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周赫煊說:“考古方面我也不太懂,我們回莫高窟找夏博士商量一下。”張大千對夏鼐非常反,但現在不是鬧情緒的時候,一切得等到把這些人糊
走再說。
周赫煊又親自開著車趕回去,及至傍晚時分抵達莫高窟,眾人圍著火堆商量該如何發掘敦煌壁畫。
夏鼐說道:“張先生,我必須先說明一點,你或許對金石學有研究,但金石學和考古學屬於不同的學問。所以,請你不要把金石學那一套,生硬照搬到考古上邊。你懂我的意思嗎?”張大千冷笑道:“懂。你是說金石學已經過時了,現在是考古學的天下,我們這些老傢伙都是陳腐守舊之人。”
“你可以這樣理解,”夏鼐毫不示弱道,“考古學是一個非常嚴密的新興學科,它還包含有很多社會學、人類學知識,單憑個人是很難完成考古任務的,這需要一個專業團隊的協作。所以,張先生你,以及你的學生,沒有資格也沒有能力對莫高窟進行考古發掘。你們只能在不損壞文物的前提下臨摹研究壁畫,這是必須遵守的規則!”張大千本來想敷衍了事,但還是受不了一個小輩在他面前指手畫腳,他反問:“中國有相關的法律嗎?”別說中國,此時許多歐美國家都沒有考古相關法律,全憑考古學家的守自覺。許多西方考古學家還有另一層身份,那就是探險家,美其名曰探險,其實就是文物強盜。
君不見埃及金字塔被西方考古學家破壞得有多厲害?
不能怪張大千沒有基本的考古概念,因為中國考古學界本身就是一團糟,不僅沒有考古相關法規,就連考古學界自己都定位模糊。
“中國考古學之父”李濟剛剛留學歸國時,本來想把西方考古學那一套照搬到中國,但在實際作時發現
本沒法搞下去。李濟不得不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對考古學做了一番本土化,其中最主要的有兩個方面——第一,把考古學歸為史學研究範疇,所以考古不是獨門學科,而是史學屬下的子科目,最高負責單位為中央教育部。
第二,中國考古學的宣傳和發展,是以民族主義為依託。現今考古界的終極目標,是發掘考察文物古蹟,以此來證明中華民族的偉大,以此來證明中華文明不輸給西方文明。
特別是第二點,幾乎成為全國人民的共識,也是此時的中國人對考古學的基本印象。這在宣傳發展考古學的同時,也帶來一個很嚴重的後果,那就是隻論結果不論過程——包括張大千在內的大部分中國人,都不在乎破壞文物,只在乎研究成果,並以此來證明中華文明的偉大。
我們批評歷史人物,不能純以後世的眼光看問題,還要結合當時的歷史環境。
這麼說吧,把張大千的行為放到網上披,大部分網友都要痛罵臭批。但在民國時期,只要張大千將敦煌壁畫研究成果公佈,那麼當時99%的國人都會拍手稱讚,只有考古學界的專業人士才會站出來指責。
張大千此舉,放在1940年代屬於為國爭光!
周赫煊問:“夏博士,當今中國考古界的原則是什麼?”夏鼐說:“沒有學界公認的考古原則,如果真要總結原則,那就是‘真實’,考古研究不能作假。”得,連專業的考古學家都沒有必須嚴格遵守的規制,那就別怪張大千這種門外漢了。
周赫煊說:“鑑於文物的不可再生,我覺得吧,我們這一代人必須為子孫後代考慮。在沒有完善的科學技術和保護措施的前提下,不能對文物古蹟進行盲目發掘。比如敦煌壁畫,你剝開外層,就把內層暴
出來,而內層必然氧化變黑,幾十年後就基本毀掉了。你說是不是這樣?”
“是的。”夏鼐點頭道。
周赫煊又說:“但凡事也有意外,比如某個農民,一鋤頭挖出大型古墓。即便我們沒有完善技術,也必須對其進行快速發掘,這是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夏鼐贊同道:“應該的。”周赫煊說:“所以我認為,考古應該定一個基本原則作為大前提,即: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夏鼐拍手大讚:“此乃金玉之言,當為考古學界共識!”張大千突然說:“敦煌壁畫都毀得差不多了,我就是在搶救。”夏鼐連忙反駁:“敦煌壁畫毀的只是外層,只要你不去亂剝,內層再過一百年都沒事!我們現在該做的,就是保護,保護現存的壁畫,而不是所謂的搶救。”
“反正嘴巴長在你身上,好歹都是你說了算。”張大千鬱悶道。
周赫煊道:“那咱們就以‘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為前提,把張先生在敦煌的研究定個章程。首先,只有那些內層已經受損或暴的壁畫,張先生才有資格把外層剝掉。其次,在臨摹研究壁畫的時候,必須遵循基本的考古
作。比如不能在畫壁上題字,比如不能直接把梯子壓在畫壁上,一切有可能破壞壁畫的行為都不能有。”
“沒問題。”張大千答應得很快,反正只要把周赫煊糊
走,剩下的事情隨便他怎麼搞。
“那好,我們就籤一份君子協定,”周赫煊喊道,“國達,拿紙筆和印泥過來!”一個鐘頭過後,周赫煊把協定擬好抄錄兩份,笑著說:“張先生,請簽字用印吧。”張大千提起筆刷刷寫下大名,又蓋上自己的印章,沒好氣說:“周先生,你現在該不會再阻攔我了吧?”周赫煊笑嘻嘻的對夏鼐說:“夏博士,請你在莫高窟多留一段時間,把所有
窟的情況全部檢查存檔,並拍下照片做證明。一旦張大千先生違反協議,請務必發電通知我。”
“包在我身上。”夏鼐笑道。
周赫煊又對負責保護安全的兵頭子說:“馬排長,等夏博士考察完畢,他會給你一個清單。清單上註明了哪些壁畫不能動,一旦張大千先生有破壞行為,請你立即給我拍電報。若情況屬實,張大千先生破壞了一面牆壁,那我就獎勵你十金條!”馬排長聽得兩眼發光,樂呵呵說:“我一定盯牢了,請周先生放心。”周赫煊告誡道:“你別為了金條,自己跑去損毀壁畫。要知道,你剝的壁畫,跟張先生剝的壁畫,那是有區別的,專業人士一眼就能看出來。若你敢擅自破壞文物,我讓你的排長當不下去!”
