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所以說於佩琛認為《自由史觀》很危險呢,這本書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從哲學的角度來闡述歷史和宇宙,並通過純正的學術語言來做例證。如果不是學識淵博,或者思想堅定者,很容易被太虛和尚忽悠進去。

而且,這本書是專門用來忽悠知識分子的,平頭老百姓很難完全讀懂。它需要閱讀者有一定的知識量,才能真正的讀進去,並且從內心深處接受那些觀點。

徐志摩完全沉浸於追求自由的佛學思想當中,一直讀到最後幾章,他才自言自語地笑道:“太虛大師的見解,未免還是有些脫離實際。”《自由史觀》此書的最後部分,討論理想中的教育、經濟和政治制度。然而,徐志摩當年留學的專業就是“政治經濟學”,又長期從事教育事業,他一眼就看穿太虛大師在自說自話——觀點太幼稚了!

徐志摩把《自由史觀》扔到一邊,起身在書架裡取出本《楞伽經》。雖然太虛和尚的教育、經濟和政治觀點,讓徐志摩覺不足取,但關於追求自由的佛學思想,卻讓徐志摩大興趣。

“世間離生滅,猶如虛空華。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一切法如幻,遠離於心識……遠離於斷常,世間恆如夢……知人法無我,煩惱及爾炎……”《楞伽經》裡邊的這些偈語,徐志摩以前是研究過的。但此時此刻再讀,卻有著另一番受,聯想起自己這些年的經歷,就好像做了一場黃粱大夢。

夢醒了,一切化為虛無。

當天夜裡,徐志摩便離家出走了,只給陸小曼留下一張字條:“小曼,這應該是我寫給你的最後一封信……世間離生滅,猶如虛空華,我要去尋一些永恆的東西。珍重!——志摩。”陸小曼睡到大中午才起,剛開始並沒有發現異樣,還以為徐志摩是去學校教書了。她打著哈欠洗漱一番,坐到客廳沙發上無聊的翻閱雜誌,只等著傭人把午飯端來。

突然間,陸小曼看到茶几上壓著張字條,她拿起一看,頓時臉有些蒼白。

以前徐志摩寫信,都是稱呼陸小曼為“龍龍”、“龍兒”,現在卻直呼“小曼”,讓陸小曼頓時到一種拒人千里之外的生疏。

出事了!

說實話,陸小曼是非常愛徐志摩的,只不過她的愛過分自私。她離不開享受,離不開紙金醉的生活,離不開讓她忘卻煩惱痛苦的鴉片,她不想為了徐志摩而改變自己。

或許,陸小曼曾經想過改變,想過融入徐志摩的家族。但當初在徐家遭受的刁難,嚴重傷害了陸小曼的自尊心,外界傳的風言風語,也讓陸小曼徹底選擇破罐子破摔。

此時此刻,陸小曼突然慌了,似乎她正在失去生命中某樣寶貴的東西。

“太太,吃飯了。”傭人過來說。

陸小曼連忙問道:“你看到先生了嗎?”傭人搖頭說:“沒有,今天一直沒有看到先生。”陸小曼把家裡的所有人都叫來,終於門房透了信息:“先生是半夜出門的,我看到他往東走了,沒有帶行李,手上只拿了一件西裝。”陸小曼有些站不穩,她讓下人們都離開,自己坐在客廳沙發上發呆。

茶几之上,不僅有徐志摩留下的字條,還有幾張銀票和存摺,總共加起來接近2000大洋。

陸小曼糊糊的爬上煙塌,了一角鴉片,雲吐霧過後,她的大腦終於清醒過來,瘋狂地跑到電話機前,給徐志摩的朋友們打電話:“喂,志摩有在你那裡嗎?”短短兩三天時間,整個上海文壇都傳遍了——徐志摩失蹤,很有可能要剃度出家。

第584章【找不見人】(裡番)海格路,周公館。

聶耳拿出四首歌的全譜,說道:“周先生請過目,編曲已經做好了,我也已經聯繫好伴奏樂隊,隨時可以進行錄製。”周赫煊本沒看歌曲全譜,反正他也看不太懂,笑道:“那就明天吧,希望可以早點錄完。”

“那就說定了,明天上午九點開始錄製,”聶耳突然又拿出幾張電影票,“周先生,這是我朋友主演的電影,希望首映那天你能夠去捧場。”周赫煊接過來一看,卻是《漁光曲》的電影票,他立刻說:“沒問題,到時我一定去。”《漁光曲》啊,30年代中國電影的代表作之一,打破了很多紀錄: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有廣告贊助的影片,第一部榮獲國際獎項的影片,第一部賣出全歐放映權的影片,創下連映84天的紀錄,創下原聲唱片的銷量紀錄(10多萬張)……

這部電影有很多幕後故事,比如剛剛上映時反響並不強烈,一位上海的富二代覺得此片可以跟外國一影片媲美,於是自掏包給《漁光曲》打廣告。刊載廣告的是《新聞報》,費用極高,廣告足足耗費了兩個版面,“漁光曲”三個字,每一個字都有一部電話機那麼大。

還有《漁光曲》的女主角王人美,在拍攝期間突然宣佈結婚,隨即被聯華影業解除合同,理由是女演員一旦結婚,追捧她的影就要數量大減。王人美被解約後沒有馬上離開,不拿片酬堅持把《漁光曲》拍完。

不管是富二代影,還是女主角王人美,他們的事蹟都讓人嘆,放在幾十年後絕對不可能出現。

至於聶耳所說的那個朋友,正是王人美。

聶耳正待離開,傭人突然進來通報:“老爺,徐申如先生和陸小曼女士來了,要不要見他們?”

