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篇文章而已。
《新生週刊》刊登了一篇《閒話皇帝》,文章在提到本天皇時說:“
本的天皇,是個生物學家,對於做皇帝,因為世襲的關係他不得不做……
本的軍部和資產階級,才是
本真正的統治者。”就是這段話引起了
本人的不滿,事實上這篇文章沒有罵
本天皇,反而在學術上進行誇獎。作者認為
本天皇如果不做皇帝,肯定能在生物學上取得更多成就,
本天皇本人是極其聰明的。
這特麼也能把刊物的主編判刑?
更為滑稽的是,杜重遠被判刑的同時,《字林西報》也刊登了一副諷刺漫畫。漫畫裡本天皇拉著一輛炮車,車上載著諾貝爾和平獎證書,暗諷
本高喊和平友善,實則窮兵黷武。
本人對此提出嚴重抗議,但《字林西報》是英國人的報紙,漫畫原作者是個美國人。這幅真正侮辱了
本天皇的漫畫,雖然也被告上法庭,結局卻是不了了之。
兩相對比,杜重遠被判刑是真的冤。
周赫煊為什麼能清楚記得“新生事件”,因為這起事件是“西安事變”的奉系內部誘因。在杜重遠被判刑入獄後不久,張學良又被老蔣調去西北“剿匪”,如此形勢讓東北軍上下覺前程未卜。
於是乎,張學良的智囊團成員們,集體到監獄裡面跟杜重遠一起召開會議,共同討論東北軍的前途問題。那次秘密監獄大會,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還在坐牢的杜重遠提出了一個計劃:“張學良應該利用在西北之機,與楊虎城聯絡,停止內戰,搞西北大聯合,以西北為抗據地,和國內各實力派聯繫。”這為“西安事變”奠定了基調。
張學良為什麼要蔣抗
?完全是沒有其他辦法了。他如果不這樣做,東北軍遲早要被老蔣
掉,就算張學良不能下定決心,他的智囊和部下們也會幫著他做出決定。
蔣抗
,是整個東北軍的集體意志。
東北軍並非全都是孬種,無數官兵將士想要打回東北,想要回到自己土生土長的故鄉,而老蔣卻著他們跟紅軍拼命。
自從東北地區被寇佔領之後,東北軍暗中做了各種努力。東北敵後抗戰的最初一兩年,那些東北民間抗
團體,超過80%都是東北軍在支持。什麼東北民間抗
救國會,說起來是民間組織,其實是張學良直接領導的,核心領導成員都是張學良的智囊團。
張學良的耳子是真的軟。
前年張學良下野後,曾一度開始研究共產主義,認為共產主義能救中國。但他跑去歐洲考察一圈,看到德國在希特勒的領導下開始復興,於是回國後又公開宣傳法西斯主義,認為在老蔣的領導下,可以建設出一個強大的法西斯中國。
可以說,去年的張學良是真心想要輔佐老蔣,願意為老蔣的獨裁效命。
為此,包括杜重遠、閻寶航等張學良的好友兼智囊,紛紛表示不滿,甚至一度脫離了張學良的團體。
但張學良拋出的媚眼純粹給瞎子看,老蔣不但不,反而調張學良去“剿匪”打內戰,還槍斃了張學良的機要秘書,現在又要把杜重遠扔進監獄,而且還一直不放張學良回北平,想要侵
張學良在華北的地盤。
這就好像一個痴情少女,願意為自己的情郎付出一切。誰知那情郎卻是個負心漢,只想著謀奪少女的家產,還要陷害少女的親朋好友。
張學良就是那個少女,他終於憤怒了,徹底對老蔣死心了。
“明誠,你說我該怎麼辦?”張學良苦笑道。
周赫煊笑問:“中國現在最重要的是什麼?”張學良說:“停止內戰,一致抗。”
“那你就做這個就可以啊,何必考慮細枝末節?”周赫煊說。
第655章【法西斯就是搶劫犯】張學良面苦笑:“我如果公開號召抗
,肯定要跟南京方面產生矛盾,到時候局面更加不可收拾。內戰,咱們已經打得夠多了。”
“事在人為而已,”周赫煊品著紅酒說,“你首先得想法子離開武昌,這裡是老蔣的地盤。”張學良搖頭道:“我暫時還不想撕破臉。”
“那就當我什麼都沒說。”周赫煊不打算再勸,或者說時機未到。
等蔣介石使用驅狼虎之策,派遣張學良去西北“剿匪”,到那時張學良自然而然就脫困了。老蔣打的好算盤,想讓東北軍、晉綏軍和紅軍互相消耗,哪想到這三股勢力居然“結盟”起來,形成“西北大聯合”的局面。
說到“西北大聯合”,就不得不再次提到杜重遠。此人無論是名聲、財力、背景和人脈都很足,因為一篇文章被判刑實在太可疑了。
杜重遠坐牢的原因無非有兩點:第一,他在張學良的幕僚團中排名前三,老蔣有意要敲打張學良,杜重遠屬於最好的人選;第二,杜重遠來到上海以後,跟沈鈞儒、鄒韜奮、李公樸等進步人士走得很近,還跟周公、潘漢年建立起了關係,老蔣對此非常不滿。
對於杜重遠坐牢,周赫煊是樂見其成的,因為此人坐牢實在坐得太妙了。
杜重遠本來還對時局比較茫,結果他入獄以後,東北軍將官、進步人士、各勢力代表紛紛前來探望。經過與這些人的多方
,杜重遠終於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西北大聯合”思想,並最終影響到張學良的決策。
杜重遠如果不坐牢,“西安事變”有可能就不會發生呢。
歷史就是這麼奇妙,一次偶然的個人事件,居然直接影響到整個局勢的發展。
“不說這些煩心事了,”張學良突然轉開話題,“明誠這次來武昌,是專門來看望我的嗎?”
