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開放遠洋貿易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最便宜的鏡子,由於本錢比較小,小商小販做的最多,因此販賣商和銷售商的利潤被壓縮到了八錢,連一兩銀子都不到。

但玻璃鏡的價格一降低,市場上也呈現出火爆的勢態。目前的玻璃鏡已經包裝成了符合中國人審美觀的樣式,外面的鏡框用的都是銅,還有一些吉祥富貴之類的字眼,而且各地還有一些散佈信息而鼓動人們購買玻璃鏡的‘托兒’在,價格降得這麼低,很多手上比較寬裕的人都會選擇買一個。

玻璃鏡的市場在趙全的縱下,今年銷售量一路攀升。

僅僅第一季度,就賣出了20萬麵價格不等的小鏡子,作為奢瓷品的大鏡子,賣出了將近5000面,盈利達到200多萬兩。

第二季度銷售量更猛烈,僅僅兩個月就賣出了30餘萬面小鏡子,大鏡子賣出了4000餘面。

銷售猛烈的還是小鏡子,大鏡子基本上沒什麼太大的提升潛力了,第二季度反而縮水。

因為那些富人手上大多都有了,他們從一開始就購買了玻璃鏡,見玻璃鏡的價格一路跳水,對這東西已經快看透。

很多人已經不想當肥羊了,這些都是即有些錢,又很吝嗇的傢伙。但一些人為了繼續炫耀,則是繼續購買新版的鏡子。

人家有錢嘛本不在乎那點銀子。

聽說魯王又買了兩面‘豪華至尊版’玻璃鏡,花了十幾萬兩銀子呢魯王現在可謂是整天花天酒地,自從獲得出城的自由後,簡直快樂賽神仙,魯王出手了一些田產後,身家再次暴富,出手自然不凡。

大明有將近兩億人口,如果每年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購買玻璃鏡,那就是六千餘萬人,每個人身上賺取1錢銀子,就有六百餘萬,加上一些奢侈品鏡子的收入,那將有上千萬兩。

趙全曾建議趙巖玩行政壟斷,止其他人涉及玻璃製造行業。不過被趙巖否決了,玻璃這東西有什麼好壟斷的。

以後自然有更高級的產品。

而且鏡子又不是一種經常要換的東西,可能買上一面,十幾年都不買了。價格高的情況下,想必沒人願意換。

而且隨著高級產品的不斷出現,鏡子也會陸續被淡出視線,人們對鏡子的渴望將不是那麼強烈。

這東西還真沒壟斷意義。

而在海外市場,玻璃鏡顯然賣得不錯,這個可以通過關稅來取利潤,國內賣三兩的玻璃鏡,關稅到幾十兩,人家賣到海外市場依舊有錢賺,而且利潤還比較豐厚。

相比之下,紡織業已經逐漸成為盈利的龍頭產業。

大明的棉布市場,今年已經被趙巖手下的紡織業戰局了九成以上,南方的紡織作坊基本上悉數倒閉。

今年起碼能在大明的棉布市場中攫取上千萬兩白銀,而在海外,主要是的貿易對象就是本、西班牙、葡萄牙。

棉布價格在本的售價依舊比大明高出五成,但本的貴重金屬快速失是一個很客觀的現實,目前山東商品在本已經攫取不到最初那般的暴利,但暴利現象依舊存在,還有一定潛力可以挖掘,最有潛力挖掘的還是本的黃銅。

山東出口的棉布,今年在本最少能攫取到八百萬兩以上的利潤,甚至更多。

與西班牙、葡萄牙的貿易,很多時候是由鄭芝龍手的。

棉布是大明比較大宗的出口貨物之一,今年本市場被趙巖霸佔,鄭芝龍的貿易力主要集中在臺灣、澳門、呂宋及南洋各國。鄭芝龍在貿易中所易的棉布,都是山東所產。

而趙巖與西班牙、葡萄牙的貿易,則是通過太平洋貿易航航線。

趙巖手上的遠洋商船已經增加到了兩百餘艘,其中五十多艘是飛剪船,第一批三十艘飛剪船運輸著三萬鄉勇前往美洲後,趙巖又派出了一支二十艘飛剪船組成的商船隊前往美洲與西班牙、葡萄牙人貿易。

這支船隊帶去了許多玻璃鏡,同時還有大量的棉布、瓷器、茶葉,價值達到一千多萬兩。

這支船隊最快都要一年後返回,但若是貿易順利,利潤卻是驚人的。

到美洲貿易,利潤起碼也有七八倍。

大明的商品在美洲翻個六七倍基本上是輕輕鬆鬆的事情,再從美洲購買商品運回大明,利潤可能不大,因為美洲的商品可能不多,他們最多的是黃金白銀。

而黃金白銀在運輸中也是一種升值,因為在貨物賣到美洲賺取六七倍利潤的同時,也是因為美洲的金銀不值錢,因此這六八倍利潤,是往返兩次航行的利潤。

除了金銀,船隊將從美洲運回原材料,原材料上可能賺不了太多的銀子,但卻給工廠提供了原料,可以生產出更多的商品。

遠洋貿易雖然暴利,但趙巖總覺自己經營的話太麻煩,商業部隨著海外貿易的展開,已經越來越龐大。

這對於管理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一個部門不可能像商人那般做到無孔不入的經營,也容易出現**。

但若是把貿易放手給商人去進行的話,極有可能出現另外一種現象。

那就是軍費連年增加,但錢都跑進了商人的口袋號稱不落帝國的英國是怎麼衰落的?就是這個原因。政府年年增加軍費開支,軍隊在前面打仗,商人在背後賺錢,最終被拖死。

雖然目前全球的科技水平來說,只要大明發展得快一些,不可能出現像英國那樣的狀況。

但錢還是落在商人的口袋。

商人是社會調節的必要群體,但也極易造成貧富差距的拉大。

所以現在趙巖很矛盾,是繼續讓商業部承攬大部分海洋貿易,還是將限制全面開放,讓商人充分發揮無孔不入的特長?

然而商人有個特點是趙巖最為忌憚,那是為了錢,什麼都能賣來自未來的趙巖,在歷史上所見過的為了利益而出賣先進技術的例子可謂是看得太多了。

在還未全球化的近代時期,一個國家想要買什麼,只要有錢就行。最先進的武器,才剛出廠就被賣到了中國。

雖然一定程度上和那個年代的列強比較多有關係,畢竟你不賣我賣,我不賣他們會賣,那還不如我賣。但技術封鎖這東西在商人面前,很多時候也不靠譜。

考慮許久的趙巖,決定選一個比較折中的辦法。

那便是劃定貿易區域。

那些沒有暴利市場,又不會引起威脅的地區,海商可以自由進行貿易,唯一的原則就是稅和止洩漏先進技術。

例如美洲、歐洲,這些地方,則屬於區。

同時在已經控制的地區,將設立專門的貿易港口,歐洲商船隻能在指定港口進行貿易,並且要進行嚴格的監察。

這並不是為了閉關鎖國,而是為了封鎖技術,不讓前來貿易的歐洲人偷到先進技術。

在指定港口進行貿易,是為了將前來貿易的歐洲人集中起來,這樣更好進行監管,否則他們能自由進出任何一個港口,封鎖起來難度很大。

目前本將成為第一個開放限制的地區,本一個島國,現在已是永無翻身之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