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易培基首先做整體觀察,然後細細研究歷代收藏者的題跋、印章,接著又觀察畫作的各種細微之處。良久之後,易培基臉上寫滿了震驚神,連連自語道:“原來是這樣,原來是這樣啊!”周赫煊問:“寅村兄,我這幅真是北宋摹本?”易培基搖搖頭,苦笑道:“怕不是摹本,而是真正的祖本!”
“祖本?”周赫煊驚訝無比。
“溥儀從皇宮裡帶出的那副《韓熙載夜宴圖》,我曾經有幸見過,當時就懷疑它不是祖本,而是南宋摹本,”易培基慨道,“沒想到祖本居然到了明誠手裡!”溥儀從皇宮偷運出來的《韓熙載夜宴圖》,由於被清朝歷代皇帝所收藏,因此民國時期一向認為是祖本真跡。只有少數親眼品鑑過的專家,才懷疑是宋代摹本。有的認為是北宋摹本,有的認為是南宋摹本,但這些質疑都被當成譁眾取寵,因為人們下意識的覺得,皇宮裡的就應該是真正的祖本。
周赫煊請教道:“有什麼依據嗎?”易培基認真解釋說:“我為什麼認為溥儀手裡的是南宋摹本?第一,從印章上看,最早的收藏印為南宋中期。而據《宣和畫譜》記載,宋徽宗收藏了五副顧閎中的作品,其中一幅就是《韓熙載夜宴圖》。如果溥儀手裡的是祖本,那麼肯定有宋徽宗的收藏印,但偏偏卻沒有;第二,溥儀手裡那副,從屏風上的山水畫來看,其技法已經接近南宋馬遠等人的裁剪法,五代的畫家恐怕達不到這樣的水平,那幅畫的技法太超前了;第三,溥儀手裡那副,藝術表達手法偏於
麗,跟南宋的《女孝經圖》比較類似,我猜測應該出自‘南宋院中人’之手。”
“原來是這樣。”周赫煊點點頭。
藝術跟科學一樣,都是一代代積累的。《韓熙載夜宴圖》是五代作品,而溥儀手裡那副的某些技法和風格卻屬於南宋,這是個非常大的漏。
易培基繼續說道:“明誠你手裡的這幅,收藏印符合文獻記載,有宋徽宗的題詩和璽印。從技法上也找不出漏,風格非常接近南唐的其他畫作,當屬祖本真品無疑。”
“為什麼不是北宋摹本,而是真本呢?”周赫煊又問。
易培基解釋說:“因為有宋太宗趙光義的璽印!《韓熙載夜宴圖》這幅畫,是顧閎中奉南唐後主李煜之命而作。李煜跟趙光義屬於同時代的人,如果趙光義的收藏印是真的,那麼你這幅就應該是最原始的祖本。而且據我推測,這幅畫應該是南唐滅亡的時候,隨著李煜一起被宋室俘獲的。”周赫煊哈哈大笑:“那我這次是賺到了。”
“何止賺到了,”易培基動道,“這幅畫見證了一段歷史,它的歷史研究意義,並不低於畫作本身的藝術價值。唉,如果有南唐後主李煜的題跋,或者是宋太祖趙匡胤的題跋就更好了,可惜最早的收藏者是趙光義。另外,我們還可以研究北宋之後的收藏印,
據這些收藏者的信息,能夠推測出一條比較完整的收藏脈絡,每個收藏者背後都藏著一段歷史。僅這幅畫,就足夠文物專家研究一輩子了!”周赫煊見易培基對這幅畫愛不釋手,不由笑道:“既然寅村兄喜歡,那就暫時放在你這裡吧,你可以慢慢研究考證。”
“你就不怕我把畫給私了?”易培基苦澀的開著玩笑,“我現在可是中國最卑鄙的文物盜竊犯。”周赫煊大笑:“哈哈,這種事,只要有眼睛的人都能看明白,寅村兄就別自嘲了。”
“可惜這世界上的人,大多數都沒長眼,或者閉著眼不想睜開。”易培基慨道。
周赫煊問:“需不需要我幫忙?”
“不用,清者自清,”易培基說,“我已經連累了石曾先生,不想再連累你了。”易培基捲入“故宮盜寶案”以後,李石曾也曾站出來幫忙說話,結果不僅被得辭職出國,連李石曾自己也成了盜賣國寶的嫌疑人。
易培基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是李石曾的門生弟子;李宗侗擔任故宮博物院秘書長,是李石曾的侄子;而李宗侗又是易培基的女婿。這相當於他們一家人掌握了故宮,眼紅者太多!
就連顧頡剛這樣的大學者,都空口白牙地說:“提取宮中古物以出,裝運至巴黎售賣,以彼在巴黎設有文物肆也。”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李石曾把故宮文物偷運去巴黎販賣,還在巴黎開設有文物店鋪。
當易培基被公訴偷賣故宮國寶後,整個北方教育界、學術界都在落井下石,還有人故意把李石曾扯進來。
這隻能怪李石曾當初搞教育改革得罪了太多人,包括周赫煊在內都很不喜歡李石曾的做法,兩個字:瞎搞!
