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薛顛直言道:“對普通人而言,武術套路相當於體,只練套路一輩子都成不了高手。對學武的弟子而言,武術套路相當於基礎,可以用來活動筋骨,鍛鍊身體的協調和反應力。對一門拳術的傳承而言,武術套路就是招式秘笈,但卻是被修飾過的秘笈。”

“修飾過的秘笈?”周赫煊沒太聽懂。

“對,而且修飾得很過分,已經相當於花拳繡腿了,”薛顛解釋道,“比如套路當中,需要跳起來轉身出拳。但真正實戰的時候,哪有那麼麻煩?直接回身就可以了,既快速又高效。”周赫煊問:“為什麼要創造這樣不合常理的套路?”

“很簡單,為了方便拳術的傳播,”薛顛笑道,“真正打架是很難看的,套路就要漂亮得多,外行看了覺得高深莫測。特別是達官貴人,清朝的八旗子弟,就有許多愛好武術的。他們自然不可能真的苦練,但又想學東西,套路就非常適合他們習練。”

“就為這個?”周赫煊頗為無語。

薛顛繼續道:“還有就是為了區分門派,你要知道,武術界的競爭很烈。武術套路中的一些起手式和招牌動作,大部分屬於毫無用處的東西,但它們能夠代表各自的拳法特點。還有一些就是殘留下來的兵器動作,比如太極拳的雲手,真正打架用沒有,但如果換成劍就不一樣了。”

“何解?”周赫煊問。

薛顛說:“太極雲手,其實就是雙手劍的換把動作,只有使用雙手劍時才有功效,使單手劍都用不上。再說使用單手劍時,左手的劍訣你會不會到多餘?”劍訣就是左手食指和中指併攏伸直的動作,所有劍法套路中都會出現。

周赫煊點點頭:“是很多餘。”薛顛笑著說:“因為古代打仗時,士兵右手執劍,左手執盾。演化成武術套路後,盾沒有了,左手捏的劍訣,就相當於盾牌。如果一個劍客不練盾法,那劍訣等於擺設。除非你用左手去擋對方兵器,拼著兩敗俱傷,否則劍訣動作非常累贅。”周赫煊問出心中最大的疑惑:“太極拳是真的嗎?四兩撥千斤什麼的?”

“四兩撥千斤就是胡說八道,真正打架拼命時,你連對方的拳頭都不好接住,還有時間去以柔克剛?”薛顛不屑地說,“我跟你講啊,什麼陰陽太極、什麼五行八卦,全是假的。我學過八卦掌,裡頭的八卦理論是假的;我師門學的是形意拳,那五行理論也是假的。把這些套在拳術裡,無非是讓各自的門派變得有文化底蘊,變得高深莫測。”周赫煊問:“這麼多假的,那什麼才是真的?”薛顛回答得很直接:“能打人的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當今武林非常糟糕,各派為了顯示出自己與眾不同,創造了好多亂七八糟的招式,其實那些招式本沒法用於實戰。我最看不起太極拳,太裝模作樣了。”周赫煊笑道:“太極不能打?”

“當然能打,”薛顛不假思索的說,“太極拳最開始叫陳家溝拳,是村民練來對付亂兵和土匪的,不能打練來做什麼?壞就壞在那個楊禪。”

“楊禪不是一代宗師嗎?”周赫煊道。

“他是一代宗師啊,”薛顛笑道,“但他要在京城推廣拳術,給那些八旗子弟做教頭,能用陳家溝拳這種土名字嗎?於是什麼太極陰陽就來了,各種沒用的花架子招數也來了。一兩百年下來,現在的太極成了富貴拳,得了富貴病,能打的極少。你要是看過太極拳關門弟子的修煉方法,再對比普通弟子的套路,你會發現那完全是兩種拳術。都騙人的。”周赫煊笑道:“為了餬口賺錢,大家都騙人?”

“騙啊,我也騙,”薛顛說,“我自己創了個形意拳象形式,也不敢說是自己創的,我得說是跟五臺山上的老神仙學的。不這麼說如何服人?如何引弟子拜師?”

“你創的象形式很厲害?”周赫煊問。

“當然厲害,”薛顛牛哄哄道,“別看這幾年的武術擂臺,獲勝者大多數是形意拳弟子,但形意拳的缺陷也很大。我的象形拳,就彌補了形意拳的漏。”周赫煊好奇地問:“形意拳有什麼缺陷?”薛顛說:“最大的缺陷就是招與勁不合,打人的招式推人的勁,看著兇猛,也能打到人,但殺傷力其實不足。所以我師父那一代練形意拳的,經常跟八卦掌、八極拳、太極拳,用別的拳術優點來彌補自身不足。我創的那個形意拳象形式,就是借鑑了八極拳的厲害之處,不過好像並不受同門認可。”

“你彌補了形意拳缺點,還不被同門認可?”周赫煊有些搞不懂。

薛顛譏諷道:“那些人啊,還不是嫉妒?再說我的形意拳象形式,打出來很像八極拳的招式,跟西洋拳擊也頗為類似。這多丟臉啊,按照他們的說法,就是把形意拳的祖宗都忘了。”周赫煊問:“按你的說法,國術館教的那些東西都是樣子貨?”薛顛點頭說:“大部分是假的,但還是可以強身健體,多練幾年對付普通人綽綽有餘。真想登堂入室,學習秘傳法門,那必須有資質、有品行才可,這種殺人的招法可不能亂傳。”

