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就連薛姨媽面都有幾分不自然,心道,你來求人,提她家蟠兒做什麼?
面對王義媳婦兒的“內涵”,賈母凝了凝眉,替賈珩說了一句道:“這等事兒,珩哥兒從來不管著,聽寶玉他老子說,他現在入值了軍機,持的都是國家大事。”見賈母似有作惱之意,王義媳婦兒連忙陪笑道:“老太太,這個我知道,我那口子是那般想著,想著能不能多賠點銀子,請那家人諒解,能不能少在牢裡待著,或者看能不能乾脆把人放了,這事兒尋著傅通判就好了。”見賈母沉
,王夫人開口說道:“老太太,這樁事兒如是不麻煩,讓老爺和傅通判說說,看是怎麼個說法,如是確有這麼個賠錢章程,如使些銀子,能輕判一些也是好的。”賈母皺了皺眉,隱隱覺得不妥,或者沒有王義媳婦兒說的這般簡單。
不過當著這般多的人,也不好拂了王夫人的面子。
王義媳婦兒笑了笑道:“我尋思著也是這麼個意思,對姑父都是小事一樁,姑父他現在升了四品官兒,以後就可大用呢。”她幫著元那丫頭張羅了不少親事,雖然因為那賈珩從中作梗,但她一番好意,姑母也得承她的人情,這麼點兒小事兒不可能拒絕。
寶釵聽著幾人敘話,尤其是看向王義媳婦兒,杏眸凝了凝,她這個表嫂哪次登門,都沒見什麼好事。
鳳姐嘴角噙起一絲笑意,看了一眼王義媳婦兒,暗道,真是惹禍。
賈母對這種手詞訟官司的事多少有些不待見,但礙於情面,道:“等寶玉他老子回來再說吧。”幾人正說著話,說來也巧,就在這時,從外間來了一個嬤嬤,稟告道:“老太太,二太太,二老爺下了衙,過來老太太這邊兒呢。”賈母聞言,臉上才重又現出笑紋,說道:“今個兒倒是早一些,鴛鴦擺著午飯。”鴛鴦連忙應了一聲,嬤嬤、丫鬟開始忙碌起來。
不多時,賈政一身四品官袍,進入廳中,滿面風,分明是剛剛回了朝衙,還未更衣,就和賈母敘說。
作為負責印發邸報的衙門,通政司上傳下達,可謂消息雲集之地,在廷推確定人選之後,賈政第一個得知廷推結果,待散了衙後,就來到榮慶堂,賈家與秦家為姻親,秦老先生為工部侍郎,與賈家也可互相幫襯。
眾人這會兒看向賈政,見其滿面紅光,頗有些詫異。
暗道,難道又有了好事?
賈母好奇問道:“政兒,這是怎麼了,這般高興?”一旁的王義媳婦兒,也有些疑惑地看向賈政。
賈政瞧見王義媳婦兒,則是詫異了下,問道:“義哥兒媳婦兒怎麼過來了?”王夫人或許是出於與有榮焉的心理,解釋一句道:“過來慶賀老爺升至通政司,還有樁事兒麻煩著老爺。”賈政面微頓,並未追問是什麼麻煩事。
賈母好奇問道:“政兒,外面出了什麼事兒了?”薛姨媽也好奇看了過去,方才的喜事兒可還沒有說呢。
“母親,通政司那邊兒傳信,近廷推,秦老先生升遷至工部任右侍郎。”賈政一邊兒落座下來,微笑說著。
賈母:“……”王夫人:“???”臉上的笑意就是凝滯了下。
工部侍郎?
這……這是正三品的堂官兒?
這……好呀,她就知道!
她就知道……那位珩大爺不會對老爺那般好心,有著好事,果然先想著自家岳丈,而不是同族的人,虧老爺和老太太這幾天,還高興的給什麼似的,那秦業直接由正五品升到正三品,成為高官顯宦,連跳了幾級!
而老爺呢?也才從四品,分明是把老爺當作了添頭兒,說不得,這還是唯恐被人說嘴。
不然,工部侍郎明明有著兩位出缺兒,明明可以給老爺也安排一位,哪怕做不到,那也可以讓那秦業去通政司,老爺留工部,同宗同族,一筆寫不出兩個賈字才是。
王夫人此刻,只覺這兩天的欣喜為一股怨懟情緒取代。
因為一想到明明可以封著三品誥命,而賈政可為高官顯宦,更是難受的無法呼。
寶釵此刻放下茶盅,瞥了一眼面變幻、眸光復雜的王夫人,原本為著秦姐姐父親升為三品的複雜心思,此刻窺見這一幕,心頭難免也生出一絲異樣。
姨媽分明是貪心不足,慾壑難填,沒有因姨父升官兒的事兒他不說,竟還起了怨懟?
