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是一個目光銳、頭腦清醒的傢伙,早在希特勒擴軍之初,他就意識到戰爭無法避免,而那時的英法政府首腦都還心存僥倖。
周赫煊暫時無法給出合理解釋,雖然希特勒已經在德國政壇展頭角,但真正上臺執政還需要再等半年。而在希特勒執政初期,其政治、經濟政策也是混亂無序的,在公開宣佈擴軍以前,很難有人能覺察到他的瘋狂野心。
像愛因斯坦這種長期居住在德國的聰明人,也只能下意識覺到希特勒和納粹的恐怖,因為那些傢伙在上臺執政以前,已經靠挑動民意和政治迫害掌握了國家。
希特勒確實在叫囂著要擴張,可許多人都認為,那隻不過是獨裁掌權的宣傳手段。
周赫煊說道:“理查,你可以去德國和意大利實地考察一下,能夠發現很多蛛絲馬跡的。”艾德禮點頭道:“我會去的,納粹也標榜自己是社會主義,但他們的理念太過進了。”兩人一路閒聊,很快來到市中心的倫敦經濟政治學院。
周赫煊剛剛下車,便看到20多箇中國留學生在校門口等候,甚至還有些是其他學校的學生。
倫敦政經學院的校長威廉·貝弗裡奇,親自上前接道:“周先生,歡
你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做學術
!”
“校長先生你好,鄙人萬分榮幸!”周赫煊連忙握手。
這也是一個很厲害的傢伙,在二戰結束以後,威廉·貝弗裡奇為英國制定了福利國家的藍圖,後世英國一系列社會福利制度,大都源自於貝弗裡奇之手。
可以說,周赫煊此刻身邊的兩個人——艾德禮和貝弗裡奇,聯手為現代英國打下了基礎。
“周先生!”
“周先生!”20多箇中國留學生熱情揮手,周赫煊笑著對貝弗裡奇說:“校長先生,我能和同胞們說幾句話嗎?”
“當然可以。”貝弗裡奇點頭道。
周赫煊快步走過去,打招呼道:“同學們好!”
“周先生好!”留學生們齊刷刷回應。
周赫煊問:“你們的學業還順利吧,有沒有什麼困難?”一個男同學說:“困難可以克服,國難卻不能忍受,我們都想著早畢業報效祖國!”
“報效祖國有的是機會,但前提是努力學習,”周赫煊問道,“你叫什麼名字?”那男同學動道:“楊德翹,字羽堯,中央大學畢業生,目前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學習經濟!我是考取周先生的留學基金來英國的,多謝周先生慷慨資助!”
“很好,繼續努力!”周赫煊滿意地點頭道。
歷史上的楊德翹,在民國經濟學領域也算個名人。
此君1926年加入共黨,第二年自首變成國黨,屬於我黨叛徒。但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他因參加學生愛國運動被捕入獄,獲釋後考取倫敦大學的公費留學生,並歷任寧夏教育廳長和中央銀行重慶分行總經理等職務,重慶解放時歸附新中國,著有《經濟學史》一書。
由於周赫煊帶來的蝴蝶效應,楊德翹還沒等到九一八事變,就考取周赫煊的留學基金出國,提前三年成為留學生,也不知道他以後會有怎樣的發展。
但不管如何,周赫煊資助的那些留學生,很多在歸國後都會成為寶貝,其中不乏身居要職之人,他這勉強也算門生遍天下了。
在留學生們的簇擁下,周赫煊跟貝弗裡奇等人一起來到大教室。教室裡坐滿了學生,其中大部分都是白人,也有少數的亞洲人,甚至還有幾個本留學生。
“周,周!”白人學生喊起來,看來都是周赫煊的學術粉絲。
周赫煊抬手示意大家安靜,笑著說道:“很高興來到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我不懂政治,也不懂經濟。你們的校長貝弗裡奇先生,才是大名鼎鼎的經濟學家,我就不在他面前獻醜了。我今天就來講講國際形勢,談談關於英國殖民體系如何崩潰的問題……”
“譁!”臺下瞬間譁然。
在英國的著名學府,講英國殖民體系要崩潰?
瓦特法克!
校長威廉·貝弗裡奇明顯一愣,隨即臉上出笑容,他喜歡這種出人意料的演講。
第479章【落西山】難道周赫煊要在1932年說,英國在二戰後實力大損,管不住手下的眾多小弟,所以殖民體系走向崩潰嗎?
