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此言一出,賈母面微變,憂心忡忡,長吁短嘆道:“這這可怎麼辦?”好好地官兒當著,如是就此賦閒在家,這可如何是好?

王夫人臉也不好看,心頭忐忑不安。

“不然,老身去宮裡求求兩位娘娘。”賈母心頭焦慮,想了想,說道。

賈政當初以白丁之身到工部為官,原是太上皇體恤功臣,在賈代善臨終上遺本之時,給予的恩典。

故而,賈母這幾乎是下意識,就想要至宮中再求恩典。

賈政嘆了一口氣,心底生出一股愧疚,道:“母親,京察是朝廷大政,如今朝野矚目,母親這般去宮中為兒子仕途名位奔走,兒子於心何忍?”賈母一大把年紀,白髮蒼蒼,去宮裡舍著顏面為賈政“跑官兒”,賈政臉上自是掛不住。

賈母急切道:“現在說這些作甚,老身不指望你出將入相,只望好好當個五六品官兒,可怎地也這般艱難,我明天就入宮求見兩位娘娘。”賈政連忙道:“母親不可,不說會不會引起軒然大波,兒子縱還留在工部為官,也無顏與同僚同坐了。”如果人人都著誥命往後宮求皇后、太后,託關係,那這京察大計就進行不下去了,而且也有後宮干政之嫌,引來天子和朝臣反

賈政雖不通庶務,但這點兒政治度還是有的。

妍美玉容上同樣蒙上一層憂,勸道:“京察是朝廷升賞黜落官員的大政,現在神京城都在關切此事,老祖宗如去宮中,只怕引來指指點點。”如循常例,京察六年一舉,實際上就是地方官兒兩任,大範圍遷轉升調的契機。

王夫人眉頭緊蹙,心頭煩悶,抬眸看向賈母,道:“老太太,前珩哥兒不是說,老爺此事只要向都察院自辯,就無事的嗎?可……現在並未奏效,卻不知珩哥兒是什麼主張?”此言一出,眾人心頭微動,有幾道目光就看向王夫人,眼神複雜。

賈母面變幻了下,抬眸看向屏風後的門口,道:“等珩哥兒一會兒過來再作計議。”前幾天,賈珩給賈政出了一個向都察院陳疏辯白的主意,並未細細道明原委,這會兒賈母見沒有起作用,心頭沒有疑慮和失望,那也不符人之常情。

至於王夫人,已有幾分暗戳戳在埋怨的意思。

一旁在繡墩上,探自是聽懂其意,轉眸看向一旁眉眼鬱郁的黛玉,心頭輕嘆。

黛玉心有所,凝眸與探換了個眼,幾是心照不宣。

在薛姨媽身旁的寶釵,杏眸瞥了一眼王夫人,轉眸眺望著屏風後,前只顧……倒是忘記詢問這一茬兒了。

賈政皺了皺眉,道:“母親,子鈺許是另有籌謀,也未可知。”賈珩前的安撫,終究還是起到了一些作用,這會兒的賈政,雖心情煩悶不減,但還能耐心等待著轉機。

就在眾人等候著賈珩時,林之孝家的進得廳中,喜道:“老太太,老爺,珩大爺過來了。”眾人聞言,心頭一喜,齊齊望去。

賈珩這時與鴛鴦一同進來,朝著賈母行了一禮,然後看向賈政,敘了話,落座下來。

賈母忙道:“珩哥兒,寶玉他老子向都察院遞了自辯疏……”不等賈母敘完經過,賈珩道:“想來是都察院御史例行查問,工部兩位侍郎和都水監齊齊說並未冤枉老爺,這御史就被搪了回去罷。”賈政聞言,詫異道:“子鈺?這……你如何得知?”

“此事並不難猜。”賈珩端起茶盅,看向賈政,道:“老爺接下來還要寫奏疏。”

“還寫奏疏?”賈政凝了凝眉,百思不得其解。

賈珩道:“這一次不是自辨,而是疏劾,就說工部兩位侍郎把持工部多年,培植黨羽,排斥異己,老爺不願與彼等同合汙,總之要將自辯疏遞至通政司。”賈政遲疑道:“這可有用?”說來可笑,賈政為官十餘載,一向“與人為善”,並未彈劾過一人。

賈珩搖了搖頭,道:“如今自辯奏疏如雪花般向通政司遞送,老爺縱寫奏疏,聖上也很難看到。”賈母靜靜聽著二人敘話,聞言,疑惑問道:“珩哥兒,既明知無用,怎麼還上奏疏?”賈政也是頗為費解。

王夫人皺了皺眉,一時間只覺腦子不夠用,下意識看向一旁的探,卻見探……

正自目光一瞬不移地看向那少年,神情專注,頓覺心頭厭煩不勝。

再去看自家大女兒,倒還好,這會兒凝著秀眉,豐潤白膩的玉容上似乎現出著苦思。

寶釵擰了擰秀眉,水杏眸瑩瑩閃爍,隱隱有所領悟。

賈珩低聲道:“現在是無用,以後就不一定了。”王夫人這會兒,實在忍不住說道:“珩哥兒,老爺現在已被工部讓在家等候,不用在衙堂問事,幾乎賦閒在家了。”意思是,都快被罷官了,還下你的大棋呢?

