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封侯,天下之人的吐沫星子都能將廟堂袞袞諸公淹死。

但究竟是幾等侯,這就大有講究,故而在賈珩前來長安的路上,在內閣的武英殿展開了一場又一場烈的爭論,直到前天這場爭論才徹底終結。

或者說是身為內閣首輔的楊國昌極力反對,甚至某種程度上賭上了政治生命。

如果內閣首輔反對,那麼六科給事中封駁了奏疏,就會變得很難看,所以此事加上太廟獻俘,一下子成了內閣中爭論不休的話題。

楊國昌認為封三等侯足以酬功,否則不足弱冠的侯爵,將來再立了微薄之功,是不是還要封公,封王?

永寧伯年歲才多大?年紀輕輕,就一副權臣之勢,豈是君臣長久之相?

崇平帝自然龍顏不悅,陰沉著臉不說話,但楊國昌這次是鐵了心,要以逆耳忠言,上報君王一片知遇之恩。

至於韓癀和趙默等人,倒是覺得三等侯實在有些寒磣人。

倒好像是不情不願給與一般。

韓癀和趙默兩人因此提議晉爵二等侯,既有保全之意,又不至薄待功臣。

但崇平帝仍不滿意,在經過一段時間僵持以後,詢問恰巧從山西河東鹽場,整飭鹽務歸來的戶部侍郎齊昆,詢問江南戰事情由本末。

在崇平帝目光視之下,齊昆硬著頭皮,倒是說了一句公道話:“當是時也,敵虜勢勝,江北大營水師新敗,金陵軍民士紳人心惶惶,迭逃城外,亂作一團,金陵故都直面虜鋒,危在旦夕,永寧伯前後兩戰皆勝,如不封一等侯,難以服眾天下。”由是內閣的這場爭論,以齊黨干將的“秉公之言”徹底終結,才沒有再等著賈珩到來京城以後,功爵還未定這樣的笑話出現。

至於改封其他封號,反而沒有必要,沒有在與女真大戰取得決定勝利之前,倒是不用改封封號。

而且據大漢典制,都是兩字侯,一字公。

比如什麼平原侯,襄陽侯,忠靖侯……如此等等。

如果是封以公爵,那時候肯定是要封為一字公爵。

崇平帝目光掠向那身形拔的少年身上,面帶著幾分和緩。

這滿朝臣工又豈會知道他的佈置,一門兼祧……三房,那時候,世襲罔替的郡王就是遼東的獎賞。

大漢東西南北四位郡王,還差一位郡王。

“永寧伯接旨。”戴權此刻白淨的麵皮上現出肅穆,舉起一封繡以黃龍的絹,象牙白的玉石軸杆質地溫膩。

賈珩以大禮參見,拜道:“微臣接旨。”此刻,群臣也都聽著傳旨之言,有一些人也在好奇究竟給永寧伯封著幾等侯。

賈政在通政使程信身後,此刻這位面如冠玉的政老爹,攥著笏板的手幾乎都微微出汗,竟是比賈珩還要緊張。

秦業蒼老目光中也帶著幾分期待。

秦可卿已是伯爵夫人,下一步就是侯爵夫人,如誕下麟兒,可以說尊貴已極。

大明宮內相戴權面莊重,“刷”地一下展開絹,高亢而響亮的聲音在熙和宮中響起,說道:“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安夏御夷,國家必賴折衛之左,分茅胙土,朝廷不吝爵賞之隆……軍機大臣、太子太保兼兵部尚書、檢校京營節度副使賈珩,志行純恪、才識明,自領皇命南下金陵以來,兢兢業業,如霆如雷,兩定虜寇之亂,力擒虜王,威震夷狄,功莫大焉於社稷……人主統御天下,賞罰不明則百事不成,賞罰若明而四方可行,特晉爵為一等永寧侯,賜丹書鐵券,以彰茂績殊勳,欽此。”楊國昌聽著戴權唸誦的聖旨,手中攥著的象牙笏板不由用力幾分,面陰沉如冰,哪怕早已知道這封聖旨的具體內容,但心頭仍有些憤憤難平。

天子寵信佞,不納忠言,韓癀媚君亂國,尺寸之功而得封侯一等,這樣的聖旨豈得通過?

還有言暄……

楊國昌蒼老眼眸跳了跳,餘光瞥了一眼身旁自家的學生,心頭不由嘆了一口氣。

罷了,天子寵信小兒,大勢在彼,言暄如今蟄伏起來,將來再重振齊黨。

韓癀見著這一幕,與一旁的刑部尚書趙默換了個眼,心頭都湧起一股五味雜陳。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