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篡位之初,耶律大石派人出使大宋,用廢帝耶律延禧換來了大批的糧草和裝備,又偷偷派人和金國議和,出賣無數的雜胡和蒙韃靼人,割讓西遼廣袤的草原,希望換來短暫的和平,讓金人率先和大宋開戰,讓契丹得以息。

搖搖墜的契丹王朝,也來了一次難得的緩衝,完顏婁室被勒令不許再南下,而是準備兵馬,備戰即將和大宋展開的大戰。

楊霖一直以為,耶律大石是個英雄,會奮起和女真人死拼,一雪契丹這幾年的恥辱。

沒想到這廝是個梟雄,這麼拿得起放得下,保不住的東西割讓起來眉頭都不皺一下。

那遼西大片草原,以及上面無數的雜胡部落,全都成了女真人的附庸。

本來以為只有耶律延禧那孫子會和金國偷偷議和,沒想到耶律大石你這濃眉大眼的傢伙,也幹出這等腌臢事來,把楊少宰氣的不輕。

如此一來,很難在短時間內,拿回幽雲十六州的剩下六州了。

急了這王八蛋,徹底倒向金國,也不是一件好事。畢竟金國現在領土上,契丹人不斷鬧事,是他們的後患之一。

要是雲州小朝廷投降了,這些後患可就消弭了大半。

宋金之間,已經有了難以彌合的仇恨,楊霖出爾反爾,結盟不到十天襲擊了西歸撤兵的女真兵馬,幾乎把完顏宗翰手下的謀克殺光。女真東路兵南下未果,卻差點全軍覆沒,若非銀可術以死阻擋追兵,完顏宗翰和婁室極有可能就會殞命在幽燕。

後來他又追到逐鹿山,在蚩尤隕落的地方,殺了完顏吳乞買,又在汴梁讓萬民用石子活埋了完顏希尹,女真人在幽燕吃的虧,比起兵之後其他地方的損失加起來都多好幾倍,這個仇女真人不可能不報。

而對大宋來說,女真人就是心頭一刺,他們從河北殺到開封府,沿途殺得屍骨累累,血成河。

此仇,豈能不報。

當初我們兵馬羸弱,文官為了壓制武將不願開戰,甚至不願看到武將打勝仗。

契丹時常南下,西夏虎視眈眈,河北常年就是一塊契丹人的獵場。

那時節忍也就算了,如今兵強馬壯,開疆拓土,氣勢如虹,戰馬如雲,兵如雨,物資充裕,大將輩出。

別說女真人會南下,就是他們不打算南下,這幾十萬的漢家兵馬,也免不了要踏出那萬里長城,試一試匈奴、突厥、契丹之後的這一代的北方強敵,你究竟多強。

------------第五百一十四章海上運輸線明堂,宰輔在上,六部尚書濟濟一堂。

“檀州韓世忠剛剛派人來說,長城外女真人已經開始有預謀的運送囤積糧草,看來上一次他們吃虧吃夠了,知道一旦堅壁清野,他們在幽燕甚至找不到一粒米吃。”楊霖嘆了口氣,繼續罵道:“我就不明白了,契丹雲州小朝廷,那麼個香餑餑擺在那裡,女真韃子就是不去打,天天哭著喊著要來幽燕和我們拼命,何至於此啊?”張商英笑道:“但凡境北異族崛起,心中所念的無不是南下劫掠,這一點無數的青史卷冊已經講得十分清楚了。三伏夏,就是畜生也知道到樹蔭下乘涼,數九隆冬,蟲蟻也知道去地底避寒。那北境不之地,常年苦寒,女真人豈能不思南下。”宋金一戰,是無可避免地,這一點在場的幾乎全部清楚。

完顏阿骨打提前起兵,導致他年紀還不算大,還有南征的雄心和力氣。再加上完顏吳乞買死在幽燕,無論是從哪一方面說,他都不可能隱忍。

楊霖站起身來,走到牆上的地圖旁,所有官員的目光都隨著一起,盯著地圖。

“此乃幽燕之地,常年兵禍連接,如今稍微平定一年,田地荒廢尚未開墾,我們要做好開戰的準備,就要提前準備物資。一旦開戰,幾十萬的大軍,吃喝用度、盔甲兵刃,靠臨時運輸,很難供應的上。”以前的大宋沒有這個煩惱,因為他們打起仗來,經常忘了給前線補給,朝中的官老爺也不急,反正在他們看來,武人打輸了仗比打贏了還好,打輸了才好繼續打壓武人,實現本朝重文抑武的大好局面。

神宗時期,宋軍攻打到了西夏都城下面,生生因為沒糧食,餓死了幾萬人,被人家打了回來。

號稱豪富的大宋,士兵經常是餓著肚子打仗,尤其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西軍,才是慘中之慘。

若非是史書明明白白記載,後世的人誰能想得到,一個富裕王朝的唯一能戰的野戰軍,在與強敵對峙的時候,竟然有足足三年一顆糧食也沒有領到。

現如今楊霖當政,自然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繼續發生,他指著天津港道:“這裡就是我們新築的城池,取名天津衛,是上好的碼頭港口。如今運河剛剛起步,還不能投入使用,河北道路又阻難行,只能走海運了。”明堂內眾人都怯怯私語起來,走海運不可避免就需要水師護航,如此一來在茫茫大海上,很有可能會出現大宋的強大水師。