“請他們進來吧。”周赫煊覺有點納悶兒,徐申如和陸小曼這翁媳倆互相看不慣,怎麼今天一起跑來了?

聶耳抱拳道:“周先生,既然有貴客來訪,那我就先走了。”

“慢走,我送你。”周赫煊笑道。

周赫煊剛把聶耳送出客廳,就跟徐申如、陸小曼兩人撞見。

陸小曼焦急地說:“明誠,志摩不見了!”徐申如也搶著說道:“志摩留了一封信,裡面提到佛家偈語,似乎有可能是要出家。”

“出家?”周赫煊頓時有些心虛,徐志摩很可能是看了他帶回來那本《自由史觀》,才突然產生出家的念頭。現在人家的老爹和老婆找上門來,周赫煊難免有那麼一丁點罪惡

陸小曼說:“是啊,我已經打電話問了朋友,都說沒有看到志摩。他有沒有來過你這裡?”

“志摩昨天下午來過,說是要借一千塊給你辦畫展,但他吃過晚飯以後就走了。”周赫煊如實說。

一聽又是跟陸小曼有關,徐申如忍不住瞪了兒媳一眼,然後說:“我派人到上海的各大寺廟都問了,也沒人見過志摩。明誠,你是志摩的朋友,你覺得他有可能去哪兒?”周赫煊苦笑:“我怎麼猜得到。”徐申如似乎瞬間矮了一截,他垂頭喪氣地說:“志摩若真的出家當和尚,徐家可怎麼辦啊!”可憐徐老爺子辛苦奔波大半輩子,闖出豐厚的家業,膝下卻只有徐志摩這一個獨子。徐志摩為了陸小曼而跟家族鬧翻,徐申如都還能咬牙接受,覺得兒子總有一天會幡然醒悟。

結果呢,徐志摩不但悟了,而且是大徹大悟,直接跑去當和尚!

“伯父,你先不要著急,最要緊的是把人找到。”周赫煊安道。

徐申如萬分後悔地說:“我當初就不該給他改名,叫什麼志摩啊,現在一語成讖,他還真就去出家了!”周赫煊想了想說:“這樣吧,我去請杜月笙、黃金榮和張嘯林幫忙,他們是地頭蛇,找人應該比較容易。伯父呢,你去請商會的同仁幫忙,大家分頭行事。”

“好好好,”徐申如連連點頭,“我再讓報紙登尋人啟事,只要誰能提供確切消息,就給他5萬元。如果能把人帶回來,就給他10萬元!”這是壕無人啊!

十萬大洋,老蔣懸賞捉拿紅軍高級將領,最高也才開出這個價碼——順便一提,王亞樵此時已經被通緝,坐船逃到了香港,蔣介石捉拿王亞樵的懸賞是100萬。

周赫煊立即打電話請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三位大佬吃飯,私人掏錢給了5000元活動經費。他們立即派出小弟到處找人,再加上徐申如的登報懸賞,一時間整個上海都在尋找徐志摩。

上海各大報紙紛紛對此進行報道,“徐志摩出家事件”立即成為街知巷聞的話題,上海文壇也聞風而動,熱熱鬧鬧的寫文章加入大討論。

一些人把徐志摩跟李叔同做比較,因為這兩位都是著名文人出家。

一些人幸災樂禍,認為徐志摩是咎由自取,當初就不該拋棄子。

一些人把火力對準陸小曼和翁瑞午,覺得是這對狗男女得徐志摩了無生趣,於是才選擇剃度出家。

事件從上海迅速傳播到全國,成為六月份最熱門的話題,居然再度掀起一股“徐志摩熱”,好多青年都連忙去買徐志摩的作品拜讀。

動人心,徐申如發出登報懸賞以後,每天都要收到無數的消息。有人看到徐志摩在徐家彙現身,有人看到徐志摩登船去了本,有人看到徐志摩坐火車前往蘇州,有人看到徐志摩南下前往福建……

消息太多,等於沒有消息,本沒法辨別哪些是真話,哪些是假話。

徐志摩徹底失蹤了。

陸小曼像變了個人,也不參加沙龍聚會了,也不去舞廳跳舞了,整天就窩在家裡鴉片。

讓徐申如到憤怒的是,翁瑞午居然還敢上門勾搭他兒媳,他直接花錢找人將翁瑞午亂打出,又跟陸小曼大吵了一架。

這家人的破事,周赫煊實在懶得摻和,他連忙躲到百代唱片公司錄歌去了。

在眾人都在尋找徐志摩的時候,上海的某個房間裡,陸小曼魅眼離的看著周赫煊英俊的臉龐,拉著周赫煊的手來到自己已經溼淋淋的陰上,然後掰開周赫煊手上的中指,陸小曼握著中指往自己的小騷裡面進去:“要它到這個裡面去,好不好?”

到那個裡面去?到裡面美不美?”周赫煊的手指隨著小曼的手往小曼的小騷裡面進幾分,中指立馬被小裡面的粉緊緊的包圍著,手指的關節輕輕一彎,指甲刮在粉嬌軟的壁上,真滑的小騷啊!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