“不會,不會。”馬排長連連保證,暗罵讀書人的心眼兒就是多。
周赫煊又回頭問張大千:“張先生,你看這樣的安排合理嗎?”張大千臉都黑了,咬牙道:“合理,非常合理!”周赫煊眯眼笑道:“張先生,你別想以後賴賬。若你違反這份協議,我保證讓你在中國名譽盡喪,不信你就試試看。”
“你厲害,我知道。”張大千被一步步引到坑裡,現在是真沒脾氣了。早知如此,他就不會籤那份破協議,現在白紙黑字本沒法抵賴。
第988章【家國】接下來的幾天,夏鼐忙著考察各個窟的整體情況,馬排長則亦步亦趨跟在張大千身後。這位排長恨不得張大千趕快把壁畫
壞,他好去周赫煊那裡討賞金,一面牆十
金條,多破壞幾面他這輩子都不愁了。
婉容、吳作人和林風眠三人,每天都站在壁畫前挪不開腿。對於畫家來說,那些剛剛剝開的壁畫太美了,線條和彩之妙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周赫煊如今算是合格的書畫收藏家,純以鑑賞的角度來講,他也恨不得把這些壁畫搬回家裡去。
後世子孫遊覽莫高窟欣賞壁畫,是很難理解這種心情的,因為他們看不到原本的彩。就像兵馬俑一樣,剛出土的兵馬俑
彩鮮豔,宛若真人,但幾十秒的時間就迅速褪
,三天之後
彩全無。
估計大部分中國人,都以為兵馬俑就是灰撲撲的樣子,完全無法想象它剛出土時的驚豔。
周赫煊站在婉容身後,見她剛剛臨摹完一幅局部圖,笑道:“怎麼,捨不得走了?”婉容開玩笑說:“我想下半輩子都住在這裡。”吳作人聽見他們的對話,突然回頭說:“周先生,我有個不情之請。”
“你講。”周赫煊道。
吳作人不好意思道:“我想留下來研究敦煌壁畫,但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撐。如果周先生能借給我五千現大洋,那我就留在莫高窟時刻監督大千先生,我肯定比那位馬排長更專業。當然,這5000現大洋,我以後一定會慢慢工作償還。”
“沒問題,”周赫煊笑了笑,又轉身問林風眠,“林先生也想留下來嗎?”林風眠搖頭道:“壁畫再美,終是死物。我最多在此停留兩三個月,就要到重慶和前線去宣傳抗戰,等哪天把寇趕出中國,我想我還會回到這裡的。”林風眠是國民政府政治部設計委員,擔任著抗戰宣傳任務,並多次到前線做考察創作。
當然,也不能說吳作人就不愛國。
吳作人三年前曾組織戰地寫生團,到前線收集素材,之後又擔任全國美術界抗敵協會理事,創作了數十幅反應抗戰和人民疾苦的作品。他和林風眠一樣都是愛國畫家,只不過此時的選擇不同而已。
林國達突然舉手道:“老師,我想留下來。”周赫煊笑問:“你又不懂繪畫,你留下來做什麼?”林國達說:“我已經把《二十四史》讀了一大半,最興趣的就是漢唐時代。夏博士說他考察完敦煌壁畫,就會到西北各地做實地研究,我想跟著他一起走訪漢唐邊
。”周赫煊微笑鼓勵道:“有學術追求是好事,一應費用我來負責,你跟在夏博士身邊多學點東西。對了,這次我帶來了兩臺照相機,其中一臺就送給你。”
“謝謝老師。”林國達大喜。
周赫煊一路悠閒的走到張大千所在窟,只見這位老先生呆立在明代壁畫前。
張大千回頭苦笑:“真想剝開啊。裡面至少還有三層,甚至是四層,外層的明代壁畫跟裡面的晉唐壁畫相比,就好像是螢火蟲之比月光輝。明誠,你知道這對一個畫家而言有多難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