賈珩看了一眼王夫人,沒有言語。

賈母皺了皺眉,連忙道:“寶玉她娘,外面的事兒,自有他們爺們兒籌謀。”王夫人呼一滯,臉陰沉,宛如吃了蒼蠅般。

她現在連問都不能問嗎?

賈政定了定心神,輕聲道:“子鈺,秦郎中如今也在被察之列。”賈珩點了點頭,道:“此事我知道,昨已去信,讓岳丈大人寫自辨奏疏,既工部給老爺放了假,老爺先在家中修養就是,倒也不忙著去衙門坐衙。”不是他非要賣關子,機事不密則害成。

賈政聞言,張了張嘴,嘆道:“罷了,罷了,先在家中歇息幾罷。”賈母嘆了一口氣,道:“天天在衙門忙碌著,這次也好趁機將養下身子。”正在這時,一個婆子進來,稟告說道:“老太太,大老爺和大太太過來了。”賈母正心情不快,聞言,作惱道:“他們兩個不好好在屋裡歇著,過來做什麼?”其實,這也反映出賈母的一些心態,對賈赦已生出厭煩。

那婆子道:“大老爺聽說了二老爺的事,就過來看看。”不大一會兒,賈赦與邢夫人領著丫鬟、婆子進得廳內,夫二人先向賈母規規矩矩行了一禮,喚道:“母親。”賈母臉淡漠,不鹹不淡地應了一聲。

賈赦也不在意,掃了一眼賈珩以及賈政,問道:“我剛剛聽小廝說,二弟他被工部的幾位大人,打發在家,可有此事?”賈母皺了皺眉,道:“你近來消息倒是靈通的很,這又是哪個耳報神和你說的?”賈赦道:“母親,我在外面和一些官員來往,留意著此事,況我前天就說,二弟去都察院,尋御史能濟什麼事兒?現在京城許多衙門,堂官寫考語,同僚填訪冊,攻訐告發,此起彼伏,去了也沒什麼用,只是被人搪回來。”賈母皺了皺眉,看向賈赦,不得不說,還真讓她這個大兒子料中了。

賈赦徐徐道:“我昨個兒去北靜王爺府上吃酒,還提起此事,想著不若懇請北靜王爺寫封代辯奏疏,呈遞到宮中,只要求得聖上網開一面,二弟的官職也就保住了。”賈母聞言,面頓了頓,問道:“北靜王爺,他能幫著寫奏疏?”

“北靜王爺是我們家老親,又在軍機當值,若能為二弟擔保,官職差事自能保住。”賈赦點頭說著,冷冷瞥了一眼賈珩,譏諷道:“既自家人不願意為二弟作保,那我也只能另尋旁人了。”王夫人聽著賈赦之言,倒是眼前一亮,是的,如是尋北靜王爺上奏章,定然可行。

賈母臉上的神和緩一些,或者說,相比昨賈赦的“辭官論”,此刻的賈赦,起碼是在拿主意。

這時,賈珩沉聲道:“北靜王為軍機大臣,文武分野,軍機不預政務,在此事上也未必有多少話語權。”賈赦冷笑道:“倒也不必潑冷水,縱北靜王不成,那還有南安老王爺,這些都是我賈家老親,如能上疏保舉,官職肯定能保住,總比有人現為御前紅人,聖眷隆重,卻愛惜羽,結果連往宮裡求情都不去!”賈珩道:“此為工部兩位侍郎主導,軍機不預政務,我倒不知北靜王爺如何向聖上求情。”

“總比什麼都不做強。”賈赦如何不知用處有限,但這一刻自是要打擊賈珩在兩府中的威望。

賈珩瞥了一眼賈赦,沒有理會,看向賈政,目光灼灼道:“二老爺,小不忍則亂大謀,二老爺可以自己思量思量。”如果北靜王向賈政求情,最終崇平帝一定會問著他的意見,那時他就費了一次可以一錘定音,為賈政升官兒說話的機會。

不過,還是要看賈政自己,如果太過不堪造就,他也很難辦。

賈政心頭一震,品著賈珩的話,心思轉動間,已有了傾向,沉聲道:“京察大計,朝廷自有公斷,如此作保,只怕欠下人不小的人情。”

“二弟此言差矣。”賈赦沉聲道:“二弟工部兢兢業業,向無疏漏,現在被這些人無端排擠,只要得朝廷重臣保舉,就可安然無恙。”王夫人低聲道:“老太太,試試也未有什麼妨礙罷。”賈母聞言,心頭也有些意動,只是看向一旁的賈珩。

賈珩沉聲道:“聖上這次刷新吏治之意甚堅,如果開了這口子,只怕落人口實,一旦人人效仿,新政勢必受沮,故我以為聖上縱想給恩典,也不會因所謂擔保而下特旨,只會待事後論斷糾偏,否則京察大計難以為繼!”以天子的子,既委以部院二衙全權,就不太可能貿然手,否則就難收引蛇出、刷新吏治之效。

賈政低聲道:“母親,此事先聽子鈺的。”賈母聞言,面變幻了下,嘆道:“先這樣罷。”終究是長期以來,賈赦不靠譜的印象佔據了心頭,賈母在這一刻傾向於賈珩。

見此,賈赦心頭髮冷,淡淡說道:“母親和二弟既什麼都聽珩哥兒的,那我也沒什麼話可說了,只願不要後悔才是。”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