“李景林公佈的武當劍法也是假的?”周赫煊問。

“那倒是真的,”薛顛無語道,“李大帥把修煉法門也一併公開了,並不僅僅只有套路。不過嘛,他是軍閥,不靠武術吃飯,自然對這個無所謂。”周赫煊繼續問道:“你跟李景林誰更厲害?”薛顛自信地說:“不用兵器的話,我一分鐘內就可以殺死他。他如果用劍,我也可以用刀,也是幾分鐘可以解決。”

“他那麼糟糕?”周赫煊問。

薛顛笑道:“他當然糟糕啊,看他走路虛浮,就知道平時疏於練習。再加上年老力衰,連你那個姓孫的護衛,都能輕鬆打贏李大帥,他只不過名頭響亮而已。”好嘛,原來所謂的“劍仙”,實戰居然那麼悲劇。

這個薛顛可惜了,再過幾年就要信奉“一貫道”,沉溺於封建信不可自拔,最後在新中國被槍斃。他那一派的武術也隨之失傳,包括他自創的形意拳象形式。

第298章【劍掌無雙週赫煊】4月1

這是天津縣國術館成立的子,地址就在天津東馬路東門南公安局運動場旁,隔壁不遠即是河北省國術館。

天津在北伐勝利後,就被南京政府設為特別市,有點類似於後世的直轄市。

但為還有天津縣呢?

天津縣隸屬於河北省,縣治設在灰堆,也即後世天津河西區土城一帶。

周赫煊來到國術館門口時,這裡已經站了許多圍觀群眾。

薛顛介紹道:“周先生,這位是天津公安局局長曾廷毅先生,也是我們國術館的名譽館長!”周赫煊抱拳道:“曾局長好!”

“周先生好。”曾廷毅頗為熱情地說。

曾廷毅是傅作義的人,自然也是閻錫山的人。他雖然不知道周赫煊是閻錫山座上客,但周赫煊在天津名望很高,自然是需要結的。

薛顛又介紹道:“周先生,這位是天津縣長李少微先生,也是我們國術館的館長。”

“李縣長好。”

“周先生,久仰大名!”請這位李縣長來做館長,跟請周赫煊做榮譽副館長一樣,都是拿來充門面的。李少微對此並不上心,後來只做了幾天館長便卸任,由形意拳高手高志仁接替。

但這些人都不管事,真正負責國術館常事務的,還是副館長、教導主任薛顛。

天津不但混混多,習武的人也很多。

自天津中華武士會解體後,天津湧現出各種五花八門的武術團體。什麼國術研究會、通臂拳術社、風雲國術社、修武國術社、國術研究社、道德武術社、青年國術社……等等等等,至少有數十家之多。

再加上亂七八糟的武館,如果有拳師能博得“津門第一”的名頭,那放在全中國也可排進前列。

南京國民政府很重視武術發展,以至於政治上的派系鬥爭也延續到國術館中。比如天津市國術館,就跟河北省國術館鬧得很僵,前者是南京政府支持的,後者是閻錫山支持的。

天津市國術館甚至用下三濫的手段,打著河北省國術館的名號招搖撞騙,目的自然是為了抹黑對手。

現在成立的天津縣國術館,同樣有閻錫山支持,貌似想二打一懟死天津市國術館。

再來說說南京那邊,去年底政府甚至組織了武術國考,現在連國術館當教練都要執照。而沒有通過國考發執照的,不得組建國術館,只能組建國術社,或者研究會。

去年底,還有一場全國的武術大賽,很有些武術打假的質。

不管你名氣多響亮,不管你年齡有多大,通通給我上臺去打,表現太差的一律吊銷教練執照。

那場比賽完全打出了火氣,各路名師大家、高僧異道紛紛登場,傷經斷骨時有發生,有人乾脆抬來棺材參賽。

然而結果讓人很意外……

眾多聲名遠播的高手出原形,像少林大師趙鑫洲、鷹爪大師陳子正、八卦名家賈鳳鳴、八卦名家高鳳嶺、形意八卦名家左振英、查拳高手于振聲、太極名家吳圖南等,居然只通過了預賽,也即是說僅僅獲得比賽資格而已。

聞名全國的武術高手萬籟聲,在比賽中僅獲得中等評價。

簡直要笑死人,那些所謂的高手估計把自己都忽悠瘸了,在門下弟子的吹捧中,真自以為天下無敵。

所以說形意拳牛呢,修習形意拳的朱國祿、朱國福、朱國禎三兄弟,都在這場比賽中名列前茅,被人譽為“朱家三虎”。他們一戰成名,從之前跑江湖賣藝的臭把式,搖身變成受人敬仰的軍中教習。

傳統武術不能打?

這些人可就是打出來的,沒有絲毫水分。

至於後世牛哄哄的詠拳,呵呵,參賽的倒有幾個,只是那結果嘛……不提也罷。

不僅是詠,所有的南拳派別,皆在全國武術大賽中敗北。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