁崇煥的奏章內容,也就是關於寧遠兵變的前因後果,最後的處置方式,大概地給林檎講了一遍,然後總結地說道“袁崇煥已經平定了這次的兵變,我也從內庫中撥了六十萬兩來補發寧遠將士的軍餉。”

“所以說,至少跟浙江賑災和福建詔安的事情相比,這件事情已經得到了解決,那麼究竟是哪裡讓你到壓抑了呢?”林檎繼續問道,畢竟蕭木剛剛只是把整個事件描述了一番,卻沒有說他到底哪裡到壓抑。

蕭木於是開口問道“這件事情讓我最為壓抑的一點就是,你不覺得整件事情當中,似乎並沒有哪個人是真正的過錯方嗎?或者說,這件事情當中,似乎每個人所做的,都有他自己的道理,似乎每個人做的都對,至少並沒有什麼十惡不赦,喪心病狂的人物,然而最後卻造成了嚴重的後果…”

“那些聚眾作亂的士卒兵將,難道不是這次事件的過錯方嗎?”林檎反問道“他們要是不作亂,又怎麼會有後面那些嚴重的後果呢?”

“但是他們已經好幾個月沒有領導軍餉了,你能想象上班的公司幾個月都不發工資,還要讓你每天辛苦地工作嗎?”蕭木也同樣反問道,然後繼續說出了他的無奈“所以,我不覺得這些作亂的兵將真的有什麼過錯;同樣,畢自肅也沒有什麼過錯,他已經連續九次上疏到朝廷要求撥銀髮餉,但朝廷都沒有給予回應,作亂的士兵這才會把他綁起來問他索要軍餉,這已經不是什麼‘御下不嚴’的範疇了;最後,朝廷管理錢糧的戶部尚書畢自肅,也沒有什麼過錯,畢竟畢自嚴是他的親弟弟,他給寧遠撥銀髮餉也是合情合理,但他卻只能坐視不管,最後還不是因為國庫本沒有錢的原因嗎?”

“所以說?”林檎問道。

“所以說,整件事情,在我看起來,誰都沒有錯,但為什麼每個人都做得是正確的事,最後卻釀成了這樣的苦果呢?”蕭木看起來確實十分壓抑,這件事情,還有那個一直困擾他的倫理問題,似乎隨時都能把他壓垮。

林檎接下來的一番話,直接為蕭木道出了他這個問題的本質:“你是大明的皇帝,所以,你的身份就已經決定了,你在考慮問題的時候,不能關心‘對與錯’,而只能關心‘治與亂’,不然的話,今後總是會有大把類似的問題來困擾你的。”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