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章看法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蕭木這樣的安排同樣也保全了自己這個皇上的面子,畢竟自己之前說過,內書堂的教員全都是罪孽深重之輩,沒有資格帶領學生們拜孔夫子。現在自己安排曹化淳這個宮裡最有文化、跟士人關係也最好的大太監擔任內書堂的頭頭,讓他來帶著小太監們拜孔夫子,這跟自己之前的說法也並沒有什麼矛盾之處。這樣的解決方法,也算是兩全其美,既保住了自己的面子,又維持了封建傳統禮法,想來前天那些對此議論洶洶的文官們也都能夠滿意了吧?

當然蕭木不知道的是,在現在這個時候,關於什麼拜不拜見至聖先師這樣的問題本就不是下面的臣子們關注的重點,他們的心裡對於今天的早朝實際上是不能滿意的。

但是就算有什麼不滿意的肯定也不能表現在臉上,既然事實已經表明,來宗道的內閣首輔之位依非但沒有鬆動,反而更加得穩固了起來,那麼昨天夜裡連夜討論出來的一切所謂的“計劃”全都失去了價值,畢竟這些計劃大多數都是建立在來宗道辭官、內閣出現空缺這樣的前提下的。

總之,像是錢謙益、周延儒等人此刻心裡也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之前分析得到的來宗道辭官之意堅決,首輔將會換人的結論是錯誤的。現在來宗道的首輔之位穩固,其他閣老們想必也會接著當他們的內閣大學士,內閣在短期內是不會有空缺產生了,所以即便自己再怎麼謀劃,暫時也沒有什麼入閣的可能了。

此時錢謙益等人的狀態,跟蕭木後世在大學時候常見的情形倒是有些相似:就是某男生意外得知心儀女生跟男朋友的敢情出現問題之後在心中竊喜,同時暗中進行了周密的計劃,對於如何促成喜歡的女生和現男友徹底分手,如何在妹子分手後給她製造驚喜,如何表白,如何最終成功上位都仔細推敲了好久。但就在自己制定了周密詳盡的計劃之後,卻又突然得知這個女生和他男朋友之間只是鬧了一點小誤會,而且現在誤會已經被消除,兩人又重新和好、如膠似漆了――原本制定好的計劃成了廢紙,自己就這麼被命運無情地捉一番,心的戀情還沒有萌芽就被扼殺了。

雖說成功都是留給又準備的人,但是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的仔細謀劃、心準備完全是徒勞,本跟成功沒有任何關係的事實,只要你是個正常的人,想必都會到情緒低落。

所以像錢謙益、周延儒等重新“失戀”的官員們此刻又恢復了萎靡不振的狀態,畢竟昨天夜裡幾乎沒有怎麼好好休息,今天早朝又沒有原本期望的事情發生。這樣的話,大殿之內又恢復了原本死氣沉沉的氣氛,一場原本醞釀著的、隨時都有可能猛烈爆發的政治風暴,就這樣被蕭木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誤打誤撞地給破壞掉了。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官員都對今天這個結果到不滿意,來宗道這個主角暫且不提,至少像是楊景辰、李標等內閣的其他閣老們對於今天發生的事情還是到十分高興的――雖然他們之前也誤會了,以為皇上已經準了來宗道辭官的請求,讓他風光地回家。

但眼前的事實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來宗道非但沒有辭官成功,反而還成了“直言進諫”的有功之臣,成為了值得所有官員學習的楷模,這樣的巨大反差,也讓楊景辰等人對自己今後的仕途充滿了信心。

本來他們都是抱著幹一天是一天的心思在內閣工作的,尤其是楊景辰,一直擔心會被清算成為閹黨一夥,心裡最大的願望也不過是可以平平安安地退休,對於未來的仕途謀劃本沒有什麼想法,畢竟“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但今天早朝,同樣是跟自己有著類似境遇的首輔來宗道的例子已經很清楚地表明瞭,皇上對於像自己這樣的曾經跟閹黨有過些許關係的臣子完全不打算追究,而且還要重用。於是乎,眼前最大的擔心消失之後,楊景辰的心裡也到十分輕鬆,甚至思考起了今後在內閣當中如何工作,產生了在來宗道致仕之後有沒有機會繼任成為首輔之類的遐想。

還有人對於今天早朝的事情並沒有什麼滿意或者不滿意的看法,而是表現出了一種波瀾不驚的狀態,徐光啟就是一個最好的代表。畢竟整個早朝發生的事情已經充分印證了他最開始的判斷――來宗道通過辭官的方式勸諫皇上。既然自己早就想到了這一點,那麼對於今天早朝發生的一切,徐光啟都有著一種“果然不出我所料”的覺。所以,徐光啟的心情並沒有什麼波動,這也是分正常,難道皇上宣佈一件自己早就已經知道了的事情,我還要有什麼特別的心情不成?

當然徐光啟的分析實際上並不正確,來宗道辭官確實是真心實意而並非一種勸諫的手段,但這背後事情的原委徐光啟也並不知情,蕭木也不可能把整個事情的幕後真相全都講給大家來聽了。所以,至少從表面上來看,蕭木給出的關於來宗道辭官的事情的官方說法就是,直言進諫、規勸皇上,值得廣大臣工們學習的行為。而這個官方說法,只不過恰好跟徐光啟的看法一致罷了。

最後,今天早朝的主角,內閣首輔來宗道的心裡此時也並不平靜。在仔細回憶了從前天內書堂開課,一直到今天早朝之間的事情之後,來宗道覺得自己之前產生的,認為皇上輕視儒家學說的想法應該是誤會了――當時正是由於這個瘋狂的想法在自己的心中揮之不去,反而越來越清晰,自己這才在心情矛盾之下決心辭官的。

但現在想來,皇上不準內書堂的學生們拜孔夫子也許本就不是因為他輕視儒家學說,而只是單純地認為馮銓這個閹黨頭目沒有資格再跟孔聖人搭上什麼關係,自己從最開始,就誤解了皇上的良苦用心…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