當然不可能,因為那是占卜,不是學術講座。
周赫煊從幾百年前開始講起:“當15世紀新航路開闢之初,大不列顛還只是英格蘭和蘇格蘭兩個小王國,總面積不過2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只有600萬人,與現在的大英不落帝國形成鮮明的對比。那個時候,西班牙、葡萄牙兩國橫跨大西洋,以及繞過好望角進行殖民侵略,英國毫無正面較量的底氣,只能另闢蹊徑將目標投入北方航路和非洲,撿一檢西、葡兩國顧及不到的殘羹剩飯。直到尼德蘭革命,英國抓住機會打敗西班牙,終於進入快速擴張的殖民時期,最終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臺下諸多學生沒什麼大反應,因為這屬於歷史常識,並不需要周赫煊來複述。
“為什麼我說英國殖民體系要崩潰呢,”周赫煊笑道,“數百年來,英國對殖民地的管理非常混亂,沒有一個專門機構來全權負責,而是由許多個不同的部門共同管理。英國國王是殖民地的最高統治者,樞密院負責殖民地最高法律事務和發佈命令,南方部大臣負責委派殖民地總督,陸軍部和海軍部負責殖民地防衛,議會負責制定有關法律。這樣一來,殖民地就變成了誰都不管,卻又誰都能管的局面。每一個部門,都按照自己的利益處理殖民地事務。各部門之間互不通氣,甚至出現各部命令互相矛盾的情況。因此,英國統治殖民地的機構雖然很龐大,卻是重疊和鬆懈的,行政效率極為低下,權力構成分散而混亂,英國對殖民地的統治其實非常弱。”一個英國學生突然舉手道:“周先生,我想打斷一下,英國政府為什麼不設立一個專管殖民事務的機構呢?”周赫煊笑道:“這個問題提得好。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權利制衡,二是利益爭奪。英國政府一旦設立專門的殖民事務機構,那麼這個機構就會迅速成長為龐然大物,比內政、外、教育等各部都要實力強大。這是絕對不可以的,到時連英國國王都要害怕。同時,殖民地涉及的權力和利益豐厚,哪個部門都眼紅,他們
本不可能放棄手中權益。所以,英國對殖民地的統治力量薄弱的問題,不是沒人想改,而是不可能改。”那個學生說:“我明白了,周先生請繼續。”
“我們再來看看英國殖民地的類型,”周赫煊又說道,“第一是間接和直接殖民地模式,主要例子是印度。剛開始,英國政府通過東印度公司,來全權管理印度殖民地。至拿破崙橫掃歐洲時期,英國政府削弱東印度公司直接管理印度。第二是複合型殖民地,代表是北美,通過殖民貿易局、總督、參事會和議員來共同管理。第三是高度自治型,比如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等,總督擁有高度自治權。第四是戰爭脅迫型,比如香港,英國通過武力和戰爭手段,迫中國割讓租界據為己有,建立直接殖民統治。”未來的英國首相艾德禮,在旁邊聽得連連點頭。他也是研究過英國殖民地的,甚至還研究過“印度自治的可能
”這種超前課題,因此認為周赫煊把殖民地類型劃分得很準確。
周赫煊笑道:“從歷史角度來看,英國殖民地雖然越來越多,但其殖民體系是一步步走向衰退的。首先是北美複合型殖民地,當地的美洲土著基本上被白人殺光了,但從歐洲移民過去的白人,卻漸漸形成一個新的民族——美利堅民族。不管是從文化、經濟、政治上,新的民族都渴望脫離母國,因此有了美國獨立戰爭。從這一點來看,美洲複合型殖民統治模式,是完全走不通的,所以英國政府選擇改變手段,讓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白人為主的殖民地高度自治,削弱這些地方的獨立反抗意識。”
“再來看印度型的殖民地,這類殖民地的主體人群都是異民族,在文化上與英國相差迥異。英國必須依靠武力鎮壓和利益誘迫手段,來維持殖民地的正常運轉。而被殖民的民族會一次次進行反抗,每一次大規模的反抗,都會削弱英國在當地的統治力,並且會加重英國的殖民維持費用。一旦反殖民
達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英國不但不能從殖民地獲利,反而需要向殖民地輸血。”
“至於武力脅迫型殖民地,比如香港。這是有主體國家存在的地盤,是危險的,難以預測的,或許有一天中國強大,必然要全力收回香港。”
“而在道德上,殖民統治屬於野蠻、血腥和不人道行為,特別是在非洲和亞洲。隨著國家、民族概念的傳播,被殖民群體的抗爭必然越來越烈,這是難以遏制的歷史發展趨勢。”
“歐洲大戰(一戰)期間,英國損毀船舶800萬噸,佔商船總噸位的70%以上,海軍死亡人數接近3萬人,英國實質上已經失去海上霸權地位。由於戰後經濟下降,龐大的殖民體系已經難以維持,導致對各殖民地的統治力漸衰弱。”
“而為了恢復自身的實力,英國在戰後變本加厲的掠奪殖民地,導致殖民地的反抗越來越活躍,高度自治的殖民地也不想為母國輸血。這不是說說而已,就在去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
斯特法案》,承認了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愛爾蘭和南非的獨立國家地位,埃及更是在10年前就獲得獨立。”
“英國的全球殖民體系,發展到現在只剩下直接統治型和武力壓迫型。這兩種類型是最血腥殘暴的,也是最易失控的,同時還要防止新興國家的覬覦,比如本、德國和意大利,通過戰爭來搶奪英國殖民地。”
“而美國也是英國的競爭對手,美國的正常做法不是靠戰爭搶奪。只要給美國良好的機會,美國必然幫助各殖民地獨立,這樣它才有權利介入這些地區。”
“現在只剩下一場戰爭,只要歐洲再次爆發大戰,英國實力衰弱,世界殖民格局就要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