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讓一頭畜生不吃東西,辦法實在太多了,隨便在食物里加點料就可以。”崔慧茀說。

“真……真是這樣?”崔慧梅難以置信。

崔慧茀說:“小妹,你還年輕,離開皇上以後,遇到好人家就嫁了吧,總不能真的耽擱一輩子。”

“那姐姐呢?”崔慧梅道。

“我?”崔慧茀苦笑說,“我都是35歲(虛歲)的老姑娘了,誰還肯要?”崔慧梅憂慮道:“可我們當初發的誓怎麼辦?”

“菩薩要怪,就怪我一個吧,”崔慧茀嘆息道,“你我姐妹雖為旗人,但也只是漢軍旗,祖上是漢人,並非滿人,沒必要為清室忠君守節。”

“可……”崔慧梅還想再說。

崔慧茀打斷道:“就這樣吧,快收拾東西。”歷史上,崔慧茀也是如此選擇的,在九一八事變前就已經離開溥儀。只是她跟婉容屬於手帕好姐妹,經不起婉容苦勸,才又一起前往東北,成為偽滿皇宮的內務府總管。

姐妹倆收拾好行李,崔慧茀帶著妹妹去向溥儀道別,跪下磕頭說:“陛下,蒙君大恩,未敢或忘。今一別,還請陛下珍重!”

“你們真的就不再考慮考慮?”溥儀挽留道。他那方面的能力不行,並非留戀崔氏姐妹姿,而是捨不得崔慧茀這個好幫手。崔慧茀相當於“皇宮”大總管,把靜園的一應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這種衷心又得力的人才可不好找。

崔慧梅還沒開口,崔慧茀就再次磕頭說:“望陛下恩典!”

“唉,”溥儀讓太監送來一疊銀票,說道,“這些錢你們拿去吧。”崔慧茀不想跟清室再有瓜葛,她都不看銀票一眼,就拒絕道:“謝陛下賞賜,但無功不受祿,慧茀受之有愧。”

“也罷,也罷。”溥儀意興闌珊地揮揮手。他被人從張園趕出來,猶如喪家之犬般狼狽,好不容易招到幾個武藝高強的侍衛,現在“內務府大總管”卻跑來辭職,真真是頭疼。

溥儀讓太監和侍衛們,幫著崔家姐妹把行李搬上車,自己則前往洋人的俱樂部找樂子去了,只有打球才能讓他暫時忘記煩惱。

崔慧梅坐在車上,扭頭看看靜園,說道:“姐姐,我們以後該怎麼辦?”崔慧茀道:“先搬去周先生府上住些時,等我工作穩定賺到錢,再加上已有的積蓄,湊錢在天津置辦一棟院子。你還年輕,終究是要嫁人的,我得幫你準備好嫁妝。”崔慧梅說:“這樣多辛苦啊,不如去投奔大表哥吧。”崔慧茀苦笑:“不管是堂兄還是表兄,他們都指望著你能做皇后。你我姐妹離開皇上,早就把他們惹怒了,就算肯收留咱們,也多半沒有好臉的,何必上門去討不自在?”崔慧梅沒有姐姐的從容,她對未來到無比恐懼。她17歲不到,便留在溥儀身邊做事,並未接觸過外邊的世界。

“能做皇后也好的。”崔慧梅低聲說。

“皇后有什麼好?”崔慧茀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咱皇上那身子骨,你做了皇后也只能守活寡。”崔慧梅臉紅道:“皇上……真的不行?”崔慧茀沒有接話,默默地望著前方,其實她對未來的生活也到茫然。想當初,她跟呂碧城並稱為晚清兩大才女,而今呂碧城已經名滿天下,她卻成為籠中囚鳥,早就被世人所淡忘。

黃包車在三樂堂前停下,婉容親自出來接,並指揮傭人把姐妹倆的行李搬進去。

婉容高興地拉著崔慧茀的手:“慧茀姐姐,你可算來了,今後咱們姐妹倆又可以作伴。”崔慧梅跟在後邊,一路打量著這棟小洋樓,心中不免拿來跟張園、靜園比較。她想:聽說周先生是有錢人,每年捐十多萬大洋資助留學,可這房子未免太寒酸了點,不如皇上那邊敞亮氣派。

崔慧茀則目不斜視,跟隨婉容來到客廳,所見的一幕讓她忍俊不,嘴角微微翹起來——大學者周赫煊先生,正跟女兒一起滿地亂爬嬉戲,毫無名士形象可言。

“煊哥,慧茀姐姐和慧梅妹妹來了。”婉容喊道。

周赫煊把女兒抱起,拍拍膝蓋上的塵土站起來,神情自若地笑道:“歡兩位小姐光臨。”周赫煊臉上的笑容很自然,似乎被人看到在地上爬走也不覺尷尬。這跟溥儀那邊的氣氛完全相反,一處規矩森嚴,一處和樂隨意。

崔慧茀很喜歡周家的氣氛,她在溥儀身邊說句話都需要隨時注意,長久下來讓人神緊繃,生活得非常不開心,連身體健康都受到影響。

或許,這就是婉容願意給周赫煊做“妾”的原因吧。崔慧茀如此想道。

“周先生,打擾了,”崔慧茀給周赫煊行了個福禮說,“等生活安定下來,我們姐妹找到合適的住處就搬走。”周赫煊笑道:“不必見外,你們是婉容的姐妹,也就是我的親人。”周赫煊對崔慧茀還是很欣賞的,此女不但知書達理,有禮有節,而且容貌氣質也非常不俗。

