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最致命的弱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得不說,事情的發展實在是出乎了葉辰的預料!
一旁的謝全也驚訝的瞪大了眼睛!
“沒想到是這樣的開放式結尾,怪不得演不下去了。”葉辰有些哭笑不得。
“城會玩”心中這麼想著,心中對條頓王子也隱隱有些欣賞。
別的不說,光是這份魄力就不是一般人所能擁有的。
不過葉辰也好奇安娜會怎麼回應。
只見安娜表情依舊淡然,好似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一會兒後。
臺上的條頓王子眼睛一直緊緊的盯著安娜,見安娜絲毫沒有上臺的意思,失望之情溢於言表,一臉失魂落魄的樣子。
與此同時,無數坐在電視機旁的觀眾也很是惋惜的嘆了一口氣。
平心而論,對於王子與灰姑娘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大家還是樂見其成的。
臺下的英女王本來心中對條頓王子再次當眾表白的事情還很生氣,畢竟這次不同於前兩年,現在正是全世界的媒體現場直播,所造成的影響只會更大,心中正想著回國後怎麼處罰條頓王子,以後也好杜絕此類事情的發生。
但此時見到條頓王子一臉失魂落魄的樣子,心中的怒意早已消散的七七八八,連帶著對安娜也有了幾分不満。
除了英女王之外,場中其餘眾人對於此刻略顯悲情的條頓王子也很同情,雖然安娜並沒有開口拒絕,但有時候不拒絕並不代表著默認,相反,可能是拒絕!
不管怎麼說,條頓王子演出的戲劇給眾人還是留下了一個極其深刻的印象,無論是親⾝經歷改編的噱頭,還是演員們令人驚豔的演出,抑或是最後那出乎意料的結局。
而最後條頓王子被安娜拒絕的一幕,更是連同情分都賺足了。
葉辰甚至惡意的想著,條頓王子會不會是故意的?
此刻謝全的心中也很是沉重,經過條頓王子這麼一鬧,不管怎麼樣,最起碼已經在所有人心裡留下了一個極其深刻的印象。
不過這樣一來,等會兒自己劇團的演出庒力就更加大了。
好在,此時劇團的成員應該並不清楚剛才發生的事情,最起碼,心態不會受到影響。
謝全心中很是憂慮,一旁的葉辰卻並不怎麼擔心。
誠然,條頓王子這出自編自演的戲劇就演出效果而言,已經是極其出⾊!
但是!
條頓王子自編自演的這齣戲劇有一個致命的缺點,或者說,相對《哈姆雷特》而言很致命的缺點!
那就是戲劇本⾝的故事以及戲劇的內涵!
從這兩點來說,《不一樣的羅曼蒂克》是遠遠不如《哈姆雷特》的!
畢竟,《哈姆雷特》作為莎翁筆下最成以及最具藝術價值的一部作品,也是最令人覺得撲朔
離,或者說是最富於哲學意味的。其中如父王為惡叔所弒,王位被篡,⺟後與兇手****而婚,****試圖復仇而裝瘋賣傻等情節都堪稱經典,論情節的曲折
,《不一樣的羅曼蒂克》遠遠不如《哈姆雷特》。
而就兩篇戲劇的內涵而言,條頓王子自編自演的這篇《不一樣的羅曼蒂克》通篇都是講述條頓王子在尋求真愛這條道路上所遭受的曲折,要說內涵也有,畢竟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
但《哈姆雷特》不同,愛情充其量只是其中體現的小小的一部分,從“時代脫臼了,真糟糕,天生我要把它板正過來”這句豪言壯語,到“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這句絕望的嘆息的全部心裡背景,《哈姆雷特》中對主人公複雜的格特點和心理活動描寫的極其出彩,更賦予了《哈姆雷特》哲學意義。
綜合這幾點來看,葉辰對《哈姆雷特》還是很有信心的。
葉辰唯一擔心的就是,經過條頓王子這極其“悲情”的演出過後,觀眾會在內心中不自覺的偏向於《不一樣的羅曼蒂克》,畢竟觀眾們看待戲劇的眼光並不專業,這種情況是極其有可能發生的!
就在葉辰胡思亂想間,很快,帝國皇家劇團的成員們也粉墨登場!
幕布緩緩拉開,也正式宣告著莎翁經典戲劇在這世界的正式登場!
第一幕。
弗蘭西斯科立臺上守望。那多自對面上。
那多~那邊是誰?
…
戲劇一開始是兵士與軍官的對話,僅僅到這裡眾人還看不出什麼,一直到第二幕眾人才看出些許端倪。…國王、王后、哈姆雷特、波洛涅斯、雷歐提斯、伏底曼德、考尼律斯、群臣、侍從等上。國王~雖然我們親愛的王兄哈姆萊特新喪未久;我們的心裡應當充満了悲痛;我們國全都應當表示一致的哀悼;可是我們凜於後死者責任的重大;不能不違情逆;一方面固然要用適度的悲哀紀念他;一方面也要為自⾝的利害著想?所以;在一種悲喜
集的情緒之下;讓幸福和憂鬱分據了我的兩眼;殯葬的輓歌和結婚的笙樂同時並奏;用盛大的喜樂抵消沉重的不幸;我已經和我舊曰的長嫂;當今的王后;這一個多事之國的共同的統治者;結為夫婦!
看到這裡的時候,或許帝國的民眾還不太明白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但一些知西方歷史的觀眾已經看了出來。
這悉的一幕,無疑是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
知道內情的觀眾心中倒昅了一口冷氣,早在之前眾人就已經知道《哈姆雷特》是一個十七歲的天才少年創作的劇本,但沒想到這位天才少年竟如此膽大的把西方歷史中極其有名的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編成了劇本!
這其中就包括楊雄。
作為華夏帝國的皇帝,楊雄從小就接受最頂尖最全面的教育,對於西方這段經典的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自然也很是悉。
而且,早在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十七歲天才少年事件中,楊雄就已經得知這次的劇本出自一位十七歲⾼中生之手。
一個土生土長的華夏人,居然敢以自己不悉的西方著名歷史故事改編成戲劇在兩國皇室
流聚會上與大英帝國皇家劇團同臺競技,這是何等的自信?
“不過,要想當著西方人的面以一段西方經典歷史改編的戲劇打動這些西方人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楊雄饒有深意的想道,心中也對這位天才少年有了點趣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