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夜無話,第二天眾人收拾好了,浩浩蕩蕩回昭德坊。
楊霖留下來,準備拍賣田產,早早的便有士紳官民聚集一堆。
田產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就是最寶貴的財富,是傳家的東西。
變賣田產,被視作極大的不孝,也就是所謂的崽賣爺田。
現在又大片的良田,要正規拍賣,來的人豈能不多。
很多也有興趣,但是沒有實力的老百姓,只能眼巴巴地在外圍看著。
楊霖早就讓人做賬,在其中以芸孃的名義,買下了一大片,這些便劃出去不再參與拍賣。
萬歲營高搭彩臺,在現場維持著秩序,這其中有很多汴梁勳貴,紅著眼帶著錢前來購買本屬於自己的田產。
留下的秦情情一身男裝,伺候完楊霖洗漱,陸謙呂望才簇擁著他來到臺上。
壓了壓手,示意在場的眾人噤聲,楊霖輕咳一聲道:“諸位,汴梁城百萬人口,每耗費糧食驚人。每逢天災,便有斷糧之危,我大宋歷朝深受其害。
可笑的是,在汴梁的周圍,卻有大片良田荒蕪,簡直是荒唐透頂。
此事本官便不多贅言,他們也都收到了懲罰,今專職拍賣田產。”眾人摩拳擦掌,都準備多多購進,畢竟所有的拍賣都是價高者得。
楊霖輕笑一聲,道:“今拍賣,不同以往,在場眾人皆可上前參與我們的抓鬮。抓著的,即有機會購買田產,若是不能支付便當做棄權,這個名額卻不允許轉讓。而且,每畝地,只賣三百文,概不漲價!”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驚呼,這就是赤
的讓利於民,在場的百姓無不歡呼雀躍,權貴們卻有些冷臉。
如此一來,他們失去了優勢,所有的百姓都可以參與夠賣了。
大宋開國時候,開封府的旱地價格,每畝平均三百文,但是那已經是老黃曆了。
嘉祐八年,京西轉運使吳充下令濟源修復了唐代溫造所建的渠堰,使當地大量土地由旱地變成了水田,重新種植水稻,土地價格隨即上漲:“向時畝為錢百餘者,今幾貳千錢,則厚薄可見。”原來每畝旱地只值一百餘文,此後升到了將近兩貫,增值約二十倍!
楊霖為了讓耕地回到農夫手裡,也是碎了心,只有他們才會真心實意種田,為汴梁提供就近所產的糧食。
真落到那些權貴手裡,他們有的是手段跟朝廷打馬虎眼,大不了建起宅子來。
拍賣持續半個月,反正現在不是耕時節,有的是時間讓百姓們前來抓鬮。
楊霖做成的汴梁商會,大力支持此次拍賣,提供了抓鬮的用料和人手。
汴梁城郊的這場前所未有的大拍賣,和蔡京的新政比較起來,實在算不上什麼。
不過這已經是楊霖可以做成的最大政事了,是他獨立完成,而且制定章程。
這已經是宰相的權利了,開封府儀同三司和少宰的官職,都可以稱為宰相,不過不是蔡京那個左僕是首席宰相罷了。
如今的楊霖,已經成了除王黼以外,又一個年輕的宰相了。
王黼那廝,連升八級,靠著隱相梁師成,比楊霖這個狀元出身的天子近臣都快。
有時候,真實的歷史,是話本都寫不出的荒誕。
拍賣會的消息不脛而走,傳遍了汴梁的每個角落,附近的鎮上紛紛前來,寫著幾畝幾畝的紙條,不到三天就被光了。
接下來就是拿著紙條,當場錢買田,領取地契。
為了防止私下買賣紙條,不允許出去,紙條一旦拿出去再來便作廢了。
大部分人都是備足了錢來的,還有一些實在沒錢,純屬來湊運氣的,都被轟了出去重新。
楊霖笑地走在田壟之間,看著熱火朝天的場面,暗暗點頭。
自己能做到的,只能到這個地步了,最大限度地保證百姓能買到耕地。
大宋集國之力以養汴梁,集中了朝廷的權力,也加重了汴梁這座偉大城池的負擔。
每次的斷糧,都是影響國本的危機,必須扼制住開封府耕地不種田的歪風氣。
走著走著,突然前面一群人圍著一個賣田的桌子,隱隱有叫罵聲傳來。
楊霖快步走過去,撥開人群,只見裡面幾個官差正在訓斥一個姑娘。
少女臉上掛著兩行清淚,手裡攥著一張紙條,就是不肯撒手。
楊霖一看,又是那個少女,暗道看來自己和她著實有些緣分。
陸謙剛想上前詢問,被他一把拽住,親自上前道:“怎麼回事?”官差見少宰過來,趕緊從桌後出來,道:“少宰,此人到了十畝,卻只拿出四畝的錢來。按照少宰定下的規矩,理應把她打出去,看在是個弱質女
,小人們便苦口勸說她幾句。”少女如此窘迫,見到楊霖,羞的直
鑽到地縫裡。
雙手絞著間的襦裙,豆大的淚珠不住地落下。
她的太爺爭氣,留下了一點薄產,兒女都養得白潤,誰知道後來家中雙親患病,花光了積蓄不說,還欠了一股外債。
今好不容易有了機會,蒙天眷顧
到些田產,無奈囊中羞澀,苦苦哀求容她回去借一些,官差只是不肯。
楊霖一伸手,身後的呂望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解開錢囊遞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