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此刻這位在原著中在王夫人跟前兒乖乖女,早已視賈珩和自己夫一體,自然站在賈珩的立場考慮。
鳳姐這時將王夫人的神同樣收入眼底,心頭暗笑,多半是起著旁念。
賈母面頓了下,笑道:“這是好事兒,珩哥兒呢,這時候怎麼還沒回來?”不用想,定是珩哥兒從背後使了力。
賈政點了點頭,慨道:“秦老先生在工部這般多年,不論是資歷、還是才具,都已足夠,說來,兒子也覺得秦老先生為一司郎中有些屈才,如今遷為工部侍郎,也算是人盡其用,苦盡甘來了。”這時,賈母忽而問道:“政兒,你上次不是說,工部這次缺著兩位堂官兒?應該還有著一個空缺?”這似是隨口一問,其實暗藏玄機。
王夫人聞言,就是支稜起耳朵,但面上不動聲,留意著另外一位侍郎人選。
只聽賈政說道:“這次宮裡說,趙尚書回部理事,工部左侍郎就不必實缺兒,寧缺母濫,應是等再有合適人選,再行補缺兒。”王夫人聞言,心頭驚訝之餘,心思不由再次活泛起來。
老爺在工部這麼多年,如果等一年半載,直接調任工部為三品官兒,應該也可以吧?
賈母餘光將王夫人的神變化收入眼底,故意說道:“政兒,這侍郎官兒究竟是怎麼選著?你先前的員外郎,難道也沒有機會?”賈政皺眉道:“母親,這是一部部堂,天下矚目,兒子先前只為員外郎,何德何能?如是傳揚出去,只怕兒子要被同僚嗤笑痴人說夢。”王夫人:“???”老爺這是在說她痴人說夢?
賈母笑了笑,道:“我想著也是這個理兒,這正五品升正三品,連跨著好幾級,想來都極為難得了,如是從五品……想來更是難如登天了。”她方才不故意問著,有些人就會起著旁意,心頭不甘,再得了搬是非的長舌婦調唆著,鬧得家宅不寧,再起風波。
賈母想著“長舌婦”,不由瞥了一眼王義媳婦兒,卻見其低下螓首,粉面若有所思。
賈政點了點頭,解釋道:“母親,這次廷推都是文臣推舉,是都察院的許總憲還有工部的趙尚書都舉薦著秦老先生,還有內閣的幾位閣臣一起舉薦著,子鈺是武官兒,甚至都沒有旁聽。”等下,他也要和子鈺商議商議,這裡究竟是有著什麼門道。
原本他和門生傅試推測,子鈺會請同在軍機處共事的施傑幫著廷推,誰知另有緣故。
薛姨媽笑著打了個圓場,慨說道:“這朝廷選官兒沒想到還有這般多的門道兒,想來也憑著資歷,比如先來後到什麼的。”一旁的寶釵聽著自家母親說著什麼“先來後到”,豐潤、白膩如梨
的臉蛋兒頓了下,心頭有些不自在。
鳳姐笑了笑,說道:“這可不是?歸到底,旁人也只是建議,最終還是宮裡那位至尊拿主意。”王夫人臉
澹漠,緊緊捏著佛珠,心頭冷哂。
宮裡拿主意,可天下哪有那般湊巧兒的事?偏偏是那位珩大爺的老丈人?
這裡面定有著貓膩!
事實上,王夫人雖然神複雜,心湖洶湧,但其實一言不發,也就一些心思剔透的人,才會留意著王夫人的臉
,猜出一些心思變故。
劉姥姥在一旁聽著幾人敘話,靜靜聽著,暗道,三品官兒,這比四品都厲害,也不知那位秦老先生是何人?
***********************************
第五百三十二章河南之亂現就在神京為皇陵貪腐一案,興起大獄之時——河南行省,汝寧府,羅山縣縣城城郭外,崇平十五年二月的風,吹拂著一望無際的豫南平原,在一壟壟田地上,大片原本應該綠油油的麥苗,卻見焦黃枯萎之
,而地面更是現出條條龜裂之狀。
衣衫破舊、身形句僂的農夫,往來於田壟高塹與河案之間,肩頭以竹扁擔挑著木桶,從已乾涸至膝的河水中挑著水,折返回田地,彎澆著。
河南行省在去歲冬,天公不作美,並未下著大雪,而入了後,只見朔風如刀,卻未見滴雨降下。
汝寧府,羅山縣官衙,兩座跨院連同正廳,人頭攢動,一個個穿著大漢號衣、身披鎧甲的軍將,圍桌而坐,高階將校身旁還有衣衫豔麗、花枝招展的女子陪酒。
陣陣推杯換盞以及吆五喝六之聲,隔著青簷朱牆,向著羅山縣衙外的街道飄去,夕陽下的農人,推起的獨輪車帶起灰塵飛揚,聽到縣衙內的聲音,好奇地看了一眼,厭惡而恐懼地繞道而行。
匪過如梳,兵過如篦。
汝寧府知府錢玉山,其人四十出頭,身材矮胖,麵皮白淨,著青官袍,這位汝寧的父母官兒,也是科甲出身。
這會兒,錢玉山正舉著一個酒碗,招待著河南都司的相關將校,計有河南都指揮使譚鵬,同時請得汝寧府最大青樓星月坊的女子作陪,更是讓官衙氣氛推至陣陣高。
原來,自去歲盤踞在雞公山的匪寇——高黑塔、麻六兩部領寨中匪寇,率眾攻破羅山縣,殺死官差,開倉放糧,汝寧府呈報河南都指揮使司,而後河南巡撫周德禎與河南都指揮使譚鵬,聯名具題的奏章,經六百里加急遞送,向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奏報。
而後,在正月時,五軍都督府揀派了以一等伯牛繼宗為首的將校五人,前往河南府督促剿寇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