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眾人很快聚在一起猜燈謎,攤主熱情的招呼道:“猜燈謎嘞,一角錢猜一次,猜中了有獎品,幾位先生太太要不試試?”周赫煊掏出一塊大洋,笑道:“大家都試試吧。”張樂怡走到一盞花燈前,只見燈面寫著:湖畔疏籬邊,花前有人家。猜一植物。

她冥思苦想好半天,對攤主說:“是柳樹嗎?”攤主笑道:“太太猜得有些不準,還要再試試?”張樂怡扭頭問周赫煊:“煊哥,你能猜到嗎?”周赫煊笑著說:“葫蘆吧。”攤主立即拆開燈下紙條,果然謎底是“葫蘆”,他遞給小維烈一冰糖葫蘆,恭維道:“這位先生好學問,一猜就中。您剛才給了1元錢,還能猜八次。”

“我也要,我也要糖堆兒(糖葫蘆)!”小靈均抱著老爸的額頭直搖晃。

周赫煊走到旁邊那盞燈,只見上頭寫道:重陽近,秋波橫,外嫁他鄉今歸寧。猜一蔬菜。

周赫煊有些拿不準,想了想說:“蘿蔔?”攤主豎起大拇指:“先生,您真是絕了,這都能猜中!這個謎題特別難,獎品是兩糖堆兒。”小靈均接過兩冰糖葫蘆,頓時高興得拍手:“爸爸好厲害,爸爸好厲害!”就在大家樂此不疲的猜燈謎時,費正清問道:“周先生,為什麼中國的元宵節比節還熱鬧?”周赫煊苦笑:“可能是政府不準過節吧。”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元宵節確實出奇的熱鬧,氣氛遠超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政府規定不準過節,人們只好把節和元宵放在一起慶祝。

如此一來,每年的元宵節就成了老百姓的狂歡節,常常導致各種混亂,元宵節晚上出門只能步行,因為擠得連黃包車都沒法通行。

民國的元宵節瘋狂到什麼程度?

有詞為證:紳士龍燈止玩,一般朽崽省得忙。記得去年樊西街,王八婊子齊發狂!

這是湖南某好事者寫的《竹枝詞》,“紳士龍燈止玩”,講的是蚌殼燈隨北洋軍閥傳入長沙,跟當地的龍燈融合到一起。

“蚌殼”往往是娼裝扮的,由於其表演具有各種挑逗,被正義人士嚴厲譴責,政府也堅決取締,但卻每年屢不止。

說起民國的元宵節,最扯淡的當屬1912年。

那時中華民國剛剛成立,政府宣佈廢除農曆、採用西曆,竟把西曆1月15定為元宵節。政府對此廣為宣傳,號召大家一起出來歡慶元宵,結果烏漆嘛黑、天寒地凍,街上連鬼影子都見不著幾個。

為啥?

因為西曆1月15,距離節都還有一個多月,而且是農曆月底,天上本就看不到月亮。

“咚咚咚咚!”遠處傳來敲鑼打鼓聲,卻是舞龍燈的隊伍過來了,許多提著花燈的群眾跟著跑,整條街全部沸騰起來。

“砰!”天邊炸出團團的光點,卻是不知哪個富商在放煙花,小孩子們仰頭望天樂得直叫。

周赫煊看著周遭的熱鬧氣氛,不由想到三年後的七七事變。此刻熱鬧的天津城,就要淪喪在寇的鐵蹄下,再無這般普天歡慶的模樣。

周赫煊帶著老婆孩子看了舞龍燈表演,又去海河邊放燈,直鬧到凌晨時分,大家才意猶未盡地回家。

第二天下午,周赫煊帶著費正清去天津圖書館。

汽車開進老城區,很快就看到一棟房子的牆面上,貼著巨大的政策宣傳海報。海報上畫著一隻巨大的蝨子,一隻人手舉著匕首,入蝨子的腹部,旁邊還畫著蒼蠅、蚊子等害蟲。

海報上還有文字說明,上方寫著“撲殺疫病及其使者”,側面寫著“響應蔣委員長號召,全民開展新生活運動,講衛生、勤打掃、得健康”。

緊接著,天津市政府和市黨部的官員們,一個個西裝革履的出現在大街上,每人手裡都提著把掃帚。

曾經的晉綏軍將領、閻錫山的老部下、現任天津市長商震,一邊掃大街一邊說:“大家都聽著啊,不管是當官的還是做工的,都必須認真履行蔣委員長的新生活運動。啥是新生活,第一要愛乾淨,今天我領著兄弟們幹,以後你們還要自己幹,要把裡裡外外掃得乾乾淨淨……”幾十個穿西裝的官員一起掃大街,這場面實在太美了,周赫煊都不忍心看。

第562章【一場鬧劇】蔣介石的新生活運動搞得轟轟烈烈,他的講話甚至被灌成唱片,要求全國各地的廣播必須協助宣傳。

這不,元宵節沒過多久,周赫煊的中華廣播電臺,就開始每天播放蔣介石的新生活講話了:“我們要改革社會,要復興一個國家和民族,不是用武力就能成功的。要如何才可以成功呢?簡單的講,第一就是要使一般國民具備國民道德,第二就是要使一般國民具備國民知識……德國不到十五年功夫,居然能夠復興起來。人家剛剛戰敗,過幾年就可以不付賠款,要賴賬就賴了。而我們幾十年或百多年的賠款,到現在還是每年照付。總之,德國也是一個國家,中國也是一個國家,德國沒有武力而能與各國平等,中國雖有武力,依然不能求得平等,這是什麼道理?沒有旁的,完全是由於我們一般國民的知識道德不及人家……”嗯,這番話的大致意思,就是說這一屆的國民不行,而非中央政府統治不力。