這些人能夠控制得住麼……

楊霖在朝中混的久了,一眼就看出這些人的想法,肯定是又在擔心武人難以控制。

不得不說,五代時候,武人壓制的太狠了,也太猖獗了,導致現在這些讀書人對武將的提防之心,甚於對異族的防範。生怕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是天下大亂,其實他們完全多慮了。

如今武將想要割據,也沒有了自己的據地,只有一群兵還不一定聽他們的。你又不能給這些兵軍餉,誰還會為你賣命,跟你造反。

大宋對武將的防備,可謂是過猶不及,直接導致處處捱打。

張商英卻突然想起,前幾天楊霖還找自己,商議組建南海水師的事。

現在藉口從江南往天津衛走海運運糧,這水師看來是勢必會組建了,一抹憂出現在張商英的額頭。

“文淵,走海路運糧食,難免需要水師護衛,你覺得澄海水師可以麼?”楊霖心中暗道,你可算是問了,我等這句話半天了。

他輕輕擰了擰手腕,道:“肯定不夠,澄海水師要防備女真人南下,須知那女真韃子合併了渤海幾十萬人,渤海人素來擅長造船。澄海水師要負責的是東海。至於其他航線,我準備奏請官家,新增設一支水師。”大臣們眼觀鼻鼻觀心,現在你拳頭大,你說了算。

只有王朝立表示贊同,起身道:“若是組建水師,可從嶺南招募兵馬,那裡土地貧瘠,沿海許多居民都是漁獵好手。這些人悉水,訓練起來事半功倍。”楊霖點了點頭,福建沿海一帶,土地實在是貧瘠的可憐。

這些地方,就算是風調雨順也收不了多少的莊稼,更別提有個災有個害的了。

好死不死的是,這些靠海的地方,隔三差五就要出事、不是海嘯,就是地龍翻身,到了大宋這種情況更是一直增加。

大宋趕上了個不好的時候,黃河也是這個時候開始惡化的,各種地質災害頻頻發生。論起倒黴來,僅次於趕上小冰河的大明。

既然種地養活不了全家,沿海的百姓就要想盡辦法另謀出路了。

楊霖拍板道:“就這麼說定了,我們一道上書,奏請官家。”眾人紛紛腹誹,怎麼就說定了,這不是正討論著你就要拍板子了麼。

說歸說,腹誹歸腹誹,可沒有人敢跳出來反對。

海上水師太難控制,比陸地上的武人還要難以管理,張商英還想做最後的努力,道:“文淵,是不是等趾的事完了,再組建水師。如今北方局勢一觸即發,趾還有十幾萬兵馬在作戰,一旦宋金開打,就是南北開戰,到時候補給只怕是有些相形見絀。”

“兩面開戰有什麼難的,我在幽燕主持戰局時,西北黑……宋江還不是率領近十萬的西北軍漢,攻滅了喀喇汗王朝。”楊霖指著地圖上,小小的趾道:“這彈丸之地,絕對不能成為我們決策的掣肘。”趾其實沒有牽涉大宋多少的兵馬,完全就是走的出錢資助他們的亂軍,開始互相廝殺。

方七佛如同皮影戲裡牽線的人,指揮著無數的北趾人,發瘋一般地往南打。

北地向來被趾李朝歧視,再加上佔婆海盜在這裡無法無天,年年繳稅的百姓也得不到李朝任何的保護,早就憋著一股子勁要造反。

張商英見勸不住他,心裡突然有些不是滋味,生出了一股退意。

我老了……張商英心裡暗道。

------------第五百一十五章一言定宰相宣和二年,初夏。

首輔宰相右僕兼門下侍郎張商英,告病還鄉,皇帝三次下旨挽留,張相去意堅定。

汴梁城郊,車馬駢闐,青衣小帽的小廝蝟集在各處,路邊的涼亭內個個身穿紫金官服,儼然大朝會一般。

楊霖捧杯道:“前番在此送蔡相歸鄉,恍若昨,不曾想今又要送張相離京。張相與我相扶至今,今功成身退,楊霖惟願張相兒孫繞膝,安享天倫。”張商英滿臉笑意,他可不是蔡京,自己做了宰相近三年了,早在蔡京做首輔的時候,自己就是左相。

如今江山代有才人出,再賴在位置上,怕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本官老朽,朝中正事卻不可荒疏,諸公俱是部堂掌印,權掌樞要,國朝百姓安居,堯天舜還要仰仗諸位,萬萬不可輕忽。”在場眾人紛紛自謙,楊霖趁勢一揮手,隨他而來的楊三拿著一個畫卷過來。

“今張相功成身退,區區畫卷,聊表心意,還望哂納。”張商英展開畫軸,不由得驚道:“這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文淵,這……此禮太重了。”他嘴上說著禮太重,手裡卻緊緊握住,這幅畫是王希孟一生唯一一副傳世畫作。

王希孟一生堪為傳奇,他十多歲入宮中“畫學”為生徒,初未甚工,剛剛繼位的趙佶時系圖畫院學生,後召入中文書庫,曾奉事趙佶左右。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