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否則,誰知這宋皇后會不會吹他的枕頭風?
宋皇后聞言,心頭歡喜,但一張國天香的臉蛋兒上,卻現出一抹惆悵,輕輕嘆道:“天家與尋常百姓夫
,又能有什麼兩樣?前段兒
子,陛下
勞過度,病倒了,太醫說是肝火旺盛引起的咳嗽不止,本宮想著冰糖雪梨潤肺敗火,就熬製了一些,唉,太醫院說陛下不可再積勞下去了。”說著,就是將一雙顧盼
波的美眸,轉向一旁的崇平帝,酥軟的聲音中,似乎略有幾分嬌嗔,說道:“陛下,總要愛惜龍體才是啊。”賈珩眸光微動,聞聽這鶯啼燕語,心頭不
生出異樣。
一個身姿豐腴,三十出頭的御姐,舉手投足之間都是散發著那種靜好歲月浸潤之下,成、嫵媚的人
風韻,突然乍現的那一絲小女人的嬌嗔,那種反差,無聲中
人心絃。
賈珩整容斂,拱手道:“聖上
理萬機,九州萬方須臾離不得聖上,還望為黎民蒼生,保重龍體才是。”崇平帝這時也用罷手中的米粥,笑道:“太醫院那些人,言其疾務必是誇大三分,用其藥,必是留餘三分,朕也不是怪他們,只是不必小題大做,朕的身子骨,朕還是知道的。”賈珩朗聲道:“聖上所言,倒也不無道理,不過藥補不如食補,聖上以食膳調理腸胃,按時作息,這是醫書上所言的福壽延綿之法。”崇平帝詫異道:“子鈺還懂醫書?”宋皇后同樣將一雙鳳眸投去,眸光熠熠生輝,水潤飽滿的桃花
瓣翕動著,喃喃道:“藥補不若食補,這話說得好呢。”賈珩清聲道:“閒暇之時,看過一些,臣竊以為,古今歷代長壽之士,無不善理飲食,作息得法,方得福壽綿延、安康順遂。故臣以為,聖上或可效前人之養生之法。”崇平帝笑了笑,目光深深,道:“若天下不定,四海不寧,朕縱空活百歲,又能如何?”說著,因為情緒
盪,就是咳嗽了好幾下。
此言一出,宋皇后玉容蒼白,伸手撫著崇平帝的後背,顫聲道:“陛下……何出此言?”賈珩也是面微變,不過他隱隱覺得崇平帝在內涵太上皇。
想了想,肅然道:“聖上之言,臣不敢苟同!聖上有天之表,龍鳳之姿,自繼位以來,英睿果斷,勵
圖治,有中興我大漢之志,崇尚儉樸節用,不耽聲
犬馬,宵衣旰食,勤政愛民,誠為三代以來,有數之明君,臣伏願聖上身康體健,福壽綿延,率我大漢文武百官,北掃邊患,開萬世太平基業,彼時,青史之上,聖上比肩上古聖皇、大帝,臣也能蒙聖上之德威沐化,不敢言名垂青史,但為大漢徵北……小卒,馬革裹屍,餘心足趁!”賈珩面容沉靜,目光清正,神情肅然。
斯人清朗、堅定的聲音迴盪在殿中,擲地有聲,不見絲毫諂媚、阿諛。
將一席“我觀聖上有大帝之姿!”、“保重龍體”之言說的煌煌。
只是將話到嘴邊的……為大漢徵北將軍,改口為一小卒,馬革裹屍。
有些話,容易引起一些不好的聯想。
宋皇后也是將螓首轉將過來,柳葉細眉之下,美眸煥彩,靜靜看著那氣質清冷的少年。
崇平帝冷硬,面容之上,現出一抹異樣的紅潤,不說如飲美酒,但也心緒盪,道:“子鈺有心了,中興大漢始終是朕畢生之願,你還年輕,若能於邊事有所作為,縱是封爵以侯,又何足道哉!向能平東虜,縱是讓你賈家一門三公,甚至異姓為王,朕何吝之?你我君臣還當戮力同心,縱是青史留名,
芳百世,也不在話下。”這封官許願的話,雖第一次說,但也說得底氣十足。
蓋因,陳漢還真封了四位異姓王,而且目前來看都是善終,爵位都傳了幾代,沒有出現過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之事。
賈珩揚起頭,目視崇平帝,以一種堅定的目光,朗聲道:“聖上,封侯非臣之意,唯願北疆平定!”崇平帝聞聽此言,面動容,心頭震動,將一雙溫煦目光投向賈珩,恰在這時,喉嚨發癢,又是咳嗽了幾下,擺了擺手,笑道:“朕向來是不虧待有功之臣,你還年輕,好好做就是了。”賈珩見此,卻是離席而起,“臣本布衣,蒙陛下慧眼,不嫌臣愚直,拔擢於草莽之間,視若子侄,恩重如山,臣何敢言爵祿?”崇平帝道:“子鈺……”賈珩抬眸看向崇平帝,目中適時現出“孺慕”之事,眼圈微紅,說道:“臣之先考早去,蒙家母拉扯長大成人,今既食君祿,君即吾父,見君父咳嗽不止,臣心實痛之,恨不得以身相代,還望陛下保重御體才是啊。”崇平帝聞言,心底湧起一股暖
,看著那張少年帶著幾分孺慕的目光,半晌,向著一旁的宋皇后苦笑了下,道:“梓童,連這孩子都勸朕了。”宋皇后嗔怪道:“子鈺是有孝心的,陛下以後當保重身子才是,不僅是臣妾還有然兒他們以陛下為依靠,這滿朝文武同樣以陛下為依靠呢。”崇平帝點了點頭,也有幾分偎貼,笑道:“是啊,如子鈺所言,以後朕會注意身子的。”宋皇后在一旁笑著勸