崔慧茀身高大概1米65左右,著裝打扮非常樸素,沒有化妝,也沒有佩戴任何首飾,頭髮只是隨意挽在腦後。她臉型不錯,是標準的鵝蛋臉,乍見之下並不顯得驚豔,但越看越有味道,屬於那種耐看的類型。而且她身上自帶傳統大家閨秀氣質,瞬間魅力倍增,堪稱古典美人。

妹妹崔慧梅就要平庸許多,雖然更加年輕,但畏畏縮縮有些小家子氣,只是一個姿尚佳的普通女子。

張樂怡著大肚子聞訊而來,微笑道:“我身體不方便,失禮了。”崔慧茀還怕這裡的女主人難應付,此刻見張樂怡態度和善,她頓時鬆了口氣,行禮道:“周太太好,我們姐妹叨擾了。”第352章【才女】三月中旬,愛因斯坦已經抵達上海,並在蔡元培的陪同下前往南京訪問。

蔣介石空接見了愛因斯坦,邀請他一起聽戲和共享晚宴,隨後幾天宋美齡全程作陪。

至於蔣介石,他另有要事。

從今年二月份起,蔣介石和閻錫山便一直在狂拍電報,而且都是通電全國的公開電文。兩人在電報裡互相指責,都想要獲得輿論支持,佔據國家大義的優勢。通電足足搞了一個月,時人稱之為“電報戰”。

就在前些天,蔣介石在南京召開國黨第三屆中央全體會議,正式決定開除汪兆銘的黨籍。

軍閥頭子們立即對此作出回應,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白崇禧等各系57名將領,列舉蔣介石的六宗罪,推舉閻錫山為海陸空三軍總司令,李宗仁、馮玉祥、張學良為副總司令,隨時準備向中央軍發起進攻。

中原大戰一觸即發,各地軍閥都在整軍備戰。只有張學良還在觀察風向,他雖然參與了反蔣行動,但只是動動嘴皮子而已,東北軍沒有任何動作。

包括《大公報》在內的諸多報紙,都再三呼籲各方冷靜,要和平,不要戰爭。

《大公報》壓箱底多年的稿件被拿出來,經過修改後重新發表,歷數近十年來軍閥混戰所消耗的錢糧物資,以及造成的人口和經濟損失。並預測,這次的戰爭如果打響,比辛亥革命以來的任何內戰都要損失慘重,其慘烈程度甚至會超過北伐戰爭。緊接著,《大公報》又列出工業、農業、商業、教育領域的許多工程資金缺口,奉勸各方把軍費投入到國民生產建設當中。

這一系列報道,整整持續半個月時間,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大家都希望別再打仗了。

然而,沒有軍閥會聽人民的呼聲。……“唉,又要打仗囉。”周赫煊無奈的丟開報紙。

崔慧茀雖然對時局不興趣,但她經常幫溥儀整理報紙,非常瞭解時政新聞,不由問道:“周先生認為哪邊可以打贏?”周赫煊說:“中央政府必須贏,否則中國危矣。”

“為什麼這樣說?”崔慧茀好奇道。

“北伐勝利後,各方軍閥好不容易才成功洗牌,利益分配達到一種微妙的平衡,”周赫煊解釋說,“現在平衡被蔣介石打破,中央政府若勝,各地情勢還可慢慢恢復正常。如果中央政府失敗,以地方聯軍的複雜情況,必然要再次洗牌,一旦利益分配不均,輕則軍閥割據,重則天下大亂。”崔慧茀舉一反三道:“就像大清一樣,雖然腐朽,但好歹是中央政府,至少能夠維持局面。革命軍當年把大清顛覆,國家立即四分五裂,戰火連綿20餘年。”

“說得很對。”周赫煊很喜歡跟崔慧茀聊天,因為這個女人聰慧異常,即便不懂的東西也能說出幾分道理來。

崔家姐妹已經搬來好幾天,崔慧梅啥都不懂,出去工作沒能力,在家裡當傭人又顯委屈,周赫煊乾脆推薦她去南開女中讀書。

崔慧茀對這個安排很滿意,她也希望妹妹多讀些書,以後說起來體面些,更容易找到好婆家。

至於崔慧茀自己,則進了廣播電臺工作,負責撰寫廣播稿,同時開始接手一些管理工作。她能把溥儀的宅子打理得井井有條,未來還做了偽滿皇宮的內務府總管,說明在管理方面還是有一套的。

幾天相處下來,周赫煊發現崔慧茀懂的東西真多,不愧有才女之稱。

琴棋書畫且不說,崔慧茀亦通刺繡,針法絲毫不弱於頂尖繡娘。她不僅會彈古箏、琵琶等傳統樂器,居然還能彈鋼琴,至少也是業餘十級的水平。崔慧茀還自學了英語,口語雖然不利索,但英文書寫極為暢。

說實話,以崔慧茀的智商,放在後世絕對屬於學霸級別,輕輕鬆鬆就能考上北大清華。

她的過目不忘絕非虛言,一篇3000字的文章,崔慧茀只默記片刻就能全文背誦,過幾天問起都還能複述個大概。

周赫煊最糟糕的是那手字,現在崔慧茀來了正好,可以教周赫煊練書法。

書桌前。

周赫煊只寫了幾個字,就被崔慧茀喊停。

崔慧茀指著周赫煊的手說:“周先生,你握筆的姿勢就不對。手腕沒放平,導致筆管傾斜,這樣很難控制筆尖走向,寫出來的比劃會嚴重變形。”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