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婦女主任 第342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小狐看書】:WWW.XIAOHUKS.COM
翟老師他們來之前對雙山公社的情況有些瞭解,也通過趙瑞瞭解過趙村兒大隊的種植情況,知道趙村兒大隊的農業結構很典型,農畜林都有,種植品種不單一,而且有初步的科學化和機械化。
現在,他們聽過趙新山的介紹,翟老師和衛老師簡單一溝通,便決定先去水稻地看看。
一行人轉到稻田地。
趙村兒大隊的水稻是試驗品種,新品種正式大規模推廣之前,肯定要在各地進行試驗,同一個省不同的緯度不同的土壤、水質、溫度都可能對水稻的發育生長成造成影響。
這是很有觀察價值的稻田。
翟老師他們一走進稻田埂,便忘了其他,專注地觀察,互相。
趙柯和段書記等人都沒打擾他們。
記者選了合適的角度,對著他們拍了兩張照片,然後走近聽他們的內容,進行記錄。
中午,學校放學,高年級的一群學生們聽說他們在水稻田,有省城的專家,跑過來湊熱鬧。
趙柯示意他們安靜,又招招手,叫他們過來看。
翟老師、衛老師幾人鑽研了一會兒,才想起趙柯他們,趕緊收起見獵心喜,轉過來,看見一群孩子很意外,“他們是……”
趙柯拍拍一個學生的肩,笑著解釋:“我們大隊小學的學生,讓他們聽聽專家同志們的經驗,多瞭解瞭解農業,也開拓開拓眼界,都是農民的孩子,站在農民的肩膀上騰飛,不能忘本兒嘛。”
幾人對視一眼,更加意外。
趙村兒大隊培養孩子的態度,太特別了。
不過他們並沒有對此多做評價,對趙新山說起他們簡單觀察的結果。
趙村兒大隊的水稻長得不算特別好,不過對新手來說,已經相當合格,明年有經驗,肯定會更好。
衛老師建議:“明年你們可以在稻田裡養一些鴨子或者魚,豐富你們大隊的養殖種類,你們大隊有這個條件。”
趙新山沒經驗,不知道還能這麼養,詢問後得知不會影響水稻,就記下來。
趙柯難得得到專業人士,藉機問:“我們公社有豐富的林木資源和水資源,我們能再豐富一些作物的種植嗎?果樹、藥材、蘑菇木耳?”
翟老師沒有立即給出肯定的答覆:“這個需要我們詳細深入的考察之後,才能給出結論。”
趙柯點頭,又問:“我們公社想要栽樹,是不是也可以選擇更適宜樹木生長的土壤環境?”
翟老師問:“栽樹?果樹嗎?”
“不是。”
趙柯否認,可勁兒地裝:“我們公社當下的目標是大力發展農業,肯定要開墾荒地,大量伐木,但又不想影響我們公社的生態,給子孫後代留下隱患,所以想要打造一個生態上的良
循環,給未來打基礎,這是有可能實現的嗎?”
這下子,翟老師他們看趙柯的眼神,完全是毫不掩飾的震驚。
他們震驚於她的前瞻。
很少有人會覺得樹也是資源,也需要循環。而且經濟快速發展的前期,一般很難兼顧到環境和生態,也很少有人會顧及這些。
飯都沒吃飽呢,就開始展望未來,普通的人聽見,肯定要譏笑:步子跨太大,不是扯到襠,就是異想天開。
但確實有學者專家提出過類似的觀點……
恰巧,翟老師也發表過相關的論點,所以他驚訝過後,便像是遇到知己一般,目光灼灼地看著趙柯:“趙同志,沒想到你年紀輕輕,就有這樣的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