於是乎,偉大的空一格蔣委員長,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新生活運動。首先從國民的衣食住行著手,吃飯要規規矩矩的坐在桌上吃飯,不能隨便找個地兒蹲著吃;穿衣服不能袒腹,釦子必須老老實實扣好,頭髮也不能搞成爛雞窩……

蔣委員長還說,“一個人或一國國民的神、思想、知識、道德,通通可以從基本生活的樣法表現出來”。他對比中國人和本人吃飯、洗臉的樣子,得出一個非常英明的結論,即本人比中國人更有紀律和更具國民素質。他說:“我們和本人不必在槍林彈雨之下來衝鋒陷陣,就只對常生活比一比,就可以曉得高低強弱。”很快,全國各大報紙都在陸續報道“新生活運動”,並且中央政府還下達指令,把4月份的第一週定為“新生活運動宣傳週”。

全國上下搞得雞飛狗跳,國黨的行動隊帶著紅袖箍,走街串巷到處抓那些衣衫不整、奇裝異服、髮型凌亂者,輕則罰款、重則拘留。各街巷也被劃分了區域,凡是發現衛生情況不達標的,所屬區域的商家和住戶全都要受罰。

黃包車伕們那是很鬱悶啊,載著客人跑得大汗淋漓,還不敢把衣服釦子解開涼快一下。因為一旦被逮到不扣釦子,立即就要遭受罰款,忙活半天的收入直接泡湯。

天津的市民們,以前喜歡一邊坐在巷口吃晚飯,一邊聽電臺廣播節目。現在也完全不敢了,因為吃飯必須圍坐著桌子吃,路邊吃飯是不符合新生活運動的指示的。

好在就那麼一陣風,等“新生活運動宣傳週”過去,國黨行動隊就查得沒那麼嚴了,大家該幹啥幹啥。只有那種走背運的傢伙,正好遇到巡查人員,才會慘遭罰款,反正自認倒黴吧。

民國的“新生活運動”屬於長期活動,整整搞了十多年時間。

反正隔三岔五就要出新內容,比如止婚喪嫁娶壽宴的費,止穿戴奇裝異服,止男女浴室同坐,止中小學生留長髮,止婦女燙髮和腿,止在汽車、戲院、會場、山林菸,提倡守時運動,勸道人畜分居,提倡救濟勞傷兵,宣傳賭等等。

其中大部分內容都是好的,對改善社會風氣很有幫助。但有些內容就管得太寬了,比如一些地方止燙髮和腿,搞得女人連裙子都不敢穿。

最可怕的是勞民傷財,到1935年新生活運動達到巔峰時,全國有相關勞動服務團6萬餘人。這幾萬人的主要工作就是推進新生活運動,靡費了國家大量的財政支出。

不但如此,由於中央對地方的管控不力,許多地方官員拿著雞當令箭。他們借“新生活運動”之名,到處胡亂抓人罰款,有時候你好端端的走在街上,就因為一顆上衣釦子沒扣,便被抓起來強行罰款。

“老蔣這是吃錯藥了吧?整天正事不敢,專門搞這些虛頭巴腦的運動。”胡政之無語地說。

周赫煊笑道:“老蔣在給自己樹立威信呢。”在周赫煊看來,蔣介石搞新生活運動的初衷就是刷存在,並在執行過程中宣揚他那套儒家觀念。這是一場思想意識形態的獨裁運動,反對亂七八糟的各種主義,提倡四維(禮義廉恥)、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從而統一國民的思想道德。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搞全民軍事化,方便以後全面抗戰時徵兵。

老蔣也知道中之間必有一戰,但他又不敢直接高喊抗口號,所以就把為抗做準備悄悄摻雜進新生活運動當中。用老蔣的原話來說:“新生活運動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使國民的生活能夠做到整齊劃一。整齊劃一四個字的內容是什麼呢?就是現在一般人所說的軍事化……新生活運動,就是軍事化運動。”然而用都沒有,老百姓被管得很嚴,當官的吃喝嫖賭照樣在幹。

所以馮玉祥才說:“新生活是說著騙人的。”宋美齡的好閨項美麗則評價:“新生活運動是全國的一場不大不小的笑話。”有位外國友人更直接,評價新生活運動是“建基於牙刷、老鼠夾與蒼蠅拍的民族復興運動”。

反正周赫煊是懶得合偉大領袖的神指示,他穿西裝不喜歡扣扣子,每次出門都敞著外套。也沒見有哪個不長眼的傢伙,敢跑過來扭著他要罰款。

“新生活運動且不管他,”胡政之低聲說道,“《非攻》編輯部那邊你得管管了,上一期的雜誌內容有問題,有個搞新聞審查的朋友提醒我,說上頭對雜誌的某些言論很不滿。”

“沒事的,那些報道是經過我同意的。”周赫煊笑道。

“反正別太過火,不然連《大公報》都要被牽連。”胡政之提醒道。

《非攻》雜誌暫時還掛靠在《大公報》旗下,財務、印刷、校對和發行方面,都由《大公報》的人員在負責。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