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具體怎麼分成,回頭咱們再商量,我只要求一點——快點給我個準信兒,明天可就是情人劫了......」」韓烈不但擅長裝,而且是懂畫餅的。
蘇總當場就心動了,心臟砰砰狂跳。
用別人的錢發展自己的事業,再沒有比這更美的事了。
至於什麼男主角女主角.....檬又不做藝人經紀,定位就是品劇集製作公司,管你那麼多呢?
只要把《微微》撬到手裡,看情況自己投一點,拉上劇酷投一點,剩下的大頭都讓韓烈來,風險幾乎等於零,鍛鍊的卻是自己的班底和運作經驗,何樂而不為呢?
原本並不打算太賣力氣、只想動動嘴的蘇驍,當場改了主意。
辦!
這事兒不但要辦,而且要辦好、辦成!
「韓總,給我兩個小時,我現在就去跟華策的吳總聊聊!」老蘇積極大漲,反倒把韓烈給搞懵了。「怎麼又跟華策扯上了?」老蘇哈哈一笑,帶著一丟丟得意的回道:「劇酷的母公司是克頓,克頓的創始人是魔都文廣系統出來的,我的老同事。去年克頓被浙系的華策全資收購了,現在真正掌握劇酷話語權的是華策副董兼魔都板塊負責人吳天,劇酷本身的高管團隊對於重大經營事項壓
沒有決定權......」好傢伙,這彎彎繞繞的!
韓烈意識到,投資老蘇和彭滸怕是相當重要且正確的一個決定,如果這種關鍵人物選錯了,再想把觸角深進娛樂圈,絕對會事倍功半、舉步維艱。早些年間的煤老闆們,但凡能找對一個關鍵人物且籠絡住,也不至於被坑得灰溜溜退圈啊.....
這就是單純有錢和能夠帶人賺錢的區別了。
韓烈最近有點不管幹什麼事都有如神助的意思,其實不能全都歸功於運氣,而是提前織網織對了,織出來的圈子質量過了那個坎兒。
捨棄了一點未來的利益,換來一個事事有人幫,血賺啊....
大約10點半左右,韓烈正想辦法拖著娜扎呢,老蘇終於打來電話報喜了。
具體是怎麼搞定的劇酷、搭上了多少人脈、花費了多大代價,韓烈一概不興趣。
他只想知道結果。
結果是......華策被烈哥的鈔能力給幹服了。
「吳總的意思是他們出IP、劇本和宣傳渠道,佔30%的份額以及男主,別的都不管。只要您肯拿出7000萬資金,就可以拿到項目剩下的份額,當然,女主自然是您的。」韓烈的第一反應就是被別人敲了次竹槓。
但他沒有急於下結論,而是問了蘇驍:「蘇總覺得這條件怎麼樣?」蘇驍老老實實回道:「從合作的角度來講苛刻的,但是面對這種不是很缺錢的大公司,從價值對等的角度來講,條件其實還可以。
外行人想入場,溢價投資是必然的。
正常情況下,大部分想掏溢價都進不去門,拿不到這種知名作家的知名IP。
這次也是因為微微的拍攝難度更高,需要在特效上花心思,再加上杉杉的賣劇不算順利,華策才考慮拉人進場,轉嫁風險.....
不過我個人是願意支持您的,檸檬影業可以掏出1000萬的資金,並且肩負起出品、製片、銷售等任務,只要求20%的份額。
相當於您花6000萬,拿走50%的最終收益和一個女主角,值與不值,您得自行判斷。」微微確實很火,但如果明年上映,能用50%的收益份額賺回來6000萬嗎?
韓烈不瞭解影視行業,單憑覺推斷,大概率是不行。
製片方的收益大約是賣幾輪劇,包括電視臺和網絡播放權,然後再對外出售版權改編權什麼的,可能還會有一些廣告植入之類的收入。
算上各種稅,總價要賣到2億左右,分賬淨收益才能收回6000萬。
明年才15年.....覺是
難的。
可能要耐心等上幾年,用尾部的長期收益來慢慢收回投資。
所以這個事兒總體能賺,但明面上賺得並不多。然而,如果再考慮到隱形收益,那可就不一樣了。
一方面,娜扎大概率會因它而成名爆火,從三線小白花晉升到一線頂——其實她在沒有作品的時候就能坐穩二線,哪怕回回處對象都會出點事兒,黑料不斷,她也始終沒糊。
現在她沒跟塘主處對象,沒惹到子,前面只塌了一次,處境相當健康。
覺只要有一部夠分量的作品,分分鐘就能飛昇上頂
。
這對韓烈好像還是沒有什麼好處。
但是吧,把自己的女人推上一線女星寶座,給她逆天改命,那種成就,是不能用利益來衡量的。哥缺錢嗎?
不缺啊!
當她擁有了財富和名氣,成為全天下男人眼中的女神,每次禍禍她的時候都會更嗨皮,血賺好吧!
另外一方面,檸檬作為項目的製片方,賺來大量名氣和業內聲譽,提前開始盈利,對於上市是有好處的。
在原本的時空線裡,檸檬的第一部自制劇《好先生》直到16年中才上星播出,後來趕上特殊時期,國內IPO沒搞成,不得已去港所上市,其實是很虧的。
大A的韭菜.....啊呸呸!
國內上市多舒服啊,百倍市盈率輕輕鬆鬆,隨便找個由頭炒一炒,閉著眼睛變大妖.....
現在把爆款《微微》捏在手裡,提前一年開始盈利,回頭自己再作一下,瞄準19年的時間點在國內上市,一波暴賺百億不是夢。
和現在賣劇的三兩千萬收益相比,哪個更舒服?娛樂圈,我不會玩,金融圈,我是懂王!
所以,《微微》的生意能做!
韓烈剛要同意,突然之間想到一件事,改口問道:「版權最終還是在劇酷手裡嗎?」蘇驍耐心解釋道:「劇酷手裡持有的是的影視化改編權,把它變成電視劇之後,因為製片方是咱們三家,咱們共同享有著作權,然後通過協商一致行使。
不能協商一致,又無正當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轉讓以外的其他權利,但是所得收益應當合理分配給所有合作作者。
所以劇集的版權收益都是按照商定好的比例進行分配,而劇酷依然持有《微微》的電影改編權,直到顧漫的授權到期......
當然了,目前我並不清楚她們之間的影視化版權合同是怎麼籤的,但這和我們沒有多大關係。」韓烈明白了,然後突發奇想。
「我覺華策並沒有把《微微》當做必不可少的頂級項目看待,他們預估的製片成本大約是7000萬左右,預估最高收益不超過2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