道:“子鈺,本宮還要謝謝你呢,先前規勸了陛下多次,陛下都無有此言呢。”賈珩拱手道:“此為臣肺腑之言,不敢當娘娘稱謝。”崇平帝擺了擺手,笑了笑,說道:“好了,不說這些了,子鈺,三河幫的財貨都計點結束了吧?”宋皇后笑了笑,也不多言,而是揚起一張婉美的玉容,看向賈珩,靜聽其言。
賈珩道:“回聖上,除卻三河幫各處營生,以及一些莊子、鋪子還未變賣外,其他金銀珠寶、首飾器用皆已處置,眼下共得銀九百七十三萬兩,正要請聖上示下,這筆銀子有幾成充入國庫,有幾成收歸內務府?”崇平帝聞言,默然了下,道:“朕和楊閣老商議過,初定是五百萬兩運至戶部,補京官自年初欠發的俸祿以及邊軍餉銀,還有賑濟、撫卹北境之地的善後事宜,後兩項其實才是大頭兒,剩下的倒是可以歸入內務府,不過,現在詹事科道,沸沸揚揚,朕不好親自出面說這個事兒,子鈺,你可有良策?”說著,將一雙徵詢目光投了過去。
宋皇后抿了抿粉,那張宛如桃蕊豔麗的玉容也是現出好奇之
。
賈珩思索了下,沉聲道:“臣以為,左右不過是進三退一。”
“進三退一?”崇平帝眸光微動,面上若有所思。
賈珩清聲道:“聖上無非擔心詹事科道覺得戶部分配不足,藉機生事,那不若事先放出風聲,就說,原本按著一些人的提議,是八成都要歸入內務府的。”崇平帝凝了凝眉,憂慮道:“只怕此論一起,群起沸騰,滿城風雨。”賈珩道:“這只是是謠言,彼時,聖上再出來闢謠,說已決定拿出一半銀子,分給戶部,以紓國家財用之困。”崇平帝沉道:“子鈺所言,未嘗不是一個方法,只是由誰來說這個事?謠言總要有鼻子有眼兒,以假亂真才是。”這種事情,需得找一個人出頭兒,謠言這東西總要傳的像一些。
賈珩卻一時默然,沒有接這話。
還能是誰?只能是內務府總管的忠順王爺最為合適,除了這位王爺,再沒旁人了。
忠順王爺上次進他讒言,現在就是討回利息。
也很容易作成,畢竟,你一個皇帝的王兄,要那麼好的名聲做什麼?就應該把文官集團得罪了,讓文官一提及這位王爺都要搖頭,不識大體,然後天子庇佑,才是正常的戲碼。
不過,這話他不好主動開口,點到為止即可,讓崇平帝自己去想。
至於崇平帝會不會讓他充當謠言的當事人,絕無可能!因為這是寒了辦事之人的心,合著我忙前忙後,鞠躬盡瘁,好處一點兒沒落著,還要落得百官怨懟?果然,正如賈珩所料,一旁的宋皇后櫻微啟,柔聲道:“陛下,銀子既是歸入內務府,想來宗室那邊兒也有話說吧。”
***********************************
第二百四十二章非立大功於社稷不可!
崇平帝聞聽宋皇后之言,眼前一亮,道:“梓童所言倒是提醒了朕,王兄掌著內務府,這幾年宗室開支漸大,糜費甚巨,明年,然兒又要大婚、開府,王兄若是出面說一些……只是,旁人會不會以為是朕暗中授意?”終究是愛惜羽,擔心聖譽有損。
宋皇后珠圓玉潤的聲音響起,帶著幾分柔軟,說道:“陛下自繼位以來,儉樸之風,天下皆聞,哪個會妄加揣測,說陛下的不是呢?”賈珩聞言,心頭微動,抬眸看了一眼宋皇后,但見宮裳麗人,雲鬢蔥鬱,眉似翠羽,鳳眸清冽,修長的秀頸白皙如玉。
崇平帝點了點頭,說道:“實則和內閣商議,五百萬兩足夠了,朕只是擔心彼等貪心不足,再生事端。”賈珩心頭也是深以為然。
這是大概率事件,以文官的,大概就會說國事艱難,盡收財貨於國庫,但這幫人什麼德行,沒有整頓吏治之前,十兩銀子用到實處有三四兩,就了不得了。
不過,這件事兒,算是敲定下來。
賈珩出了個計策,坑了一把忠順王,也靜靜看著兩口子敘話,不再說其他。
崇平帝說完,又抬眸看向賈珩,笑道:“方才子鈺所言,還有一些營生,是不好變賣,還是什麼怎麼著?”賈珩清聲道:“正要請聖上定奪,三河幫五十五多處營生、鋪子,除卻青樓賭坊等產業外,其他一些車船伢、糧布商行,每年所得利銀不少,若是發賣之商賈,臣思來實在可惜,不若聖上著內務府中人經營著,至於臣,還有一不情之請,臣如今領著賈族族長,麾下各項開銷也大,手中前追繳公中虧空,落得一些現銀,願浮市價二成銀子購得幾處鋪子,以求長久之計,不知聖上之意?”這也是他深思
慮過的,與其悄摸摸的收購再被崇平帝通過其他渠道發現,不若示之以誠,剩下就看天子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