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了。是了,妳們不用理會朕,朕坐一會兒便去,繼續做妳們的事吧。」吳倚翠剛梳完頭,但聽見皇帝的說話,不由大羞,慌了手腳,一朵在頭上的髮釵,噹的一聲落在朱元璋腳邊。朱元璋俯身拾了起來,徐徐回吳倚翠的髻邊。

吳倚翠見皇帝為她釵,愈益害羞,立時紅暈蓋臉,幾無地自容。忙道:「多謝皇上。」話後,三腳兩步,匆匆逃到內室去。

吳倚琳看見,微微笑道:「小妹生害羞,極少與男人接觸,皇上今這樣待她,恐怕她再也不敢進宮來了!」朱元璋點了點頭:「真是個嬌羞美麗的女孩子,有趣,有趣!」吳倚琳聽得這句說話,便知朱元璋不懷好意,乜斜他一眼,微笑不做聲,心想成事了,若沒猜錯,瞧來不出多便有好戲看了。

朱元璋坐了一會,見吳倚翠始終沒有出來,知今晚也不便留在仁和宮,便和吳倚琳閒聊幾句,站起離去。

吳倚翠經過那件事,果真不敢再住在宮裡,當便與姊姊說明,吳倚琳無奈,也不敢太過顯形跡,便叫太監喚來一輛轎子,將她送回吳貞的府中。

吳貞自吳倚琳做了惠妃,無疑成為國舅爺,後又封為侯爵,加府軍前衛指揮使,負責掌管京城軍事防務。吳貞在應天建了國舅府,把家屬都接到京來。吳貞父母雙亡,現在只和吳倚翠及其鐵閤兒同住。

吳貞的子是蒙古族人,是淮揚都司鐵闌的妹妹,她雖是外族人,但容貌膚,卻和中原女子全無兩樣,且長得沉魚落雁,玉潤珠明,是個極漂亮的女子。

當天,吳倚翠回到國舅府,吳貞因公事尚未回來。嫂子鐵閤兒見她入宮才只是一天,便匆匆回府,心裡奇怪,遂問道:「倚翠妹子,姊姊可好麼?妳為何只住了一宿就回來了?」吳倚翠低聲道:「姊姊很好,她在宮中過著神仙似的子,又怎會不好。我見姊姊沒事,呆在宮裡也沒用,便回來了。」只是把朱元璋為她釵一事隱去。

說到這裡,吳貞已經回來,踏步進廳,吳倚翠看見,便收聲不說。

吳貞是武將出身,小時曾跟一名高人學武,練過幾年功夫,武功雖說不上高強,但身手已頗為不弱。吳貞的外貌長得異常威武,虎頭熊背,臉闊口方,雙目炯炯,讓人見著他這副外貌,倒也令人害怕三分。

吳貞見妹妹回來,遂詢問宮中的情形,吳倚翠道:「原來仁和宮很大,宮內金光閃閃,十分華麗。我見姊姊全身穿金戴銀,吃的又是山珍海味,她如今當上皇妃,再也不似是當年的姊姊了。」只見吳貞不住點頭微笑:「這樣便好,妳看姊姊多有出息,若非妳已許了人家,真想把妳也送入宮去。」吳倚翠聽得兄長的說話,心下一驚,腦子裡又掠過朱元璋今的影子來。

眾人聊了一會,便各自就寢。

不覺間又過了數,府門外回報,仁和宮派了人來,要召吳倚翠進宮。

吳貞連忙問明一切,只聽那太監道:「惠妃娘娘近身子不適,派小人來接吳小姐進宮陪伴。」吳倚翠聽見一驚,追問道:「惠妃娘娘沒什麼事吧,那我離開仁和宮,姊姊還是好端端的,沒想才幾便病倒了!」吳貞道:「大妹有事,妳還是走一遭看看吧,若有什麼事情發生,便派人來傳話一聲,免得咱們擔心。」吳倚翠連隨點頭答允。那名太監道:「轎子已經候在門外,吳小姐隨時可以起程。」吳貞夫婦送了吳倚翠上橋,徑往皇宮去了。那些轎伕進入皇宮,並不走大路,卻從邊門的甬道走,彎彎曲曲的,不知走了多久。

吳倚翠今次進宮,才是第二次,她掀起轎簾,往窗外看去,只見四周空蕩蕩的,見不到一人,更分不清東南西北。走了一會,經過數十道門坎,穿過不知多少個門,轎子才漸漸慢了下來,最後在一幢竹軒前停下。

轎門掀起,便見幾個宮女走近前來,掀起轎門,攙扶著她下了轎子。

一名宮女在前引路,領著吳倚翠進入竹軒。但見四下竹樹陰合,照得一切物事綠油油一片。

走進竹軒,是個寬敞的大廳,盡頭靠牆處,放著一個几案,牆上懸掛著唐伯虎的仕女圖,靠左之處立著一個書架,放滿了線裝古籍。書架之旁有一月門,宮女引著吳倚翠進去,來到一間異常華麗的臥室。室內琴棋書畫,無不具全。回頭四看,見一行行層架,擺滿著古玩,什麼唐三彩馬、聖僧取經,全都是價值連城的珍物,真個琳琅滿目,讓人眼花瞭亂。

一名宮女請吳倚翠坐在紫檀木椅上,另一宮女隨即送上香茗。吳倚翠說了聲謝謝接過,喝了一口,果然清甜可口,香溢眉宇。

吳倚翠一面喝菜,一面問身前的宮女:「惠妃娘娘呢,聽說她身有微恙,我想去看一看她。」那宮女答道:「太醫正為惠妃娘娘診治,請小姐在此稍候片刻,待得太醫走後,自會領小姐前去。」吳倚翠聽後,點了點頭,便再不說話了。

不覺間,在

大家正在读