“算是吧,”周赫煊笑了笑,“我跟五哥在美國了一個飛行俱樂部,專門為今後的抗戰培養飛行員。現在俱樂部那邊飛機數量比學員還多,我想請六帥幫忙,招募一些合格的飛行學員。”張學良頓時高興道:“這是好事啊。明天我寫一封調令,你可以拿著調令去北平,東北軍將士任你挑選。”
“如此,就多謝了!”周赫煊抱拳道。
張學良突然又變得沉默起來,問道:“明誠,你好像是反對法西斯獨裁的?”
“當然。”周赫煊說。
張學良斜躺在沙發上,望著天花板說:“我在歐洲考察了大半年,發現英國、法國等資本主義列強,國內情況極其糟糕。相反,實行法西斯主義的德國和意大利卻國力強盛、民氣高漲,這是為什麼?”
“你看到的是表象而已。”周赫煊笑道。
張學良兩年前的歐洲之行,是在墨索里尼的女兒和女婿陪同下完成的,先後與墨索里尼、希特勒、瑞典國王、法國航空部長等人會晤。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那萬眾擁護的場面,帶給張學良無限的震撼,再對比歐洲各國的現狀,張學良立馬就在思想上倒向法西斯。
張學良甚至給朋友寫信說:“意大利和德國之所以能復興,主要是由於人民對其領袖的衷心支持。因此,他們才有充分的力量克服通往民族復興之路上的障礙……中國無法實現復興,是沒有能夠絕對忠實於自己的領袖,並全力支持他……內戰與外侮皆由此出。”等張學良回國後,立即號召全國支持老蔣,想把老蔣打造成一個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式的人物。
老蔣高興壞了,連忙對張學良委以重任,任命張學良為南方地區的“剿匪”副司令,而他自己則是“剿匪”總司令。在老蔣看來,自己做得已經夠厚道了,讓張學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啊,他卻不想想張學良討厭打內戰。
此事表明,張學良在政治上極其幼稚。而此時此刻,張學良的思想也處於極端惘當中,他拿著共產主義和法西斯主義反覆比較,一會兒覺得這個好,一會兒又覺得那個好,整個人都快被
瘋了。
“表象是什麼?真相又是什麼?”張學良求教道。
周赫煊說:“我們先要知道,英法兩國為什麼看起來衰落和軟弱。”
“因為世界經濟危機。”張學良給出答案。
“回答正確,但又不完全正確,”周赫煊詳細解釋道,“英法實行的是資本主義制度,而現有的自由資本主義有重大缺陷。相關的研究文章有很多,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從歐戰(一戰)結束後就在討論這個問題,六帥可以找些資料來閱讀一下。世界經濟危機,以及危機所帶來的各種嚴峻後果,都是資本主義缺陷的一種體現。”張學良又問:“那德國和意大利,又為什麼能依靠法西斯而復興呢?”
“兩個原因,”周赫煊豎起兩指頭說,“第一,德國和意大利,本身就有很強的教育、經濟和工業基礎。包括
本,
本現在的軍國主義也是一種法西斯,跟德國和意大利沒有太大區別。而這些,正好又是中國所欠缺的。中國不僅缺乏強國的基礎,而且還四分五裂,所以中國
本沒有實行法西斯主義的先決條件。”張學良慘然地笑了笑,問道:“第二個原因呢?”周赫煊說:“我們要搞清楚法西斯的本質是什麼,法西斯其實是一種壟斷資產階級對內實行的集權專政。而其領袖,不管是希特勒、墨索里尼,還是
本天皇,只不過是壟斷資產階級的代言人。”
“只是代言人?”張學良詫異道。
在張學良看來,領袖就代表法西斯,法西斯就是領袖。一個國家,只要有了一個被民眾愛戴的鐵血領袖,就能全國齊心協力,摒除內外矛盾飛速發展。
周赫煊笑道:“六帥,你不會認為,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能夠上臺,沒有他們本國的財團支持吧?中國連壟斷資產階級都沒有,又拿什麼來實行法西斯主義?”張學良沉默許久,又問道:“那些壟斷資產階級,為什麼要支持墨索里尼和希特勒?”
“我們就來分析希特勒吧,”周赫煊說,“德國在歐戰中一敗塗地,欠下了無數外債,國內經濟也破敗蕭條。而希特勒的政治主張,不僅符合德國民眾復仇和改善生活的需求,更加符合德國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希特勒賴賬,一下子讓德國擺脫了外債,讓德國的資本家得以息。希特勒擴軍備戰,把全國經濟都納入國家控制,實行強制生產,這看似破壞了經濟發展規律,但卻使得壟斷資產階級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