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又是一年年來到。

眼看著子一天天在臨近了。年就要來了。

冬至過後,就是醃製臘貨的時節了,家家戶戶都買買魚,回家自制獨制家鄉風味的年貨了。幾之後,門前屋簷下便曬出一串串臘腸、臘魚、臘的,好一個豐盛之年啊。年年如此,歲歲如此。

有好幾年沒有閒賦在家像那樣等待著過年了。

說最近的便是進入老張家後,在家哺育禎兒的時候,一起陪著婆婆炒年貨、辦年貨。

進入臘月裡,一些事情就要開始張羅開來了。

就像做豆皮,這種食品我愛吃,所以,婆婆再忙也要空自己做,做豆皮的工序很複雜,但是做出來的豆皮那絕對是美味的。首先要挑選飽滿的豆子,碗豆、大米、糯米等,泡水,等這些豆子完全鼓漲後,一顆顆剝去皮,像豆瓣一樣。那一顆顆剝豆子的情景與快樂還清晰在腦海裡。有時候十幾斤豆子要幾個人剝一整天或是兩天呢,鄰居們閒著沒事串門來的都來幫忙,那場景可熱鬧了。不費力氣只費功夫,坐在一起聊天手裡剝著豆子,到中午的時候還盡心做一大鍋麵條,把大蒜炒香的臘放入,請大家分享一餐多人午餐,啊,可不高興了!鄰居們都說這老張家的媳婦那待人是誠心誠意哈!這不,一鍋麵條就攏絡了鄉鄰們的心!混合後的豆子和米類去磨坊磨成漿,回家後就可以像燙捲皮一樣做豆皮了,熱氣騰騰地豆皮出鍋了,像一個荷葉那麼大。新鮮的豆皮送給鄰居炒著吃,對那些幫忙剝豆子的鄰居們來說,這是最大的饋贈了。

一片片豆皮曬在木板上,等涼了之後就切成寬麵條狀,陰乾,再曬太陽,曬乾後就像麵條一樣,隨時想吃就泡一泡,放在鍋裡煮,臘豆皮最有風味!加點‮花菊‬菜大白菜裡面,更是美味又營養!做起來方便快捷,適合節期間待客用,隨到隨做,二十分鐘即可入肚。

在鄉村裡等待著過年的覺是很熬人的,因為,每到過年的時候,老張總是忙啊忙,有時候除夕夜快放鞭炮的時候才趕得回來,我心裡那個怨啊,那個牽掛啊,複雜著呢。那時候體會不了他的忙碌,那實在是身不由已啊!誰不想早點回家過年呢,是不,家裡有兒,有父母殷殷期盼,牽腸掛肚啊!

那時候總是在等待裡過年,跟著婆婆辦年貨,用鹽炒花生,炒蠶豆,炒糯米,買一塊塊的麥牙糖自己做麻糖。

自家開滷鍋,買來蓮藕、海帶、千張皮、豬頭皮、牛、殺幾隻自家餵養的雞,一樣一樣放在鍋裡煮著,年味便一陣陣飄進我們的鼻孔。這些滷菜是新年裡招待客人的必須菜餚,還有那入味的滷雞蛋啊,味道真是好極了!平裡難得做的這些繁瑣事情,在辦年貨的時候做得特別有勁,婆婆說再麻煩,一年也只有一回啊,值得!是啊,一天到頭來,不就是為了能夠歡喜喜過大年麼!要得!

過年對於老人們來說,就是親戚朋友間串串門,走動走動,聯絡一下情。平裡都忙於瑣事,沒婚喪嫁娶的,是絕對碰不到一起的。所以,對於過年的意義,老人們自然是比我們要重視得多,準備豐富的年貨便成了他們的頭等大事。如果說有的家庭過年了什麼也不準備,跟平常子沒倆樣的話,那在老人們心裡是不稱職的。那些甚至連紅對聯都懶得貼的更是鄙視。

說起對聯,我們家貼對聯絕對是最為隆重的。有時候是除夕那一天的中午或下午,有的時候是年夜飯之前貼,一二天左右的時間裡,準時貼好。

對聯則是早有準備買好的放在家裡的,有時候是父親買回來,那些印刷好的。去年是我去買的,在超市採購完用品後,居然忘了買對聯,小而雜的東西太多!回家後就在附近集市上去看了,看到那些書法好的人正在擺地攤寫對聯呢,價格不貴,神很可貴!這年頭,會書法的人都越來越少了!人家都在忙碌著辦年貨呢,那一對父女在寫對聯,我決定了去買他們寫的對聯,再說,那字跡也不錯啊!父親彎著寫,女兒在前面幫著拖那紙,或紅或白或黃。有長輩去世就要分別貼黃聯或是白聯了。誰家不過年呢,讓他早點賣完早些回家去吧!

對聯買回家,有時候老張在除夕那天早回來了,就是我們倆加上父親,還有禎兒都在幫忙貼對聯,禎兒在一旁幫著遞膠帶,我個子高,就站在凳子或是木梯上貼,下面站著的是父親,他在看我們貼歪了沒有,往左挪還是往右挪,那重視程度與細緻程度真是由衷地敬佩。據說對聯也很關鍵的,唯心的說法就是,對聯貼好了,貼正了,這一家人往後的一年裡便會順順利利,萬事如意呢,呵呵,這是老人的祈盼吧!

過年的子,就像是人生旅途裡一輛長途跋涉的列車,到一個站點了,需要休息休息,調整調整,放鬆放鬆了,吃點好吃的,玩點好玩的,走親串友的,歡聲笑語的,可以幾天不用工作不用勞累(雖然有些崗位需要值班),也可以在整裝待發之前,對下一段旅途充滿期望,期望沿途風景如畫,期望旅途平安,彩不斷。

是啊,這樣一站一站的期待,一年一年地過去,我們人生的列車沿途都是美麗的風景,無論是豔陽天、下雨天、下雪天、大霧朦朦,我們依然一直向前。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