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如果崇平帝什麼都讓他使盡渾身解數,自己卻不發揮一點兒“主觀能動”,那他也是……會心寒的。

大明宮崇平帝飲了一杯香茗,看著御案上的奏表,心頭反覆思量著如何安置賈珩。

“此子有大才,有革新變法之念,更難得是公忠體國,不慕名利,先前讓其繼承爵位,分賈族之勢,有失計較了。”崇平帝此刻也開始反省,先前之舉多少有些欠妥。

或會將少年推至風口尖,毀謗加身。

當初其實也是他內心深處中有著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顧慮,此子太過機了,縱是他這般大歲數時都……所以,下意識的想奪寧國爵位以贈,留作來鉗制後手。

帝王之心,深不可測,淵深似海,崇平帝當縱然欣賞賈珩,也會下意識生出擺佈、控制之念。

“也不能怪朕,此子當在大明宮中,縱論朝局,幾讓朕有一種錯覺,此子若不稍加限制……”帝王縱然是躬身自省,那也是很快就會原諒自己。

“既是如此,那爵位先不論,可賜他物以酬,至於寧國府……”崇平帝想起戴權口中所言“還未襲爵,即分財貨”之語,心底對賈族中人生出一股膩歪,心頭冷意幽生:“恩典沒了,財物就封存著吧,待有德之人取之。”崇平帝思忖著,忽地大明宮外內監,輕步進入殿中,“陛下,賈珩來了。”

“宣。”崇平帝面重又恢復平靜。

不多時,賈珩隨著內監再入大明宮中,面沉靜,向著御案後的中年皇者行禮。

“草民賈珩見過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賈珩行禮,清聲說道。

“平身。”崇平帝目光溫和許多,只是神多少有些複雜。

賈珩道:“謝聖上。”

“你讓戴權那奴才轉呈的辭爵表文,朕已御覽過,不意子鈺有此大志,不恩祖蔭,功名自取,朕心之。”崇平帝沉了下,緩緩說道。

賈珩拱手道:“珩少不更事,讓聖上為難了。”這話說的,一旁的戴權,在一旁垂首伺候著,忽地身軀顫了顫,眼珠子都瞪大了。

好傢伙,陛下一句子鈺表字,以示親厚,你賈子鈺順杆兒往上爬,直接以子侄輩居,還讓聖上為難了?

這話說的簡直……

“如非方才辭爵表,雜家幾乎以為這是阿諛奉承的小人。”戴權斜看了一眼少年。

原本以為這少年是那等持才傲物,不通權變之人。

果然,崇平帝最後勉強維持的帝王淡漠都斂去,似是想起那《辭爵表》中少年之言,“珩與帝踐祚改元同齡,君父在上,見珩之長……”一雙威嚴目光也漸漸帶著幾分溫和,道:“是啊,聖旨卻已明發中外,以邸報抄送諸省,你給朕出了一個難題。”聽著崇平帝之語,戴權心頭已然震撼莫名。

賈珩神情默然,抬頭言又止,適時現出一抹茫,道:“聖上,此事難道無法改易了嗎?”先前在秦府書寫辭爵表時,他卑詞屈己之時,猛然意識到這個問題,他第一次面聖,留給天子的印象太過剛強了,與帝王縱論青史,面不改

這是一個普通少年能做的事兒?

天子欣賞歸欣賞,但難生親信之心,必然以君臣分野格局對他,全無一絲一毫人情味。

聖眷,這東西也是分種類的。

有的在聖上眼中,該吏是能臣,如幾位內閣大學士,別看諮以國事,但只有君臣之義,而無親信之情。

說來說去,還是要示弱啊。

似是見到少年眼中的茫,崇平帝輕輕笑了笑,道:“倒也不是全無辦法,只是朕正是用人之時,你又是如何作想?此間並無外人,你可將心志向朕道明。”賈珩聞言,心頭一動,暗道,這特麼才像句人話啊。

不枉他面聖之時,冒著身家命危險,連變法之言,都被崇平帝迫出來了。

你轉贈我爵位,要不要問問我的意見?

哪怕禮貌的問問呢?

後世領導安排工作,也要問問下屬,這才是籠絡人心的手腕兒。

但先前的天子,把他當成可以任意擺的棋子。

你不是機嗎?

朕的用意,想來你不會猜不到。

什麼?

賈族有人不服,以你之才智,想來也不難靖服人心。

賈珩聞言,面上適時現出涕零之,道:“聖上,草民先前在奏表有言,不恩祖蔭,功名自取!不管是科舉入仕還是棄筆從戎,敢不竭盡心智,以報效社稷?”崇平帝點了點頭,說道:“不恩祖蔭,功名自取,這才是大漢武勳之後該有的樣子。”賈珩慨然說道:“草民已決定今歲經府縣之試,唯願有朝一成為天子門生。”崇平帝聞言,面動了動,目光愈發溫和,道:“以你才智,若科舉入仕,想來也不難,只是……”只是,朕現在就想用你才略。

但這種話,崇平帝自然不會說,想了想,覺得換種迂迴說法可能更為妥當。

正要開口,想了想又是不妥,而而是給戴權使了個眼,見這老奴正將頭垂下裝死,也不知搞什麼名堂,不由冷哼一聲。

戴權面變了變,情知天子心意,這是要密謀國事,深深看了一眼賈珩,揮了揮手,領著宮女、內監徐徐而退。

“你先前正卒武,修甲兵之語,似有未盡之言。”待宮婢、內監退去,崇平帝目光咄咄地看著賈珩,不等其回答,又道:“朕整軍經武,正應你先前之言,然而……京營久疏戰陣,不堪大用,四王八公部舊各居要職,朕先前讓你襲爵,就有正卒伍之意。”賈珩擰了擰眉,道:“聖上,草民斗膽問一句,珩若襲爵,聖上使珩何為?”

“彼時,汝為賈族族長,與王子騰一左一右,可分化京營賈族的舊部將校。”崇平帝沉了下,想了想,倒也算開誠佈公。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