而且李石曾做事的時候,要麼不做,要麼做絕。這種人放在古代為官,必然是那種玩黨爭的積極分子,排除異己不擇手段,偏偏心裡還認為自己是絕對正確、毫無私心的。
現在李石曾被人陷害,那真是純屬報應,易培基很大程度是被李石曾連累的。許多人明知易培基做官清白,但就是不願站出來幫忙說話,沒有趁機落井下石已經夠難得了。
易培基和女婿李宗侗掌管故宮好幾年,只被查出600塊錢的賬目問題,搞得張繼想陷害他們都拿不到把柄。
就在去年底,張繼縱地方檢察院,對易培基、李宗侗提起公訴,說他們盜取珍珠1319顆,盜取寶石526顆,以假換真珍珠9606顆,以假換真寶石3251顆。
這個公訴其實證據沒有,到現在還處於調查階段。但一經報道,易培基立即成為無恥盜寶賊,那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
又討論了一會兒《韓熙載夜宴圖》,周赫煊起身道:“寅村兄,什麼時候需要幫忙就說一聲,今天我就先告辭了。”
“明誠慢走,”易培基把周赫煊送出門,說道,“我相信事實自有公論,我沒做過,就是沒做過!”
“呵呵,隨你吧。”周赫煊笑著抱拳離開。
易培基似乎完全忘了自己的冤屈,回到書房就開始研究《韓熙載夜宴圖》,三天之後便寫出第一篇相關論文,立即引起金石古玩界的轟動。
於是周赫煊就鬱悶了,天天都有人上門拜訪,想要借傳世名畫一觀,得他連夜坐火車返回天津。
易培基的鑑定結果,讓周赫煊很是高興了一陣子。《韓熙載夜宴圖》乃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只一副宋朝摹本就被列為國寶,現在他居然得到了真本。
如果放到21世紀,這玩意兒拿出來拍賣……嗯,無法估價,最好的選擇是捐給故宮當鎮館之寶。
第669章【成舍我】霞飛路別墅。
阮玲玉依依不捨地把周赫煊送到車庫,叮囑道:“一路小心!”
“你也保重。”周赫煊拍拍她的肩。
周璇跟在旁邊一直沒說話,直到周赫煊上車了,她才問道:“哥哥,你什麼時候回上海看我和阮姐姐啊?”
“很快的,記得用心補課。”周赫煊笑了笑。
周璇點頭道:“嗯,我會的。家庭老師說,我的國文底子很好,已經可以直接讀中學了。等哥哥下次來上海,我肯定把數學也補上來,到時候我就是中學生,肯定不給哥哥丟臉!”
“真乖,”周赫煊坐在車上揮手說,“好了,我走了!”
“周大哥,再見!”
“哥哥,再見!”阮玲玉和周璇揮手喊道,不約而同的跟著車走,直到汽車駛出別墅才停下腳步。
這些天以來,周璇跟周赫煊已經混得很了,只可惜尊敬有加,卻少了些親人之間的隨意,還需要繼續培養
情。
沙遜那幫英國商人和政客,希望周赫煊立即啟程去倫敦。但周赫煊剛在歐美逛了一圈,已經半年多沒回家了,這次怎麼也要先回天津陪陪老婆孩子。
轎車很快來到火車站,周赫煊身邊只有保鏢孫永振,孟小冬在半個月前就去蘇聯了。
是的,去蘇聯,國際演出。
歷史上,1935年的京劇演出,蘇聯那邊只邀請了梅蘭芳。但由於周赫煊帶來的影響,孟小冬也在美國闖出名氣,於是蘇聯給梅蘭芳和孟小冬都發了邀請。
周赫煊一下車,立即就被人認出來。這也是他不讓阮玲玉、周璇到火車站送行的原因,如果再加上那兩位女明星,估計整個候車室都要轟動。
大部分路人還是比較剋制的,只有少數幾個過來要簽名,當然也有許多人朝周赫煊點頭微笑。
“周先生,你好,”一個戴眼鏡的中年人過來,打招呼說,“鄙人成舍我。”周赫煊連忙握手:“原來是成先生,你好,你好!成先生這是要去哪兒?”
“南京。”成舍我道。
“那我們要順一段路。”周赫煊說。
成舍我笑道:“恭喜周先生收藏到一副傳世名畫!”周赫煊連連苦笑:“別提了,天天有人想看畫,我是煩得不行。”易培基寫的那篇論文很短,也就5000字左右,詳細比較了周赫煊和溥儀手裡的《韓熙載夜宴圖》的區別,最後得出周赫煊拿到的是真本的結論。
這篇文章一發表,整個民國古玩圈的人都瘋了,就連魯迅都親自上門求看畫,遠在北平的馬衡專門拍電報詢問情況。
易培基嚇得連忙把畫還給周赫煊,他如今在上海租房子住,生怕有小偷入室盜竊,要是把畫丟了,把易培基賣了都賠不起。
“成先生在哪裡高就啊?”周赫煊隨口問。
成舍我說:“暫時賦閒在家,無事可做。”周赫煊立即邀請道:“不如來《大公報》吧,我想要在重慶開分社,成先生你來做重慶分社的社長。”成舍我委婉拒絕道:“周先生親自相邀,實在令我受寵若驚。不過我打算自己辦一份報紙,連報紙的名字都想好了。這次我去南京,就是因為辦報經費有些不夠,想找朋友投資合夥。”成舍我在民國時期,也是響噹噹的知名報人,只可惜他的辦報之路頗為坎坷。
最開始,成舍我在北平開辦《世界報》,張恨水的《金粉世家》就是在這份報紙連載的。因為披
張作霖槍殺林白水的新聞,成舍我惹上殺身之禍,經朋友斡旋才逃過一劫。但成舍我在北平待不下去了,只能轉讓報紙股份,跑去南京創辦《民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