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1-165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小狐看書】:WWW.XIAOHUKS.COM

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這場辯論的背後,真正的勝利者,是另一個人——崇禎。

其實溫體仁的計謀,崇禎未必不知道,但他之所以如此配合,是因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當時的朝廷,東林黨實力很強,從內閣到言官,都是東林黨,雖說就工作業績而言,比閹黨要強得多,但歸結底,也是個威脅,如此下去再不管,就管不住了。

現在既然溫體仁跳出來,主動背上黑鍋,索就用他一把,敲打一下,提提醒,換幾個人,阿貓阿狗都行,只要不是東林黨,讓你們明白,都是給老子打工的,老實幹活!

[1643]當然明白人也不是沒有,比如黃宗羲,就是這麼想的,還寫進了書裡。

但搞倒了錢謙益,對溫體仁而言,是純粹的損人不利已,因為他老兄太過討嫌,沒人推舉他,鬧騰了半天,還是消停了。

消停了一年,機會來了,機會的名字,叫袁崇煥。

畫了一個圈,終於回到了原點。

之後的事,之前都講了,袁督師很不幸,指揮出了點問題,本來沒事,偏偏和錢龍錫拉上關係,就這麼七搞八搞,自己進去了,錢龍錫也下了水。

在很多人眼裡,崇禎初年是很亂的,錢謙益、袁崇煥、錢龍錫、作弊、通敵、下課。

現在你應該明白,其實一點不亂,事實的真相就是這麼簡單,只有兩個字——利益,周延儒的利益,溫體仁的利益,以及崇禎的利益。

錢謙益、袁崇煥、還有錢龍錫,都是利益的犧牲品。

而這個推論,有一個最好的例證。袁崇煥被殺掉後,錢龍錫按規定,也該幹掉,死刑批了,連刑場都備好,家人都準備收屍了,崇禎突然下令:不殺了。

關於這件事,許多史書上都說,崇禎皇帝突然覺悟。

我覺得,持這種觀點的人,確實應該去覺悟一下,其實意思很明白,教訓教訓你,跟你開個玩笑,臨上刑場再拉下來,很有教育意義。

周延儒和溫體仁終究還是成功了,崇禎三年(1630)二月,周延儒順利入閣,幾個月後,溫體仁入閣。

溫體仁入閣,是周延儒推薦的,因為崇禎最喜歡的,就是周延儒。但周兄還是很講義氣,畢竟當年全靠溫兄在前面踩雷,差點被口水淹死,才有了今天的局面,拉兄弟一把,是應該的。

其實就能力而言,周延儒和溫體仁都是能人,如果就這麼幹下去,也是不錯的,畢竟他們都是惡人,且手下並非善茬,換個人,估計壓不住陣。

但所謂患難兄弟,基本都有規律,拉兄弟一把後,就該踹兄弟一腳了。

最先開踹的,是溫體仁。

錢龍錫被皇帝赦免後,第一個上門問候的,不是東林黨,而是周延儒。

周兄此來的目的,是邀功。什麼皇上原本很生氣,很憤怒,很想幹掉你,但是關鍵時刻,我身而出,在皇帝面前幫你說了很多好話,你才終於脫險云云。

這種先挖坑,再拉人,既做‮子婊‬,又立牌坊的行為,雖很無聊,卻很有效,錢龍錫很動,千恩萬謝。

[1644]周延儒走了,第二個上門問候的來了,溫體仁。

溫體仁的目的,大致也是邀功,然而意外發生了。

因為錢龍錫同志剛從鬼門關回來,且經周延儒忽悠,異常動,溫兄還沒開口,錢龍錫就如同連珠炮般,把監獄風雲,脫離苦海等前因後果全盤托出。

特別講到皇帝憤怒,周延儒身而出,力挽狂瀾時,錢龍錫同志極為,眼淚嘩嘩地著。

溫體仁安靜地聽完,說了句話。

這句話徹底止住了錢龍錫的眼淚:“據我所知,其實皇上不怎麼氣憤。”啥?不氣憤?不氣憤你邀什麼功?混蛋!

所以錢龍錫氣憤了。類似這種事情,自然有人去傳,周延儒知道後,也很氣憤——我拉你,你踹我?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